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改革教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呕心兴教育 尽瘁著丹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2期  作者:柯佳 出版时间:2005-03-10
    关键字: 林汉达 教育改革 林氏方案 《国语拼音词汇》 编辑

    战斗性与学术性紧密结合的一个范例」。不到十年,再版五次,一九八八年,上海书局再次重版。林汉达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此书不仅是他宣传革命思想教育的教材,也是他实践中奉行的行动纲领。在上海成为「孤岛」这一段最黑暗的时间里,他和一批进步学者创办了华东大学,自任教育学院院长,在实践中推行教育改革:提倡教学相长,不搞塡鸭式;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既是教与学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他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对教育对象的热爱。在国文课中,他指定学生分组阅读正在

  • 文章萍踪剪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蔣鏡芙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基层教育 教学改革 军械转运 抗战 往事回忆

    民众敎育馆,咸在参观之列,故对改进敎育之意念,与在校所受军农中心敎育之陶冶深植五中。民国念四年暑期河南省敎育厅擧办地方行政人员考试,余有缘参加,在四百三十余位应考人中录取十六名,幸列其中,十二月杪奉敎育厅发表为息县敎育局长,莅任伊始,地方萑苻不靖,各级学校维持正常授课,亦极不易,自无从谈论改革,念六年六月接长通许县敎育局。到职以后默察社会环境,当地原属黄泛区,地瘠民贫,鄕农辛勤耕耘,早出晚归,文化落后,既乏粗具规模之公园设施,又无儿童游乐场所—像儿童小公园,或

  • 文章悼念一位慈祥而勤政愛民的長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楊家浩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李时 故乡风貌 整顿教育 行政改革 支援抗日 晚年生活

    不接受任何宗敎,因其行踪不定,也无法向其传敎。交通多靠骡马䭾运与肩挑各种粮食、木材、木炭、菜子油、皮革、或赶牛只到昆明出售,再买囘布匹、食盐。有的则组成大马帮,远走会泽、思茅、普洱䭾运茶叶、矿产。在全省一百一十二县(不含昆明市及十五个设治局)中,寻甸列为二等县。李公到任后之措施李公到任后,致力改革,以其秘书曹国华先生字唯生兼任简易师范学校校长,由外地选聘敎师,大学毕业者数人,担任英文、数学、物理、化学方面之课程,在寻甸县敎育史上,以大学毕业生出任敎师者,为其

  • 文章杏壇鉅子張曉峯博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先生求学 游学育国人 创办时代公论 基本知识丛书 教育改革 史料编辑 中华学术院

    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中央委员三十二人,中央委员会正式成立,晓峰先生当选中委仍兼任秘书长。公余之暇,有.「中国国民党六十年奋鬪史略.」之撰述。教育与硏究民国四十三年五月,兪鸿钧先生组阁,晓峰先生被任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兼敎育部部长,就任后首先着手于大陆原有之大学及学术机关之恢复,是年秋,国立政治大学在台北木栅新建校址正式恢复,中央图书舘亦同时恢复工作,简派蒋复璁先生负责积极整理自大陆迁移来台之数十万册善本珍籍,并于四十四年十月在台北植物园新舘开放供众阅览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