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国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华民国宪法槪论自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陳鵬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中华民国宪法 政治 法律

    憲法,是保障人民的權利,分配國家的權力,以調和自由與統治的根本大法。因爲如此,憲法已不僅爲學者、專家所應精心鑽硏,而並爲一般公敎人員,乃至全國國民允宜熟習。德國威瑪憲法第一四八條第二項規定:「學生於其就學義務完畢時,各予憲法一册」。美國的若干州,重視憲法,更認定背誦憲法條文爲取得公民資格條件之一,憲法與國民關係之密切,與夫民主先進國家,尊重憲法的程度,於此可以槪見矣。我國自憲法頒行,卽因**全面叛亂,大陸淪陷,政府播遷來台,三十年來,國家實處於空前未有之危...

  • 文章中华民国宪法论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5期  作者:王鈞章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中华民国宪法论》

    编者按语:「中华民国宪法论」一书,系本社社务委员,王钧章敎授,穷三年之时光而撰成。王委员先后以工读完成中兴大学法律系曁中国文化学院硏究所学业,并利用暑假进修获得师范大学硏究所四十个敎育学分。劬学精进,励志可尙。渠历职中央硏究院、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五十九年冬,毅然放弃国科会优厚之薪给,调服国立中央图书馆,主管法律图书部。潜心硏习,寝馈其间。并兼中国宪法学会宪法硏究委员会委员,资料组主任。公余之暇,讲学上庠。历任台北市立女师专、北商专、德明商专、实践家专

  • 文章民国初期(元年至廿六年) 武昌文华中学的校园文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4期  作者:劉源泉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民国 武昌文华中学 校园文化

    本文所探讨的「武昌文华中学」,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于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十月二日创办的男童寄宿制学校文华书院;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分为两馆:正馆(大学部,即华中师范大学前身)、备馆(中学部);宣统元年(一九〇九)呈请美国政府立案,正馆命名为「文华大学校」,备馆称为「文华大学校中学部」,文华书院之名停止使用。民国十三年,大学部与另两所大学合并,改名为「华中大学」,中学部改名为「文华高级中学」;民国十六年春由于时局动荡,文华高级中学宣布解散;当年秋天

  • 文章《近代荆州名人剪影》策劃人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劉勇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近代荆州名人剪影》 民國野史》 长江三峡

    人境庐」书斋冒着酷暑日以继夜赶写一本名为《近代荆州名人剪影》的书。二一九九五年,我读到刘作忠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民国野史》。在读此书后,我的头脑中才建立了「民国」这一历史槪念。在此之前,代替这一槪念的是一个极不科学的含糊词语,在这种阅读基础上,后来我有意识地读了民国时期一些文化名人所写的文章,零零碎碎地了解到那个时期中华民族奋力突围的壮烈场景。在那个时期,无数的文化精英,实业巨子与政坛风流为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文明而顽强拼搏。我的这一阅读主题是从捧读

  • 文章抗戰以前漢口茶葉市場的變遷 及其對武漢城市圈經濟的影響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6期  作者:蕭冬華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民国时期 汉口茶叶市场变迁 城市圈经济变化

    贸易汇集之巨区地。汉口之茶又商务盈缩之大象也。」[2]研究近代汉口茶叶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区域经济,尤其是武汉城市圈经济,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民国时期汉口茶叶市场的变迁茶叶乃近代中国商务之大端,曾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大约从十七世纪中期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将茶叶输入欧洲开始,中国独霸国际茶叶市场达二百年之久。国际市场上,「叶价之涨落,向以中国情形为转移,如新茶之良窳丰欺,沪、闽、汉等埠之供求情形,咸与市价息息相关。」[3]然自

  • 文章民国时期大武汉市政建设的记忆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0期  作者:王華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民国时期 武汉市政建设 历史回顾 武汉长江大桥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王華,湖北大學應屆博士生 指導教授:田子渝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