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故鄕——天台山勝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6期  作者:孤島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天台山 风景 台州 华顶 云雾茶

    风雨袖生……。」唐代诗人李白,天台晓望诗曰:「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苍岛月,凭危一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鼇没,风涛常汹汹,神怪何噏忽,观奇迹天倪,好道心不歇,攀条摘珠实,服药炼眞骨,安得生羽翰,千秋卧蓬阙。」华顶山上,有拜经台,相传智者大师在此讲述法华玄义。其东有望海石,北有王羲之墨池,上有太白堂,堂旁有「台山第一峯」石碑。由于山高连天,故四季云掩日,一旦云开散,海濶天空,立望海石上东望数百里外之东海,波光闪烁。若晨间及此

  • 文章抗戰精神與廣東精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3期  作者:林雄  出版时间:2005-07-3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 广东精神 雾社事件

    了顽强的日阀,在卅四年八月十日无条件投降,也归还了逊清曾割让的台湾。台湾,早期由大陆闽、粤移民渡海开拓,有一种「硬颈」客家精神,亦即系我们的「广东精神」,不服输、冒艰险、「几大就几大」;所以台澎割让日本时,当地民众悲愤至极,粤钦州人刘永福及客家人丘逢甲等,并自组义军「誓不臣倭」。在日殖民时期,各地仍有如客家人罗福星起义活动等,而原住民高山族更有「社事件」—其之所以亦震惊中外者,乃由于揭露了高压统治,不仅欺凌淫略,而且强迫改拜「神社」。日阀于抗战末期犹作困兽斗

  • 文章臺胞抗戰血淚史(三)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馬世弘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林杞埔事件 台湾光复运动 玉井之役 雾社事件 日据时期 抗日

    六甲东方约二十公里的山中搭建一间草寮,招来其旧部山地隘勇多人,他们一干人等在深山之中,白日耕作,夜间巡逻,度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江定后来与余淸芳等人取得联络,另外尙有一位罗俊,也是抗日的革命志士。罗俊为淸朝的一名私塾老师兼医师,他出生在他里(今斗南),为他里地方的名士。日本人占领台湾之后,罗俊曾任过日本保良局书记,当过日本人的顺民。在此时各地不愿当顺民的人,迅速编成抗日义军,群起抗日。罗俊见状,奋而投身于中部的抗日义军阵容,未几失败、乃只身逃往大陆。他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