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装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諸城家鄉抗戰八年前後的狀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張友誼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诸城抗日武装 七雄五霸 武装力量介绍 抗日前后状况

    全县,宣传抗日,继而成立各界人士参加的「抗敌后援会」,利用办画展、演话剧等形式进行宣传,还募集捐款、培训壮丁等,这些活动对于培养民众爱国热情、激发民族义愤,普及战争知识都起了积极作用。民国二十六年底,日本鬼子逼近诸城,沦陷在即,诸城县长杜仲舆携眷逃离,诸城驻军税警团也撤走,诸城一时陷于无政府状态。但在举国和全县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浪潮中,地方势力派,地主鄕绅、各区长鄕长……等,纷纷拉起了武装,以保卫家鄕、保护百姓为号召,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抗日游击队、自卫队,如一

  • 文章鼻乾交惡,引起戰端之回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司秀山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鼻乾之战 李贞乾 青堌寺 地方武装抗战

    所谓鼻者,是丰县城北二区店子人。据说:鼻子歪,鄕人都称其王歪鼻子,他的眞实姓名乃王献臣大名也。干的正名为李贞干先生,乃丰县城北李新庄人,昆仲有七,人多势众。李王两人村庄相距几里路,可说是到底的鄕邻了。民国二十七年五月,日军进占丰县城,地方沦陷。鼻干初为保鄕衞国,分别组织地方武装抗战。其间因编组两人意见不合,而存有介蒂,几经调解未果,未几即发生冲突,双方各持武力,实施武力战斗,而掀起战端。一、鼻干之战斗愈演愈烈照理来说:鼻干之私怨仇恨,打架也好,武装攻击

  • 文章碎簡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馬嘯風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安重根 暗印书刊 武装抗日 朝鲜志士

    朝鲜有志士,其名安重根,为报亡国仇、潜来松江滨,俟机刺倭相,亲手歼敌人。伊藤来华窥东北,「得陇望蜀」贪无已,幸有志士毙其命,侵华宿谋稍戢止。鱼藏剑,博浪锥,白虹贯日气雄伟。志士义行人崇敬,志士英名万古垂。鸭绿江汤汤,长白山巍巍,三韩多义士,中华有男儿,连袂同奋起,鲁阳戈共挥,逐寇光故土,平地起风雷!武装抗日失败后,起义志士多转入地下活动。余为加强宣传工作,于民国二十三、四年间,在长春,沈阳、哈尔滨三地,连合志友醵资暗印书刊多种,其要者,如下:一、朝鲜亡国

  • 文章憶故鄕述往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李友桃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乡长 小学教育 日寇 民众武装 嘉奖令

    時序循環,年復一年,不知不覺居留復興基地,台灣寶島,已卅五載又六個月。余出生于「中華國魂」、「文信國公」聖地之江西省,且世居「百世大儒」陸象山先生之金谿縣而爲榮。蓋自中學畢業後滿懷壯志,効忠國家,應先由基層的地方做起,即充任本鄕鄕長職一年,因成績優異嗣奉調江西省地方政治講習學院區長組訓練,半年結業後派充本縣第三區署區長,乃致力肅清地方潛匪,興辦小學敎育時經三年,深獲上下愛載,復考入江西省黨工人員訓練班第一期,結業後承派充資谿縣黨部書記職,未及半載,家鄕金...

  • 文章我認識的何尚時先生

    来源期刊:《浦東》 第52期  作者:安湛 出版时间:1988-04-15
    关键字: 何尚时 抗日战争 同乡会 敌后武装 服务乡里

    在我求學時代,聽年長的人說,浦東方面望重一方的人物,首推奉賢何尙時,南滙王艮仲,川沙陸容庵,於是這三位先生的大名,深印在我的腦海中,踏上社會之後,接觸面較廣,這幾位對地方有影響力的形像,自然更爲深刻,但我未闖入政治圈,所以對他們仍只是聞名,而未識荆。年齡稍長,抗戰軍興,國人注意力擴大層面,對日本人數十年無理侵略,恨之入骨,大家一腦子要救國,於是年長的奔走呼號,年輕的付諸行動,我也披上征衣,直接參與對日作戰的行列,遠赴後方,接受訓練,對故鄕只留下無限的懷念...

  • 文章射北風物——抗日**人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抗日史事 马玉仁 杜明峰 地方武装

    存与活动空间,不容许任何势力入侵,后中共选地方人士担任区长、鎭长,与杜统率之一二百武装人员和平相处,各征粮草,互不干预,民国三十一年冬,杜受中共军力威胁,一度至射阳河南岸参加伪军,中共或以为此股力量不可为伪军所用,乃责成当时阜东县长熊梯云至射河北之推虾港,遣宇老旧属往河南劝导,允其在北岸生存,一切听其自由,共军绝不干涉,杜本椎鲁之辈,有勇无谋,终率众北渡,熊梯云以老东主身份亲至磨担港迎接,把酒言欢,安排其住汇川港一带,再数月,已至民国三十二年四月,靑纱帐起

  • 文章六年淪陷話舟山(六)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5期  作者:包江雁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舟山 日军 游杂武装 保安总队 抗日战争

    续上期)七、日军收编的各岛海匪及游杂武装日军侵占舟山初期,虽有小股的游杂武装被日军搜捕或主动投降日军,被日伪当局编在警察局或特务组织内,但这均是零星的行动。一九四一年岱山郑留忠部向日军投降,开创了舟山大队投敌的先例。一九四〇年,日海军舟山岛基地队司令部把岱山划为陆上警备地区,增加日军驻东沙角派遣队的兵力,另外,岱山岛伪警政系统的建立,使抗日游击队的活动日趋困难。在此情况下,一九四一年六月,郑留忠、应凯林向日军东沙角派遣队投降,并由派遣队队长胥子陪同

  • 文章疾風勁草·亂世忠藎——我所認識的孫烈士鵬飛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瑞甫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孙鹏飞 区长 地方武装 抗日 国共内战

    响应董黄二公的组军抗战号召,在短时期内,就组成了一支颇为壮盛的抗日地方武装,这时鹏飞交卸了七区区长的职务,参加抗战的行列,在县政府和常备队里先后襄赞政务。及至三十年春,一区王区长亦枢离职,鹏飞又奉命承担起这项颇为艰困的担子。一区区公所原设在县城,共辖有十六个鄕鎭,环绕在县城四周,敌伪盘据县城后,区公所就只有在县城周围游动,可说是迄无定所。他率领着仅有百多条枪的一支区常备队,虽然没有力量打击敌伪,他却以全力去做政治工作的推动,争取人心的归依。他在这

  • 文章關東軍侵佔東北農田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汪漁洋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沃野千里 农产丰饶 武装移民 抗日事迹

    概念:我国东北,有巍巍长白山脉屛障于东南;大小兴安岭起伏于西北,环抱一大平原,两大河流贯串其间,一为松花江;一为辽河,土地肥沃,万物竞生,农产丰饶,交通畅达(如附照(1)、(2))。就因为此,引起日俄两寇,百余年来觊觎垂涎,处心积虑,明暗图谋,使我国命运多舛,连年遭遇灾祸,终至赤色笼罩全国,以致民不聊生。(1)沃野千里泽惠土地的雨量,年平均三百到九百公厘,较之台湾省年平均降雨量二千四百多公厘,相差太大。是以,空气干燥,四季分明。土地总面积共约

  • 文章慷慨悲歌上戰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家誥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丰县沦陷 日军暴行 抗日武装

    五月十七日是豐縣地方淪陷紀念日。六十七年前日本侵略者搶佔我縣,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黃河故道邊一個七十人的小荒莊,一次被鬼子殺死四十八口,莊上房屋全被燒光。唐寨富戶唐老八一家在逃難途中被槍殺一〇八人……淪陷區的人民嘗盡了亡國奴的痛苦。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人們動員起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人出人。反抗日本侵略的烽火到處在燃燒。家鄉一帶的愛國志士,在樊心明、李傳瑞、李傳鼎等人帶動下,組織起地方抗日遊擊隊第十四中隊,樊心明任中隊長。...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