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北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北当代教育先进传畧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东北教育 教育先进 毓文中学 于源浦 姬振铎

    于源浦传畧(?—1927)于源浦,字慕忱,吉林楡树人。于氏故家乔木,奕世簪缨,昆从济济,都负人望。伊通齐氏,耀琳、耀珊兄弟任苏、浙省长,门庭焜映,鄕人因以于齐并称。源浦行十二,幼时折节读书,学识湛越,好古文辞。淸末科擧废,即在故里兴办学校,草莱初辟,茹苦含辛。旋任劝学所所长,擘画推行,益骏发跂厉,各县闻风兴起,遂树立东北新敎育之宏规焉。民国二年,膺选为吉林省议员,先后任正副议长。素伉直敢言,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旨,奉拳服膺。当吉省学运澎湃

  • 文章東大五十年校慶賀函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蔣彥士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校庆 贺函 教育

    大任吾兄并请转东北大学诸先生:今天是东北大学五十周年校庆纪念日,彦士愿藉这个机会敬向 贵会致由衷的贺忱。东北大学校友在台的人数众多,过去在大陆时代已有辉煌的贡献,对台湾各阶层的建设工作更有显著的成就深信今后诸位校友先生一定能配合政府的决策,继续为国家社会贡献智慧和经验,愿我们共同携手为复国建国的总目标而努力。彦士受命主管全国敎育行政,为时尙未届满一年,深感敎育工作头緖纷纭,责任重大。目前正积极从事各项敎育革新工作,最为各方面所注意和重视的包括:重要敎育

  • 文章国立东北大学校史概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夏雨田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教育 学校 教育部 国立东北大学 校史

    一、沈阳时期民国十一年春,前奉天省长王公永江,鉴东北之危机,与需才之孔亟,乃倡议联合吉黑两省,创建东北大学,为百年树人之计。博诹时贤,众谋佥同。秋,乃设大学筹备委员会于省公署,聘李树滋、范先炬、佟兆元、林成秀、关海淸、谢荫昌、王镜寰、莫贵恒、恩格、吴家象、汪兆璠、王之吉、诸先生为委员。议就沈阳高等师范,改办大学理工科;就公立文学专门,改办大学文法科;并委托留学海外之孙国封氏,考査欧美大学制度。积极筹备,渐具规模。日人闻而矍然亟思有以尼之,其驻沈总领事,坚

  • 文章东北当代教育先进传略(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6-11-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当代教育 教育先进 王永江 孙国封

    王永江传略(1873—1928)王永江、字岷源,辽宁金县人。淸同治十二年癸酉某月日生。岁贡,有文名,娴于吏治。与杨宇霆、郭松龄,号称东北三杰。历任奉天东边道尹、警察厅长、财政厅长、代理省长、省长、交通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有眼光,有魄力,实东北当年拔萃出类之政治家与敎育家也。擧凡东北新政:如革新警政,办理保甲,发展敎育,整理财政,创办纱厂,筑沈阳至海龙之沈海铁路,设公立医院,成立沈阳市政府等要政,无不由其高远忠荩之筹维。为国家百年树人大计,复建议当轴偃武修文

  • 文章地灵人杰及人杰地灵的东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張璽 劉星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东北 作曲家 首相 教育 东北大学

    素质很高,数量很少。皆经「选又选、拔又拔、考又考、试又试」,才能入学,才能毕业。(王道书院较自由)。这是日本欲使东北人受高等教育的越少越便掌握控制,多要中等教育以下的劳动人力之政策手段。出乎日本鬼子始料未及的:东北青年学子个个体健悦敏。难逞摧残迫害奴化得了的。也无法用一般普通常情去推断衡量的。原因是「地灵人杰」之外,似都忽略了「人杰地灵」。九、东北人杰促进了地灵地灵蕴育了人杰,各方多有。人杰促进地灵,各方难比东北东北的人杰,最属张大帅作霖、张少帅学良

  • 文章东北当代教育先进传略(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5-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当代教育 教育先进 张鹤龄 王廷元

    蔚县。不二年,军阀横行,即退隐北平。芦沟变作,敌伪汉奸,威胁利诱,屹不为动。二十八年冬,忧愤逝,年五十有九。夫人杨福仪与女岵瞻居美,壻海南叶佩高,曾任陆军五十四师师长,五十军中将军长。(本李培适:「我的舅父王廷元」及王廷元小传。)附注:张鹤龄、王廷元二公籍贯不同,但其敎育史蹟均在东北,依省市县志体例,以游宦列入。(编者)

  • 文章敌伪时期东北地区的中等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东北 中等教育 学校

    伪满之敎育制度,亦即皇民化敎育之基本目的。而今日之中国大陆的敎育制度更为缩短,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大学三至四年。此所谓奴化兼毒化的敎育制度之眞面目也。二、各省市(院辖)中等教育分布概况(民国三十二年之资料)壹、辽宁省二十二县 四市1.旅顺市——旅顺师范、旅顺女子师范、家政学校2.锦州市——地方师道训练所、锦州师道、锦州一高、锦州二高、锦州女高(附设道科)3.营口市——营口一高、营口二高、营口女高(附设师道科)、私立培眞国高、私立培眞女高4.鞍山市——鞍山国高

  • 文章东北当代教育先进传略(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东北当代 教育先进 梅公任 臧启芳 东北大学

    手著满洲忧患史,凡六巨册,使日人侵华眞相,大白于天下。日人衔之,索之急,亡关内,乃免。十八年,全国统一,返黑,主辽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敎务,时马愚忱长校,遂协力发起东北新文化运动,礼聘国内学者名流任敎,并手编党义纲要,以充各校三民主义之敎材。二十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列名通缉,微服入关,在北平会同周天放、徐箴、臧启芳、刘广瑛、马亮、杨炳文、韩淸沦、黄恒浩等,组织东北民众救国会,被推为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创办九一八周刊、东北靑年半月刊、组织东北行健学会,请王德溥

  • 文章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敎育界三件大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方永蒸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教育 东北大学 南满铁路

    东北文献于今年三月创刋,六月出版,发行人王大任嘱余撰文一篇,乃就个人在东北敎育界服务期间亲身经历或见闻所及敎育方面几件较大事件,简述如左:一、东北大学之创设东北僻处边陲,变法兴学较迟,高等敎育方面在民国十年前后就辽宁省言,公立学校仅有高等师范及文学专门两校,注重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其他各种专门人才之培养,尙未顾及。至民国十二年乃有东北大学之创立,分设文法理工等学院以培养多方面之专门人才。因东北执政诸公能高瞻远瞩对于该校特拨钜款,主持校务人士复能悉心擘划

  • 文章从九五同学会谈敌伪时期的高等教育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九五同学会 敌伪时期 高等教育 “九一八”事变 东北地区

    经费十分之九由辽宁省、十分之一由黑龙江省负担。大学部为预科二年,本科三年或四年。专修科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分设文、法、理、工四科(学院),科称学长(院长),后又增设师范部。首任校长王永江(泯源),以省长兼任。到十六年十一月,由省长刘尙淸(海权)兼任。自十七年八月以后至民国二十五年,由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汉卿)兼任,并于民国十七年各科系均招收女生。九一八事变后迁往北平授课。2.东北交通大学(锦州交通大学)—公立民国十八年创办,校址在锦州,故亦称锦州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