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花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11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2-1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桃花 长城

    ●抗战期间,余役第五军,民国卅三年春,骑马出任务,经杨林海(在昆明西南方),花浓艳,笑脸迎人,岸柳如丝,临风摇曳;蹄痕花香,春光旖旎,景色有如江南,顿兴故国河山之思,因赋花行寄意。杨林春驰马,留影红下,个侬嗔婀,攀枝折叶频咨嗟,愁眉蹙黛怨落花。落花遍地堆如锦,摧残践踏心何忍!美人自是惜落花,志士由来重国家。君不见,暴寇侵凌无已时,长城万里将谁倚。誓障百川川复东,战袍洒血花红。花丽日意悠悠,战马多情去复休。我爱花动怜惜,谁任飘零憔悴逐东流!

  • 文章再談吳絳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吴绛雪 烈女 《桃溪雪》 弘扬节烈 民族仇恨

    并以答谢朱阳、李经甫二位先生笔者不是永康人,既无权利更无义务,硬要站出来替永康的烈女吴绛雪说话。而且除开对于祠堂和『谿雪』剧本,曾作匆匆一瞥以外,一切皆系得自传闻。事隔多年,连这些传闻,也糢糊了。如从考据家的立场来看,笔者竟敢将此传闻所得的一鳞半爪,形之于笔墨,不是狂妄到家,就是糊涂透顶的了。可是笔者的动机却不在做考据,而在宏扬节烈,并妄想为复兴中华文化,尽一点力量。虽然记错了年代,但我祗想抛砖引玉,希望读者们看到这篇芜文以后,从新记起了这件可歌可泣

  • 文章宛西四縣自洽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0期  作者:張守初 出版时间:1979-01-03
    关键字: 宛西四县 联防办公处 桃花源 丹水镇

    花源是陶渊明幻想中的乐园,笔者所说的「宛西四县」治理情形,虽然不如花源那样的神奇,却属百分之百的事实,可称为现世中的乐土。所谓「宛西四县」,就是河南省南阳县(古称宛城)西边的鎭平、内鄕、邓县、淅川四县,南接湖北省,西连陕西省,也就是河南省西南边陲地区。在北伐以前,因为北洋政府治理不善,此等地区盗贼横行,田园荒芜,民不聊生。鎭平彭禹廷先生与梁漱溟同为有名望的村治派,囘鄕倡导地方自治,配合别庭芳的民团武力,先行剿匪淸鄕,以求社会安定,续办各项自治。不到

  • 文章园工作」始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白獻競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桃园工作 哈尔滨 贺春泰 三省党部事件 非法判决

    民国三十三(一九四四)年三、四月起,日寇在全东北发起了代号为「园工作」的大规模镇压活动,疯狂搜捕国民党东北三省党部,及蒙旗特别党部所属的国民党地工组织成员。这一事件一般称作「三省党部事件」。作者以五十年代被拘押在大陆的日本战犯,和有关人员的笔供为依据,简单介绍此一事件的始末。 ·编者·一、缘起根据前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警佐王蕴璞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九日的笔供,一九四四年二月,当时哈尔滨市警察厅特务科警佐宫仲书的「腿子」,与国民党哈尔滨联络站王友辰认识,并发

  • 文章三鳳嶺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华山名胜 桃源老家 工作调动 各地见闻

    不已以至达旦,遂租屋定居。迨次年春仲,友人三位由西安来此渡假,乃招待于华淸池别馆。沐浴餐飮,至夜阑人静,窗下竹影森森、酒酣耳熟之际,各有一段伤心往事,述说旧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相互勗勉。皆以早日东归另图发展,不要辜负了,胜利的结果大好时光。友人中有提议在离开关中以前,必须往游华山名胜。我为东道主作相导,因转函华阴县知友作准备,三日起程,搭火车至华阴庙下车,入友人家歇息,备妥登山用品。次晨由山地相导率领进发,一路柳绿红,杏花初谢尙留残蕊飘风,麦秀盈野

  • 文章風雨六十年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姚禮榮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遵义市 桃溪寺青年军 联谊餐会 餐会纪实

    金沙 姚礼荣九十六年十一月三、四日,遵义溪寺青年军年度联谊餐叙,如期在台中市英雄馆举行。参与联谊活动的同学及眷属,计有八十余人,其中实际参与的同学只有三十四位,仅占出席人数三分之一强,其余均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同学们能动员祖孙三代参与活动,实属难得,除了表示对这次活动热烈支持外,还象征著在患难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情感,依然浓郁得化不开。此外,是已谢世学长的嫂夫人们,她们并没有因为另一半不在了,而对这个团体,产生了丝毫的疏离感,她们仍然一本初衷,年年参与活动

  • 文章細說洋涇

    来源期刊:《浦東》 第11期  作者:潘光建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洋泾 烂泥渡 保安团 地方教育 宣和遗书 诗词作品 桃花 抗日战争

    上海囘洋泾,不是坐轮渡渡江到西渡囘家,就是由外滩渡过对江,到烂泥渡坐公车,行经浦东大道囘家,比抗战以前是太方便了,不过到此上海洋泾滨,除了「夹着A、B、C、No,Yes等中国语的洋泾滨」之外,其他两个恐名实俱无了。三、洋泾花。说到洋泾的花,想到我们潘家有一位老祖宗,晋朝的潘岳,他老人家当河阳县令,提倡种花,所以有「潘岳河阳满城花」的传说,而我鄕洋泾与上海的龙华,在上海都是以花闻名的,住在上海闹区的人,像今日台北市居民一样,市区中没有多少公园,上海租界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