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枣阳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摯友故王俠穎女士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止琳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王侠颖 枣阳 亲友

    笔墨难以形容。这一生我欠妳实在太多,唯一値得安慰的地方,是为你作了二件事:1.由昌远与你转信便联络上了家人;2.给妳介绍了「主」皈依了主后,妳的忧愁郁闷一扫而光,作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人,这时我的心才放下。到了晚年,她的健康不佳,咳嗽、有痰、气喘,但她行动如常人。我知道她患的是肺气肿,肺泡不张,若没有彼此访问,就在电话中问好,最近他说气喘较厉害,走平路就会喘,我也准备过了年去看她,但是她等不及,于腊月二十八,就与世长辞,突来的噩耗,真是没有一点心理准备,颖姊你会不会

  • 文章曹明傑先生追思文(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小舅 曹公明傑 長甥 王肇翰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曹明杰 枣阳北乡 枣阳会战 追思文

    引言我的小舅曹公明杰,去年七月二日在台北辞世。今年清明节正含悲追悼,得枣阳旅台同乡会秘书频嘉德先生电话,嘱我写一篇小舅少年时期的文字,放进他拟编写的纪念集中以为补缺,当即感激承诺,半年来曾不断缅怀和小舅共同成长的青少年情状,神往故乡风物和舅家庭院,然执笔为文,又觉芜杂难裁。我已度过八十五岁,于当年的小舅生活,恐是仅存的共历者。而近百年的故乡巨变。昔时的人地风物已鲜有人知,何妨藉缅怀之机,就回忆所及,不计工拙繁简,为乡亲留下一丝变化痕迹,求杜主编及编书乡亲

  • 文章舂鄉橋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泰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 祭祖寻根 枣阳

    又失去了几位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乡亲。首先99年12月2日,赵世栋乡亲逝世于汉口,他生于民国5年10月5日,享年94岁。100年1月16日,魏国英乡亲病逝于武汉。他生于14年4月8日,享年八十有六。接着100年2月5日,我们失去谢竞德乡亲,他生于6年双十节,享年96岁。诞生于民国5年2月20日的谢恒德教授,也在100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南,临终前依然念念不忘他的「爱的理念」。身为枣阳同乡会理事兼总干事的曹明杰乡亲,生于民国12年8月17日,于100年7月2日因

  • 文章近作輓聯及祭文彙輯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作者:李光啓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祭文 挽联 枣阳同乡会

    ㈠春节团拜祝文维中华民国七十六年二月八日湖北省枣阳县旅台同鄕会理事长杜鼎将军率全体同鄕谨以鲜花素菓之仪致祭于各姓历代列祖列宗之灵前曰:龙飞白水 汉室中兴 辉煌德业 启廸后生降至近世 赤焰薰腾 浩刼弥天 民不聊生学生示威 推翻暴政 幸我政府 退居蓬瀛振军经武 锐意革新 经济起飞 外汇巨存亚洲四龙 擧世惊欣 王师北上 指日将临重建家园 为期已近 列祖列宗 惠然来临鲜花素菓 椒浆奉呈 伏维尚飨㈡杨故校长葆初先生杨希震先生字葆初枣阳璩家湾人,七十六年元月五日因

  • 文章枣阳乡亲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萬壽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父亲 追悼亲人 两岸关系 枣阳乡亲

    的传承,并继续努力,并作好这一代的任务。作家穆景南说:「了解生命迹象,有好的认知与心理准备,父亲的最后一段路,也许可以走得更圆满,而我们家人心中也可以得到完全的平安与放下。」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直至目前为止,有时候都会无法相信,已经失去了老爸,取而代之的就剩下记忆而已。父亲李华,原名世祥,民国十七年生于湖北枣阳鹿头镇,国共内战时只身来到武汉,投靠亲戚,之后投效军旅,民国三十八年随国民政府来台,民国六十七年陆运通信少校退伍,殁于民国九十八年六月。然而

  • 文章懷念輯武二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劉同民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枣阳 青年军 人物追忆

    堂兄辑武系湖北枣阳城关镇北关人,生于民国十三年夏月,学名正亚,在族内排行老二,所以都尊称二哥。排行老大之大哥名同庆,字汉云,抗战时曾在家乡县政府任职教育科长,贡献良多。惟大陆变色后,父子同遭斗争,以莫须有之罪死于非命,二哥为此,难释痛心,故于两岸开放采亲后,为示不满,誓不还乡。二哥早年小学毕业后,升学枣阳初中,毕业后再考取襄阳五师,至毕业后,受颁服务手册(代毕业证书),前往汉川任小学教师、教务主任、图书馆主任及代理校长等,作育英才,奉献卓著。抗战胜利后

  • 文章曹明傑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驥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曹明杰 枣阳 生平事略 缅怀恩师

    曹明杰,湖北枣阳太平镇高恭村人。生于民国十三年农历八月七日。父光山公,母高氏均以务农为业,家境小康。先生在兄姐五人中居幼,都在父母爱护下进入学堂。大哥明照,远去襄阳读师范,毕业后回太平镇教书,曾任太平国民小学校长。先生在枣阳北部乡村,交通不佳,教育也不普及,八岁启蒙,在乡村读私垫,抗战期间,日本曾数次侵略枣阳,乃到郧阳考入第八高级中学。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本可在家乡安居求学,又因内战再起,三十六年到汉口准备升学,适逢家乡沦陷,跟家人书信断绝,致

  • 文章敬悼愛國愛鄉愛人的丹書鄉長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枣阳同乡会 彭登墀 追思悼念

    (作者為湖北省同鄉會前理事長棗陽文獻前主任兼主編)

  • 文章謝漢臣先生平生事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曾昭西等老友五六人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谢汉臣 人物生平 枣阳乡亲 悼念同志

    湖北省枣阳市,接近中原,地灵人杰,代出贤能。谚语云:出北门梁万二家;多财。南门外王谢二族;尙文。民国十九年,十一月十日;汉臣先生,出生于兴隆集,谢氏望族。民国二十年左右,南乡土匪猖獗,横行乡里,打家劫舍。由于家道殷实,致遭土匪觊觎,侵入抢劫,其祖与父,联手抵抗,力单势孤,俱被匪杀害。梁柱俱倒,家破人亡,母子顷刻沦为孤儿寡母,悲惨境地。所幸谢氏宗族,明礼尙义,及人之幼,争相扶持,虽失怙而不单孤,鲜光弟尙不孑,有个温暖的环境,正常生活的童年。棘生麻中

  • 文章賽公德炳抗日遇難六十週年碑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趙爾謙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枣阳战略要地 先父遇害 悼念碑志

    先父生前,曾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湖北省分会,枣阳县支会理事长。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侵占武汉,枣阳成为战略要地。日寇曾三次进犯我县,敌机狂轰滥炸,兽兵奸虏烧杀,死伤同胞愈万,物资损失惨重。一九四零年五月间,日寇第二次攻入县城,先父与乡人仓促走避,集体惨遭杀害于城东八里坡的大堰里,同时遇难同胞三百余人。兹逢先父与乡人遇难六十周年,缅怀先人悲痛曷亟,特树此碑,深表哀思,兼以教育后人,国仇家难,永铭心版;血的教训,百世不忘,弘扬爱国精神,光大民族正气,朝干夕惕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