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满事件」与「钱氏惨案」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武志昌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事件 钱氏惨案 西安事变 钱辅廷 车站

    一九三七年,在东北,发生了震动整个「满洲帝国」的颠覆日本军用特快车的事件—「满事件」,并由此引发了骇人听闻的「钱氏惨案」。钱氏一族,世居吉林省伊通县满乡沙河村(一九四零年划归辽宁省昌图县),族长钱丰泰,是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的舅父。钱家共有七人在东北军任职,都是中、下级军官;其中钱丰泰是旅长,因为年老,退职在家赋闲。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前某日,张学良召见在东北军中任职的妻表兄钱辅廷,密令其串连家乡父老兄弟破坏东北铁路运输线,扰乱敌人,并做好东北军打回

  • 文章关保衞战——刘元勋将军歼敌纪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天井關 保衞戰 劉元勳 朱懷冰 土肥原

    关在山西省晋城县南四十五里处,太行山上。元和志:「天故关,一名太行关,关南有天泉三所,故名。」国策:「桀之居在天门之险。」即此。蔡邕曰:「关在天泉之北,为天设之堑。」宋靖康元年,改名雄定关。乃山西省与河南省交界之处。因为军事要地,历代屡为兵家所必争。关之南即羊肠坂道。汉书地理志:「壶关南曰羊肠,山路萦曲险峻。」远在春秋时代,秦、晋交兵,即有:「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的说法。出关南行就是河南省的博爱、沁阳(道淸铁路经此)。地当南北要冲,形势险峻

  • 文章抗戰往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1期  作者:王文衡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抗日募捐 往事 背井离乡 局势 游击队

    一九三七年七月,我畢業於光華大學附中高中部,即報考交通大學,考畢「八一三」事變爆發,日寇入侵上海,未知錄取與否,即返常熟,從此就經歷了一段曲折坎坷的道路。一、抗日募捐返常後,目睹日寇入侵,熱血沸騰,義憤塡膺,即參加常熟抗敵後援會抗日募捐,當時以我爲主,有友人李璐若,王溢康等參加,冒著炎日酷暑,汗流浹背,挨家挨戶宣傳抗戰,募集捐款。常熟的老百姓也同仇敵愾,慷慨解囊,每天捐得甚多,傍晚即匯交至閣老坊褚振華先生處。此舉完全出於義務,情緒都十分高昻,後來日寇飛機...

  • 文章——古迹介绍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古迹 简介 磨盘街 抗日战争

    我邑城内白云街绸业公所,(在正则艺专与鸣凤小学之间)坐北南向,面对灯笼巷,经大街,再向南行,名双巷,过南桥,为磨盘街,再南为草淹大街,直抵草淹南门。廿六年冬,日军狂炸我邑城区,贤桥大街,双巷,磨盘街,南门大街等处,商店居户,尽付回禄。旋即将上列各处,辟为马路,贤桥至小东门桥一段,名为中正路,灯笼巷至草淹南门口一段,名南大马路。遂不复再有双巷,磨盘街之名。按双巷之命名,实由于巷中有二。此二,距巷口约二丈许,南北相距约七尺,抗战前,实为附近数百

  • 文章遊子吟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3期  作者:蔡思明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辞别母亲 骨肉分离 离乡背井 想念母亲

    三十七年春,媽流著眼流把我送出家門;並叮嚀著說:「孩子你走吧!媽不能再留你了。但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我們蔡家祇剩你一脈單傳了?!」辭別慈母,在柔腸寸斷下踏出了流浪的脚步!?天涯飄泊;異鄕流浪,一晃就已四十年啦!?媽的話一直在我耳際迴響。她今年正是八十高齡了!這四十年,但願她老人家逢兇化吉;遇險平安。讓我有機會再侍候晨昏;承歡膝前,以贖前衍。並讓兒孫繞膝,以娛晚年。想當年,日寇侵華,掀起了八年抗戰;先 父祥公服務於海門縣警察局。爲搶運物資,疏散人犯,日以繼夜...

  • 文章艱難的水上之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茅慶和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日军暴行 背井离乡 英勇抗日

    一九四二年,我虛八歲。姨母家決定回故鄉興化一趟,並打算帶上我。我興奮得好幾天睡不著覺。興化,是我記事時就開始嚮往的地方。因爲那裡是母親的出生地,母親常常對我們回憶起當年的印象。興化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水鄉,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書畫大家鄭板橋更是蜚聲中外。母親本來很擔心從未離過娘的我,能否承受離別的考驗,看到我信誓旦旦的樣子,她似乎感到有了信心。當我登上那艘能載二三十噸重的大船,漸漸離碼頭越來越遠的時候,母親一直站在那裡遲遲沒有動身,貌似堅強的我,也不禁油...

  • 文章七七事變屢遭日寇陰謀的福州王冷齋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6期  作者:高咏 出版时间:2000-07-3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福州 王冷斋

    的无理寻畔,乃由王冷斋接任县长。一九三七年元旦,王冷斋衔河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之任命,到职视事。当时日军驻华北特务机关长松大佐、旅团长河边大佐等多次图谋购买丰台大村一带土地以扩建兵营、增建飞机场,藉以封锁我方驻北平的宋哲元二十九军的退路。王冷斋到任当天,日方即派桑岛中佐和特务机关辅佐宫寺平来到县府,公然要求冷斋即依他们带来的图纸办理割让土地手续。并蛮横声称:『你们要照大日本皇军的命令执行。』王冷斋即以『我们的上级是河北省政府和北平市政府,没有

  • 文章日军屠杀吉县圪塔村民惨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日寇残暴罪行 圪塔村民惨剧 抗日战争

    ㈠时局与观念的转变吉县是山西西南部滨临黄河的一个偏僻小县,全境皆山,属吕梁山脉,黄河西岸是陕西省的宜川县。圪塔村在县城西南七、八里,全村三十余户,都是以农为生,勤俭刻苦,与世无争。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我国被迫展开了全民全面的抗日战争。年余前山西当局鉴于国难日殷,组训民众,各县调集壮丁组织保卫团,民众渐有救亡图存的认识。抗日战争发生之后,在外的商人学生返回家鄕及大批逃难的民众兴起了保家卫国的决心。㈡敌军数次围攻吉县的经过晋西

  • 文章「九一八事變」眞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武夫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武夫 关东军 满蒙问题

    伎,竟视东北九省为其已失的贼赃,覇占掠夺,勾结中国**利用东北大好河山为制造祸乱之基地,为害之钜,实远超伪政十百倍之上。吾人回顾东北沦亡,大陆变色,生民陷于倒悬,推源溯始,我们不能不明确地指出,一切祸源都在日、俄两帝国主义交相侵略的结果,而单以九一八事变而论,实为日帝一手所造成。昭彰的罪行和审判的记录,都应为我千百代后的子孙所不可忘记,而俄酋斯大林在雅尔达会议中任意勒索的强盗面孔,尤应为我同胞永志不忘!作者今武夫,「九一八」时服勤于参谋本部,及受后赴沈阳

  • 文章编集「松石根日志」篡改南京大屠杀史实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8期  作者:本刊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6-01-31
    关键字: 《松石根日志》 抗日战争 南京大屠杀 田中正明

    中央日报七十四年十一月廿四日东京专电〕日本朝日新闻今天以很大的篇幅,揭发被认为是日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硏究之第一手史料的「松石根大将的阵中日志」一书,内容被篡改达九百多处,并将原手稿本与该书不同之处,择要对照刊载,该书的编集者田中正明已对此事正式表示道歉。松石根是抗战期间日军的「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负责南京攻略作战,也是「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主事者,战后遭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因此,当今年五月间,「松石根的阵中日志」一书,由日本芙蓉书房出版后,立即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