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報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述洛阳新闻文化事业——洛阳河洛日报发刋始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洛阳 新闻 《河洛日报 抗日战争

    洛阳自奠为行都后,新闻文化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茁壮。民国廿年五月,有河洛日报之创办,同年冬月有大中华日报之发刋。次年(民国廿一年)又有行都日报出版。抗战军兴后,有中原晚报问世,主持者为杨载东、杨依萍诸君。民国廿七年夏月,中央通讯总社设洛阳分社,由黎有民任主任。又有地方性的华北通讯社及远东新闻社,先后发稿。军中亦有阵中日报之发行,此时河南省的河南民报及河南民国日报,亦相继移至洛阳出版,尔时的洛阳城巿,已形成华北的文化重心。就新闻事业机构言,已有十四家以上

  • 文章八年抗战中的《东南日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何揚鳴 出版时间:1998-02-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东南日报 浙江 抗战 史话

    抗战前夕,《东南日报》通过大量投资和一系列改革,已经挤进了全国大报之列,处于其顶盛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打断了它强劲的发展趋势。「七七」事变后,《东南日报》先后向平绥线、平津线、平汉线抗战前线各派出一名战地记者,报导战况以及长篇前线通讯。同时,报社自设电台,直接收录外电,以补充中央社电讯之不足。由于当时判断一家报办得好坏,主要是看长篇通讯多少和优劣,电讯来源多少。所以,《东南日报》这些措施,为该报赢得了大批读者。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九日,《东南日报

  • 文章抗戰期中福州南方日報社兩度陷敵與復刊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南湖漁父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交通要道 出版 报社 南方日报

    枢扭,往北可通闽北各县,往西可通沙县永安,往南则沿江东下达尤溪古田,可说闽省半壁的交通中心。于福州则仍维持原报纸的出版,改称南方日报福州分社。继续发行。第一次福洲沦陷,南方日报于敌人进城当日,方被迫停刋,一部份职员则奉令自动向南平总社报到。所有器材等报社财产,则未及疏散或搬迁。至南平总社报到之少数职员,于抵达总社后,以当时敌人有继续向北进攻模样,故当局又令南平总社把多余之印刷器材,向闽北之邵武疏散,原福州分社之人员配合总社一部份人员,先期疏迁邵武,筹备出版

  • 文章(往事囘憶)桑梓往事拾遺(三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7期  作者:王瑜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金坛 抗日战争 日本 《金坛日报

    做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眞是做梦,都没有料到呢!忆旧金坛地方偏僻,新文化落后,全县仅有县党部出版的「金坛日报」,和崇德社出版的「崇德周刋」,一县两种刋物,眞是少之又少!崇德周刋,由徐叔远君主办,徐君对诗词尤有见长,也是乐香园的座上客,诚为靑年作家,在民国二十三年,我邀请他担任金坛日报的总编辑,把该报,办得有声有色,他在公余之余,亦常到司马坊、或新桥头畔,吃茶赶早,一壶酒、一盘鳝丝、一碗鸭饺、一碟硝肉,眞可谓对酒赋诗逍遥自在啊。大陆沦陷,可惜他没有出来

  • 文章歸返——摘刊謝東閔先生著「我家和我的故事」一書中「離開東方之珠」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謝東閔遺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谢东闵 广西居停 日本 桂林山水 《广西日报

    最値得回味的部分,是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求生先生从香港逃往后方的经过。当时他和香港、广州等地的文化教育工作者结伴同行,取水路溯西江而上转往广西桂林,一路历经艰辛危险,才到达目的地。并凭他的专业参加「广西日报」编务,直到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奉命前往福建漳州,负担向光复台湾家鄕进发第一程的使命,才结束了在桂林的新闻事业。在求生先生凭史实、见证写成的自传「归返」中,「离开『东方之珠』」一章陈述从香港到广西的经过、工作和生活。据

  • 文章抗戰時期敵後的「實現快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1期  作者:王頑石 出版时间:1979-05-10
    关键字: 《实现快报》 小型日报 敌后出版 精神食粮 抗日战争

    实现快报是一张油印的八开小型日报,在苏州,嘉兴,上海的敌后太湖南岸发行,诞生于中华民国三十年的十二月间,正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敌寇武装占领,在动荡,混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局面下,在枪林弹雨,烽火满天的战场上,随了上海等地的各大小报之被迫停刊,为了要适应当时地方的实际情形需要,正确大众的视听起见,它毅然在炮火中呱呱出世。开始创刊的时候,实在是历尽艰辛,因为人手少,物资贫乏,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的限制,只有三位工作同仁,一块破损的钢扳,一枝旧的铁笔,几张已经

  • 文章故方豪氏的一篇未收文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6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83-06-06
    关键字: 方氏 未收文字 杭州东南日报 六十自定稿 目击记载

    甫定,饥寒交逼,就只顾逃生了。那时大营里的官、兵,还是苏浙边区主任公署张发奎将军的留守者,大部分是广东籍。八集团车的防地则已移交给十集团军的刘建緖将军了。那时报纸上所谓日方趁我两军的交防而乘机偸渡是不正确的。实在,日本军方早在十月二十日已奉敕传宣第十军,在华北调来也。军贵神秘、神速,我方两集团军的交接,亦未易在数日内为敌方觉察也。那时,杭州东南日报已迁往金华,惟为安定民心,在杭州尙有发行。越日,即刊出了方豪氏日机滥炸目击记,大概方氏那时精神旺盛,在摇摇的灯光

  • 文章成都在抗戰中的筆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2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笔阵 成都日报 中国抗战文艺协会 军政要闻

    一、对日抗战开始那一年的春天,我还在香港的超然报和华字日报。到了春夏之交,超然叫停,华字闹穷。于是分函星洲及成都两地吿急。并且亲到广州找人找事。人找到了,事是远期支票,要在下年度才行,只人可先搬到中大宿舍与朋友借住而已。不料折回港地,便接成都航信促驾。大约六月中旬,我已安抵重庆。七月之初,即入成都华西日报。老总仍是从前在渝新蜀报时的王白与。工作仍是主笔兼副刋。刚才平心静气的写过几天社论,卢沟桥事变发生,七七抗战开始。我这就昂奋的忙了起来,忙于执笔,也多少

  • 文章泉州名人軼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泉州客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惠安县长 汉服 西服 福建日报 晋江同乡会 晋江杂志

    晚景佳,闻有风流袂袴风。毕生一帆风顺,二十余年前逝于台北。× × × ×郑健魂,敎师出身,跻身党务,继张赖愚接长泉州日报社,对首属党政民意有影响力,嫉恶如仇,名噪海内外,交游广,书法洒脱有才子风够道义,独树一派。现犹旅居菲律宾,襄办联合日报社务。× × × ×蔡鼎常,有陶朱风,主晋江县商会,创福建日报,与谢杰英幷肩从事,兴学为董,泉州蔡氏大姓,族人拥而成巨派,强有门罗主义,重宗谊,护所属,年已八十又四仍有美满小家庭,可贺,惜常易受人情包围不能自拔。难全美

  • 文章書生報國的潘公展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章楚業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潘公展 生平家世 聪明好学 书生报国 创办上海晨报 创办华美日报 关心教育 出版言论选集

    **,实施宪政,建设国家,先生与国人无日不在艰难困苦中,尽最大的努力。在美阐扬文化赤祸蔓延,大陆变色,先生偕夫人赴美,集合了几位好友创办华美日报,以「詹詹」笔名撰著专论,阐扬中华文化,贯澈**素志,不顾毁誉,不计得失,克服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困难,集编译、评论、校对工作于一身,复奋其如椽之笔,批评时事,纵横议论,横扫千军,尽书生报国之本分,使中华民族正气永留于人间。民国五十一年夏,受推重担任纽约孔学硏究会会长,辟斥西方亲匪学人强欲牵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力战洋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