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小州的药材骡马大会(续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王燦蔾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禹州 药材 骡马 集会

    抽取佣金。这个牌照就是由州判发放的,(发放就是卖,领就是买。)所以州药材会当初由州判招来就是这个原因。领一个牌照,大槪淸朝时需铜钱三五百文,民国涨到银圆壹圆至两圆,这是州衙门的一大笔收入,因领牌照的人多时有好几百人。这个牌照是用白纸印的,盖有州正堂的官印,长约三寸多,宽约两寸多,贴在一个木牌上,用红绳系在衣服外面胸前的纽扣上。有了这个就可在会上,代客买卖牲口。如无这个,在会场做生意的话,是要受罚的。甚至你在会场随便伸手拉住别人的牲口看看牙齿,也是要受罚

  • 文章塗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4期  作者:鄒魯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涂山 夏禹 抗日战争

    我来巴子国,遂作涂山游;山明复水媚,乘兴遍探幽。山麓庙废,何处谒冕旒;呱呱啼处碑,眞武庙侧修。夏后涂山字,尙留在山头;娶涂山氏,祗载在江州。涂山有数处,聚讼遂不休;其一在当涂,当日会诸侯;其一在会稽,穴在其丘;远谓娶此,甚多不稽钩。当娶涂山,二地未怀柔;何从娶彼女,白狐成歌讴?本生于蜀,巴郡聚所由;遮夫滩在望,启母不可求。涂村复涂洞,遗迹实悠悠;涂山在巴郡,汉志无可不。乃知巴娶,生子方东游;东游致羣臣,始在江东陬。涂山虽名一,地实各不侔

  • 文章河津门抗日战役纪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河津 抗日战役纪要 烈士名单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军阀发动芦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我全国军民奋起抗日,展开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山西于斯年秋冬经过平型关、雁门关、崞县、原平、忻口大战役,十一月太原会战后,退守晋南。民国二十七年三月,日军侵扰晋南各县城,包括河津县城,河津县城西北十五华里的门(亦称龙门)仍由国军固守。国军主力及指挥部移驻山区,驻守重要关隘,部分散驻各鄕鎭,相机作战,维护行政,实行以弱对强、以弱胜强的机动运动战法,作长期持久抗战。十二月二十六日,盘据

  • 文章台儿庄战役中第六十军一八四师在王山的阻击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佐 趙汝懋 常紹群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台儿庄战役 王山 战争过程

    华团退守东庄,火石埠之线。但这天敌人对我一八四师阵地未发动进攻,只不时仍用砲轰击,以示骚扰而已。原来在战鬪开始后,卢议军长到前线亲察部署兵力时,曾在丁家桥与张冲师长硏究,张冲师长建议,敌人向我右翼猛攻,企图从我右翼突破,抢渡运河,切断我陇海线,直取徐州。台儿庄在上次战鬪中,已成废墟,工事不坚,敌人在此已吃过亏,只要守住王山,就能保住台儿庄,王山不守,台儿庄也守不住。卢议军长认为张冲的见解是很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当即下令第一八四师向王山转移,限四月廿六

  • 文章抗戰中壯烈殉國的三位浙籍將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7期  作者:張廷竹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殉国 陈安宝 蒋志英

    将军一样壮烈殉国的浙籍民国将领,介绍给读者以示纪念。那是一九三八年三月。寒风呼啸中,国军第七十九军奉令从第三战区转入南浔线对日军作战。彼时,日军集中陆、海、空军优势兵力,沿公路经安义、奉新、大城,直趋南昌,将国军包围。危急时刻,少将参谋处长王九挺身而出,力主主动进攻安奉公路之敌,打破日军包围。紧急军事会议上争论激烈,至天亮时才同意王九的意见。人们记忆犹新,在不久前的常熟战役中,七十九军九十八师与友军失去联系,不明敌我情况,面对大批敌军之到来,当时,也是

  • 文章怀念刘轮县长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劉成金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校长 县长 教育事业 县政

    县政七载,造福一方刘轮先生字振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从一九三九年三月至一九四五年二月,连续七年在丰顺县担任县长之职,七年时间,政通人和,多有建树,是当代全省县长中任职最长者之一。历年省府考绩,名列前茅,屡获省府嘉奖记功,那时百姓有口皆碑,是位造福丰顺人民的好县长。耕读世家,学政兼优刘轮先生,大埔县洲瑞镇田背村大坪头人,他的父亲刘仲允先生,是清末新科举人,以首名毕业于广东优级师范博物科,历任大埔中学,三河中学等校生物教师。刘公出生于公元一〇九三年,他七

  • 文章抗战时期迁县之学校对地方敎育文化之影响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9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3-07-03
    关键字: 禹县 刘煜桂 私立豫北中学 地方教育 汲县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抗战开始,豫北、开封相继接近战线。开封及豫北各地学校,均纷纷向较安全地方迁移,以使学校不受战事影响,其他各处不论,但就豫北汲县而言,各学校大部份都迁到了县。汲县各校之大部迁,其主要原因有二:㈠就是汲县大儒李时灿(字敏修)老先生,淸朝翰林,曾任河南省敎育司司长,北京政府国会议员,河南许多公立学堂,多在其任内设立。曾于光緖三十年前后,应州知曹广权之聘,其长县丹山书院,复废科擧,兴学堂,州当时设有师范学校,学生多为秀才贡生,下附设蒙童

  • 文章滇軍血戰臺兒莊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2期  作者:邱開基 出版时间:1982-12-25
    关键字: 台儿庄大捷 战斗经过 抗日战争 王山保卫战 李云祥

    自己则率一八四师及军直属部队沿运河北岸向王山挺进。王山在运河北岸;东西皇寺山又在王山北约八公里处。所谓山者,虚有其名,实则不过丘陵而已。两个师受命后,轻装疾走,衔牧夜行,于四月四日凌晨三时抵达东西皇寺山。不意戍守东西皇寺山的友军,不待我接防部队到达,早已转移到其他地区;以致我一八二与一八三师在淬不及防情况下,与敌军打了一场完全出人意外,昏天黑地的夜间遭遇战。李旅长率队攻装甲一场夜间遭遇战,既惨烈,又悲壮!一八二师与一八三师奉命紧急接防,勇猛前进,不料

  • 文章国民大会耿代表堂先生八秩荣庆寿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耿禹堂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言论与主张

    儒修八德,惟仁统摄众善;圣灵九果,爱心联络全德。信解行证,合而为一;乐道不倦,为世所钦。如我山西曲沃县国民大会代表耿誓堂先生即其人欤。曲沃为古名邑,本春秋晋新田,景公尝迁都于此,后魏改置曲沃县,汾水浸灌,古浍澄泓,地灵人杰,代有魁奇。先生少年勤修儒学,于运城师范学校就读时,即为学生会会长,领导抗日反英爱国运动,并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始从事于敎育,因办学有功,山西省敎育厅颁予二等敎育褒状,并连续得全县高校联考团体成绩冠军,前后两任县长颁予银盾镜屛二奖

  • 文章尙古天子居山爲三晋古都特盛之成因——拜讀喬家才前輩著「汾河」用述山西之地緣特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師古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乔家才 《汾河志》 山西古都 相关记载 三代遗迹 天子居山 三晋古都盛因 大禹治水

    山西。中国古代帝王建都最早而且最多的地方,首推山西,然而何克臻此?颇值得我人深深玩味思索。按「三晋世谱」记载:唐尧、虞舜,以至夏,莫不在中条,王屋二山的北麓,底定京畿,宏开基业。此固世已习知,毋庸烦述。迄商殷中期,犹祖乙都耿(今山西河津东南十二里之耿鄕,见山西文献十五期五九页乔文)。至盘庚始南迁西亳(又名殷)。「书序」云:「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又云:「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杜佑「通典」乃曰:「成汤居西亳,至盘庚又自河北徙理于此」。杜氏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