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雅中学的军训、童训和体育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李錫禎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广雅中学 军训 童训 体育活动

    母校广东省立广雅中学的学制,是初中进修三年、高中进修三年,一共以六年的时光来读毕中学阶段的课程。而其间除接受德、智、体、群、美、乐六育并进的薰陶外,初中阶段还得接受童军训练,高中阶段还得接受军事训练。最后,通过一项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成绩及格,便算正式中学毕业了。现在让我们单独提出军训、童训和体育活这三方面的学习情况来漫谈一下:军事训练军事原分为海、陆、空三军,可是当时我们高中阶段所接受的军训,是只限于陆军方面的。陆军又可分为步兵、骑兵、工兵、礮兵和辎重

  • 文章奉化岳林寺曾是学生爱国运的前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民国 宁波中学 学生运动

    一九二四年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举国上下,莫不欢欣鼓舞,特别是在英、日帝国主义虎视眈眈血腥侵略我国的形势下,同仇敌忾,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和学生,都起来参加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我也正是奉化初中的学生。我们奉化县由奉化初中先进敎师王仲隅庄公闾、胡行之首先组织中国国民党奉化县第一区分部。以后又有董挚声、王任叔、萧宗圣、戚知相等参加,这对于领导学生运,扩大革命队伍有很大作用。以奉化初中、锦溪高小(后幷入初中为附小)文聚高小、显承、周南、北山、资福、鎭东等校为

  • 文章追思于潜戒吸卷菸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余烈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戒卷烟运动 对外市场 於潛

    帝国主义者的经济侵略,竟已上了天目山顶!」这是我于民国二十三年有一天重游天目山登上海拔一千五百七十余公尺的仙人顶,忽见脚下弃有大英牌香菸壳子二、三个,为此灵机一,下山之后,囘到于潜县城,即展开于潜全面「戒吸卷菸运」。近几个月来,我国台湾地区经不起美国的压力,开放菸酒进口市场,心有所感,爰把当年于潜的「戒吸卷菸运」说一说,这确是一件値得囘忆之事,或者有可足资参考之处?于潜全县民间的副业之一,除北区外,城区及东、南、西三区,尤其东区以春季出产蚕丝收入

  • 文章抗战初起与广西员(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广西动员 人物事迹 军事动态

    中华民族奋起对日抗战以前,广西全省在「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纲领之下,逐步推行三自政策,其中自卫政策部分,重在从事军事建设,充实民族自卫能力,期以抵抗敌人侵略,进而收复失地,恢复主权,[1]其箭头显然指向侵占我国东北已历数年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只待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即可实行员,从事保土卫国的圣战。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七日,日本军队在芦沟桥挑衅的事件发生以后,其后续部队源源开入华北地区,进而侵占冀东以至平津等地,其企图呑倂整个中国的野心,终于暴露无遗

  • 文章廣東父老對台灣光復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鍾賢濱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粤籍人士 台湾光复运动 抗日行动 人物贡献

    大陆革命运与台湾起义抗日结合满淸光緖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八月以至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台湾是在日寇政府的帝国主义与统治之下,作为殖民地,台湾同胞一方面是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被迫作为日本的「下等臣民」,另一方面则千方百计的尽量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抗日运,希望祖国给予援助,摆脱日寇的控制,重回祖国的怀抱。但是满淸光緖二十六年(公元一九〇〇年)有八国联军之役,祖国有被瓜分的危机,灭亡在即,祖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国家危亡,祇有推翻腐败的满

  • 文章一二九运与东北学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馥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一二九运动 爱国行动 东北大学 青年学生 大游行

    当局考虑到此处紧邻日本使馆所在地的东交民巷,又适逢日军值年,[2]一则惟恐学生遭受更大的伤亡,再则恐影响对日谈判之筹码,故派军警强制驱离学生。但是学生并不了解主事者此番苦心,且许多学生更因军警所采取之手段而受伤,已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再加上清华、燕京的同学冒着寒风,在城外苦候一日,却始终无法获准进入城内,与他校的同学联合行,学生的不满情緖更形高涨,故北平市长秦德纯虽在下午六时左右主在景山前召集学生加以抚慰,学生们仍以请愿未达目的为由,宣布自十日起开始罢课

  • 文章二十年代末「旅大靑年义勇会」的抗日活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白獻競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旅大青年义勇会 反日爱国组织 抗日运动 五卅运动

    一、日本在旅大租借地的殖民统治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大连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对外交通方便。近代以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对象。自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满清战败,割辽东半岛及台湾与日本。帝俄见日本得到辽东半岛,认为妨碍其南进求不港政策,乃联合英法两国干涉,日本接受。帝俄乃要求满清租借旅大两港为报偿。日本大为不满,一九〇四年发生日俄战争,帝俄战败,擅将我国旅大两港租借权让予日本。日本人自接管旅大租借地之后,即改称「关东州」,设关东厅,置关东

  • 文章五四运前后广州学生反日救国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李樸生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广东学生反日救国运动 五四运动 广东人 爱国传统

    眞是春秋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最足为民族精神的表现。淸兵到广东,民间抵抗甚烈。陈邦彦、陈子壮、屈翁山诸贤都效纷纷擧义。而就粤东胜朝遗民录所载,即巿井劳工,亦多集众起义抗敌。广州有十八甫的街名,即纪录淸兵所遇抵抗之剧烈与所屠杀之惨酷,不次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后来如洪秀全之兴兵反满,声势更大。康有为究竟是科擧出身,在太平天国失败之后,只能保皇,但敢公车上书,倡导维新,亦不失为热心国事,懔于兴亡有责,敢有作为的有志之士!孙中山先生提倡革命,十次起义。惊天

  • 文章昌图爱国靑年的文学活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郭士學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文学活动 抗日活动 人物事迹 青榆社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不愿当亡国奴,各地爱国志士、草莽英雄相继组成武装队伍抗击日寇。一些爱国青年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满抗日活。有的远离家乡,参加抗日队伍;有的流亡关内,从事救亡活;还有的潜入地下宣传,组织员群众起来抗日。在日伪统治的十四年中,昌图的爱国青年有的秘密印发抗日传单和地下刊物,有的组织读书会。「青榆社」,就是由于清(子汇源)、杜渐、任庚白、王良、马凤琴(女)等青年文学爱好者,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表面是青年人在一起联系感情,交换文艺写作经验

  • 文章抗日战争期间苏北行队工作片段回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邵長順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苏北行动队 工作片段

    由于本县游击部队纪律良好深得民众拥护,每予敌伪**重创。余初囘丰有幸于县城东南小毛楼,晋见黄公体润,受敎良多,并赐予鼓励及提掖,五内铭感。黄公胆识过人,生活俭朴,与官兵同甘苦共患难,虽系文人,遇事指挥若定,实乃大将之风,余窈喜遇良师。又途中但见沟渠纵横戒备森严,民众耕种纺织怡然自得,乃我游击地域一大特色。展开工作斩获丰硕俗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敌人态,熟悉地形环境,广布线索,蒐集情报,为工作先决条件。吾人之工作,首在破坏敌伪交通运输以及兵营、仓库

共171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