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组织抗日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忆梅菉防共与抗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梅菉 沿革 组织 抗日战争

    麦绍华要求随余赴梅菉巿工作,先至黄塘墟黎宅,谒见朱步公夫人及汪曼华嫂,与朱局长灼南兄会晤,漏夜商谈接收管理局事宜。二十九日分乘小轿赴茂名县政府,陈县长子和先生招待午餐,并推介李洁斋(江西人)为秘书,又嘱邓瑞曦兄等随行,除夕赶抵梅菉下榻鉴江饭店,决定元旦接事。三、梅菉巿之沿革及组织旧名梅菉墟及梅菉村,原均隶属茂名县北部,与吴川县属麻圩相比邻,水路通广州湾,公路达电白、水东等地,为广东省南路水陆交通要道,故明、淸两朝设有赤水司通判。民国初年,省府以该地人口日增

  • 文章抗战前后江苏省政府组织与地方武力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邵父  出版时间:1978-05-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江苏省 组织 武力 整编

    将军,肩负军政大任,因鉴于苏北地区,陷处敌后,补给困难。又有匪共阳借抗日,阴谋扰乱。为挽既倒狂澜,遵奉最高领袖「长期对日抗战国策」之指示,乃设立培育干部训练机构,俾可持续战力,先后成立:⑴陆军第八十九军军官训练班2嗣因长期战斗,下级干部及行政人员,牺牲过重,为发挥联合战力起见,遂将八十九军军官训练班改称为江苏省干部训练班:⑶中央以该班敎育水准,学生素质,具有成效,应隶军校建制,纳入国军正规系统,乃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奉令改为中央军校驻苏干部训练班:以上所述乃

  • 文章抗日英烈柴纯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武志昌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柴纯然 抗日英烈 反满抗日组织 爱国者 一二▪三〇事件

    有武者小路实笃的「人生论」,以期唤起同胞的觉醒。他还常以「心声」、「新生」为笔名,给校刊撰稿,写有「巢父与许由」等文章,倡导爱国,委婉而强烈地抒发「宁做中国民,不当满洲官」的情怀。建国大学的学生分日、满、蒙、韩、俄等,各系学生伙食分灶,标准相差悬殊。柴纯然是首届学生,曾任校部伙食委员,他以职务之便,秘密组织进步同学,几次爆发「伙食斗争」,给学校当局以沈重打击。一九四〇年春,柴纯然化名「才建」,参加了王宏文、张辅三领导的中国国民党长春地区的反满抗日组织,他和杨增

  • 文章六年淪陷話舟山(七)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57期  作者:包江雁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舟山 伪警察机构 伪特务组织 沦陷 抗日战争

    地区的一些地痞、流氓等人员在日军司令部内充当便衣情报员,后日军指挥官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与国民党定海县政府有联系,即枪杀了一部分,大部分人员则逃散了。一九四〇年初,日军利用应林炎在衜头开设华商赌博俱乐部之便,收集抗日情报,并迅速发展人员,在衜头地区胡作非为,引起居民的强烈不满,不久即被日军解散。同时,日海军舟山司令部利用随军翻译吴知母、郑喜、林逸平等在衜头的八闽会馆内组织的「海友会」(也称海谊会)搜集情报。一九四二年吴被游击队暗杀后,由林逸平的兄弟掌握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戴雨農與軍統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8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戴雨农 军统局 情报组织 抗日战争 汪精卫

    中国是一个多难的国家,内忧外患层出不穷;自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蒋总司令中正统率大军北伐,至东北易帜,统一全国,以至民国二十年「九一八」日本军阀侵占我东北,国难频仍,内外情势,均迫切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情报组织;同时更需要一个忠肝义胆,不求名利,坚毅有识的英杰志士来开创领导。这时浙江江山人戴笠,字雨农,受命担任了这项艰巨的工作。戴雨农先生出身黄埔军校六期,具有敏捷的组织头脑和旺盛的创造精神,以及果决的办事方法;对国家、领袖忠贞不二,对革命工作认眞负责,对

  • 文章加拿大城多利华侨妇女抗日救国勲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余超平 出版时间:1980-12-31
    关键字: 加拿大维多利华侨 抗日救国 组织工作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发,中华民族展开全面对日抗战后,加拿大域多利华侨,在国民党喉舌新民国报鼓舞之下,首先成立域多利华侨抗日救国会,并即将原有之华侨妇女救国会纳入组织(改为域多利华侨救国会妇女部),先行工作(按域多利华侨妇女救国会于一二八淞沪之役即已成立,而致力救国工作,其后援助东北义勇军,以及长城喜峯口之役,救国工作,尤多所表现),由部主任关祝华夫人李秀娟女士、副主任叶焯夫人刘坤洁女士、及余超平夫人聂瑞杏女士等领导,展开广泛一连串

  • 文章憶往事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周健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地方行政 比较研究 自卫组织

    我家收起,再向中院、后院去收,然后推及其他各家。如有困难,将情吿我,由我解决。因此,推行鄕政极为顺利。约半年后地方沦陷,我县政权一时随之解体。组织民众,敉平匪乱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中旬,地方沦陷,我县长王雪琴先生守城殉职,失去行政重心,而成为无政府状态。斯时我萧及宿,永边境,土匪蠢起,计有周、黄两匪首发展极为迅速,不数日就有数千之众,到处劫掠。至宿县边境时,有任土楼之任百祥率队百余人参加,直向我萧境进犯,时民心惶恐不安。我即召集保长商讨对策,随成立联庄会,组织自衞队

  • 文章賀楊靈先生與兩浙抗戰(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贺杨灵 抗日战争 组织营队 建立陷区政权 振奋人心

    七十岁,忆白下时常过我。谈大局均成泡影,感慨万千。乃至情纪实语也。惟当中共昭吿世人合作抗日之后,先生在绍兴时即聘曾赴延安受训归来之绍中国文敎师丁箎荪,为「靑年战时军事修习会」班主任,丁后并随至浙西任长兴县政工队长。又任共党党员高流为民族通讯社社长,乐培文为新登简师校长。郞玉麟三十二年在二区有异动时,命由区副司令陈鸿陆(在台,已由省训练团退休)押至行署,经表示悔悟后,三十三年复予视察名义与视察戴文珍、徐萍舟等同至敌后视察,处处予彼等以感化。三十年一月,「新四军

  • 文章山東省黨政軍幹部學校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山东省党政军干部学校 学校组织 工作计划 抗日战争 校内活动

    鲁南诸城一带,后移驻鲁西。翌年春,沈市长奉命接长山东省政府主席,就任于鲁西曹县,后移驻临朐县「吕下店子」,作为抗战根据地,因为距省政府所在地大约七八十华里,有我陆军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驻沂水县「圈里」,此处山地广濶,日寇不易侵犯,防务固若金汤。沈主席为启用靑年造就人才计,乃召集各厅处长会议说: 蒋委员长在庐山已发表全面长期抗战命令,我山东为圣贤敎化礼义之邦,多慷慨豪杰之士,极应加以训练和鼓励,使其有组织有系统,才能有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所以我们应成立

  • 文章國共兩黨合作棗陽大事記(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趙萬爽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地方组织史

    抗日工作」。其具体任务;一是组织进步师生宣传抗日;二是发展会员,做好统战工作;三是为暑假训练班、读书会,培养骨干。抗援会计有三百余人,下设四个团:组织团团长涂光谦,干事杜志良:军事团团长张宗厚,干事卫汉光;宣传团团长陈光群,干事任正伦:妇女团团长王振东,干事傅毓秀。谋求抗援会成为合法组织,后聘请北二区区长刘侠弱(大学生,爱国人士)担任名誉主席。抗援会后发展到四百多人,活动范围东至随北的三合店,北至豫南的张博士店,西至太平、刘寨一带。(陈任远《在枣北地区的抗日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