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形势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十自述(八)第五章 首府移皖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省政府 改组 形势 省府移皖

    遗职务暂由省府祕书长兼民政厅长雷法章代理,也给全省行政人员以同样的震撼。随之在广大鄕区逐渐扩大的传播,更给予全省民众,无论是在我行政区或在敌伪区,以最大的震撼!沈主席在山东已达五年之久,由退却转为进取,由敌前转为敌后,时常宣称并由事实显示,在山东境内与日寇角斗到底,在山东境内争取最后胜利的来临!而今沈主席到大后方去了!在敌后山东,沈主席代表抗战。全省人民以沈主席的言论行动,来看山东抗战形势的强弱,而今沈主席到中央去述职了。无人得知根由,也就人人纷加揣测

  • 文章衢州战略形势与国民革命战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0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6-10-06
    关键字: 衢州 战略形势 国民革命 战争

    壹、前言衢州地理形势重要,战略地位极高,在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抗日、戡乱各战役中,曾起关键的作用,发生重大的影响,也就造成了辉煌的贡献。本文的主旨,希望鄕友们在光荣的囘忆中,展拓胜利的明天。贰、衢州的战略形势从历史地理硏究,元代设置衢州路。到民初,衢州府行政区域包括: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和开化。依地理区域来说,衢州地区属于皖浙陵谷的钱江谷地。本区域的衢县、龙游、常山、江山,都是沿江的河港。水路交通称便。衢县、江山为浙赣铁路线上的都市,浙闽公路经此而经由

  • 文章參與抗戰時期武漢會戰記實(十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71-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纪实 地理形势 襄樊战斗

    襄樊战鬪(民国三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地理形势襄阳,据襄河之中游。是我国历史名城,亦我国古都之一。襄阳跨汉水南岸,扼豫,秦、楚之间,其地理位置,在军略上极为重要,自三国以来,常为天下名城,成为兵家必争要地。古称南船北马,在此分途,昔日为我国南北交通必经之地。自平汉铁路通车后,在交通地位上,已不如往昔之重要。樊城在汉水北岸,与襄阳隔江相望,合称襄樊,往昔由陜、晋、冀、豫南下,与从鄂、湘、川、滇北上货客,均取道于此。为白河流域及汉水上游货物总出口,故

  • 文章告全川同胞書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3期  作者:張羣 出版时间:1965-05-01
    关键字: 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 抗日战争 国际形势

    本人此次来蓉,本以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资格,出席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事竣行将返渝。忽奉政府明令,派任委员长成都行辕主任,并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材辁任重,陨越堪虞。矧川省为民族复兴根据地,上年委座不靳以一日万几之身,兼理省府主席,诚欲增强抗战建国之力量,树立地方行政之楷模,为我川人谋永久之福利。其忧勤惕厉,爱川爱国之心,尽人感戴。今以欧战影响,国际形势猝变,我国日臻有利地位,外交上须因应之事日多;日寇势孤力穷,末日将临,战争上反攻之期亦日近;均无

  • 文章塘沽停戰協定經過述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塘沽停战协定 形势分析 协议内容

    在塘沽协定前,为了华北战事的停战,曾在上海有所接洽,在当时的行政院长汪精衞曾有邀请第三国:英、美、法、义等国斡旋华北停战之议,而日方使舘代办中山详一亦与驻华英使蓝博森在平有停战的洽商,终因国际情形复杂关系而终止。国际斡旋之路既绝,中日直接谈商之门,乃为开启。中日直接谈商停战前,黄郛与陈仪曾在上海以和人资格与日人板西、冈田、船津、铃木、根本博诸人晤谈,交换停战意见,此谈虽无形势上的成就,但对尔后塘沽协定上颇有助益。当时铃木不过是一大佐,而根本博任中佐,都是日本荒木

  • 文章日本侵據東北罪行及其末期精神的衰頹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彭椿年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日军侵华 爱国行动 衰颓形势

    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侵據東北,製造傀儡政權僞「滿洲國」,國人不甘受其奴役,紛起抗日。馬占山將軍在北部領導,發動多次抗日戰役。各地義勇軍,風起雲湧,不可勝計。軍政黨各方面愛國志士,組織地下工作,偵察敵情,領導抗日。斯時雄壯的抗敵史實,歷史學家及國史編撰者,當有詳實紀錄,以保存有價値之歷史文獻。民間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始終不肯向敵人屈服,在各方面的表現,頗有足資紀述者。當時日寇,自國內調來大批人員,强制滲入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機關團體,以實際操縱權...

  • 文章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二十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文戈莊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回忆往事 军校训练 国际形势 胡宗南

    (續上期)十七、淬礪奮發十一月二日七分校軍官總隊集訓開始,六時先生由興隆嶺騎馬至河西大操場,主持升旗點名,中途馬驚跳躍,墮地傷足,先生未之在意,强忍傷痛升旗、點名後訓話,所講要點如左:㈠選調各位來此受訓,目的是要使各位成爲更堅强之幹部,什麼是幹部?幹部是建築之支柱,是國家政令實行者,歷史吿訴我們,凡有優良之幹部者,就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俗語「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我以爲「良將固然難求,三軍亦不易得。」大小事業的成功,端賴大眾一心,群策群力,百折不囘。決...

  • 文章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8期  作者:文戈莊 出版时间:1988-08-10
    关键字: 抗战战略 训练团 抗战史料 形势分析

    明耻教战一、第二期抗战方针自广州武汉沦陷, 蒋公为加强全国军民对抗战之信心,发表吿全国军民书,申明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最大决心,指出抗战已进入第二期,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抗战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不能影响抗战之全面,古今中外被侵略者与侵略者之长期抗战,终能获得国家独立与民族自由之一日。并先后在长沙、南岳、西安召开军事会议,指出第二期作战之特质在完成持久抗战准备,争取与国,以待国际形势之转变,打破敌人以战养战之企图。蒋公手订要则,剀切指示:㈠抗战四

  • 文章(歷史)蔣公領導神聖抗戰第一次長沙會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0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 战术 战场形势 九一八

    均等。依据我方的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战略原则,若非兵力十分强大,就使用三四倍的兵力,也不肯在这地带决战。当时我军竟不惜在这地带和日军一战,且大破日军,当然是因为我军善于利用山岳湖沼造成围歼日军的有利形势的缘故。再就这一带的整个形势说:赣北多山地,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幕阜山脉系九宫山的一支,突起于平江的东边,山间居民,强毅勇敢,历次内战时,幕阜山中的壮士们也都有大献身手的机会。湘北多河,新墙、汨罗、捞刀、浏阳四河,横贯其间,丘陆峰蛮,起伏于各河两岸。这一带的南北交通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 桂南會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2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7-09-10
    关键字: 桂南会战 抗日战争 战前状况 昆仑关 国际形势

    正苦战之际,据报另一部日军已窜抵邕宾路四塘附近,已迫我军背后,下午,邕武路三塘亦吿失守。至是,我军已陷入四面包围形势中,当时我第一七零师师长黎行恕自二十四日夜与友军失去连络,乃独断利用夜暗向邕武路山地突围,转移高峰隘附近防守。我军因交通困难,援兵调集不易,以致对各据点不能坚守。日军便乘机以主力沿邕钦公路北进,窜过十万大山,袭取南宁外,复分兵两路。北取宾阳,西攻龙州。我军为便利指挥,特由白崇禧将军亲自返桂指挥军事;可是他刚飞到桂林,南宁已经失守。十二月一日晨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