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評「形音義」綜合字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2期  作者:柳長勛  出版时间:1972-01-10
    关键字: 综合字典 学术研究 汉字

    形音义字典的编纂,林语堂先生曾写专文推介。这部很具规模的字典,经过漫长十五年的修校,最近由正中书局刋行,实在是一宗値得称许的事。所以我愿借这机会,就中国文字硏究改革的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中国的学术,我们虽然不能说建立在文字的硏究上。但从两汉一直到明淸,展视滔滔朝宗入海的文化之波,谁都得承认存在有一股颇具推动力量的劲流,——不管人们拿它喊做「汉学」也好,「朴学」也好,——脚踏实地的从文字研究功夫做起,波澜辽阔的在那里舒展;对中国文化的茂盛光辉,确尽了很大

  • 文章常懷感謝心 快樂書中尋陶希聖先生讀書的往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0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陶希圣 学术 写作技巧

    「常抱一顆感謝的心」,就這樣,政論家陶希聖先生,後天將愉快迎接八十壽辰。「不怨天,不尤人」這是陶先生的人生觀,囘溯過往,八十年間,有過驚濤,有過駭浪。他說:「每每在波濤洶湧中,我所想的是,國家與社會給我的,比我對國家社會所貢獻的多得多。」在士林區的居屋中,陶先生的四週,除了書報,可以說一無所有,簡單的生活,在淸悠中透出了一絲寂寞意。他說:「讀書、作文、演講、開會,一生就是如此。」可是,陶先生的八十年,是學者,是報人,也是政界中人,而他的健筆,更是犀利有力...

  • 文章樊樊山與《彩雲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余力文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樊增祥 彩云曲 学术文化

    晩近詩人中,堪稱”瑜亮“者,一爲鄂渚樊樊山,一爲龍陽易實甫。樊山原名增祥,號雲門,平生名號甚多,祖籍湖北恩施城梓潼街,生於道光二十六年,光緒丁丑年進士,初署渭南知縣,歷官陝西、江西布政史,護理兩江總督,位極封疆大吏。早年師事張之洞、李慈銘,受灸甚多,學養厚植,詩承晩唐”香奩體“余緒,世人謔稱”樊美人“,與”易神童“(易順鼎,天生奇慧,五歲能詩)爲一”妙對“。平生著述宏富,詩詞成就最大,成爲與王湘綺、朱強村、陳石遺、況蕙風、易順鼎比肩的詩詞大家。治詩之餘,...

  • 文章荆璞楚才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0期  作者:馮天瑜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学术文化 近代学术史 湖北文化

    序言置于读者案头的这部《荆璞楚才——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是罗福惠君的一部力作,它为我们从观念文化层面把握湖北近古以迄现代的文化流变提供了指南。本世纪初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在其主持的「湖北新政」取得耸动中外视听的实绩之际,于黄鹤楼欣然提写楹联云: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欧亚遥。张氏以:「整顿乾坤」的「昔贤」继承者自命,高度评价湖北(联文称「江汉」)的关键地位,显示了一个近世战略家视野宏濶的「湖北观」。湖北在春秋战国曾是

  • 文章由禅宗的发源地——湖北黄梅探讨禅宗的学术思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禪宗 黃梅 學術思想 發源地

    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黄梅县,是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它的地理面积虽然不大,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却留下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中,最値得人们推崇敬仰而承续发扬光大的,则为源远流长与一脉相承的佛教禅宗。禅是什么「禅」是什么?你是否对它陌生,认为高不可攀,渺不可及,玄之又玄,与我们现实生活,根本上毫无关系。其实,禅在本质上,是一种「明心见性」的功夫,是挣脱桎梏走向自由之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便无处不隐含着禅机。「禅」的效用宽广,能使我们啜飮

  • 文章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廿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4期  作者:羅福惠  出版时间:2002-07-10
    关键字: 湖北学术文化 恽代英 五四后的湖北文化

    「五四」以來的湖北文化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失敗以後,湖北淪入相當黑暗沉悶的境地。馬夫出身的北洋系將領王占元擔任湖北督軍,在境內橫征暴斂,摧殘各種進步事業,其罪惡正如時人所指陳:「王占元占據我們湖北,已經有了七、八年。他殺的人、搶的錢、舞的弊、營的私,一定比張敬堯、莫榮新在湖南、廣東還要多,」諸如「搜刮財富」、「摧殘士氣」、「破壞司法」、「任用私人」,足夠「做一本王占元的禍鄂史」。據黃炎培在二十年代初對全國各省敎育狀況的調查,當時的湖北已再度成爲落後之區...

  • 文章熊十力對中國文化之衡論(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熊十力 中国文化论衡 清代学术思想 戴震

    淸代汉学家,每以空虚薄宋学,其实程朱陆王诸大师,探造化之微,究天人之故,其思想深邃,其生活充实,庶几宗庙百官之美富,空虚云乎哉?或曰:宋学短于致用,故不免虚之讥耳。答曰:汉学之所考覈者,果如何事?其空虚不又甚乎?虽宋学未识先圣之全体大用,而于本原处,要自有所认识,未可薄也」。(读经示要)「汉学仅为治经之工具(此等工具,为宋学家必须留意,不待言)。宋学才是一种学术(即是哲学),实乃宗经而特有创发,二者不容混视,何须深论。若谓一人为学,于汉宋宜双修兼备。此

  • 文章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十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7期  作者:羅福惠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湖北文人 喻文鏊 陈沆 刘淳 学术文化

    四 淸代中期的湖北文學淸代中期,就整體而言,辭章詩歌缺乏很有影響的傑作,但反映現實、表達文士憂勤惕勵之感的詩文也並不少。在湖北文壇上,喩文鏊、陳詩、陳沆、劉淳、潘煥龍、謝菼等都是很有成就者。限於篇幅,本書只介紹喩文鏊、陳沆、劉淳三人。㈠大㦸長槍喩文鏊「大戟長槍喩石農,任人題品到寒松。携兒偶向窗前立,笑指匡廬五老峰。①這是陳詩書贈喩文鏊之作,短短四句,把喩氏詩文的奇崛雄勁及其爲人的高潔、酷愛山水自然的性格,刻畫得恰到好處。①陳詩:《口占一絶》,《大桴山人偶...

  • 文章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十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羅福惠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湖北文人 屠仁守 何金寿 经世致用 学术文化

    反对淸王朝、主张进化的科学的乃至革命的价値观念,要求从根本上学习外国的进步之处,对中国进行根本改造者为一方。这两方面同时并存,自然难免有分歧和矛盾,但两者在爱国御侮、民本主义等方面也时有相通,在革命的高潮中还出现合流之势。极端的顽固守旧派在湖北极为罕见,而在革命文化方面也没有出现成就很高的代表人物,只是表现为一个年靑的未定型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进入二十年代以后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化。相反,由于学术成就的得来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这一阶段取得较大学术成就者,多为

  • 文章「蔡水所出,東入淮」辨析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勤合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枣阳历代建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水经注》 蔡阳 淮水 学术商榷

    县故城东,西南流,注于白水,又西迳其城南……应劭曰:『蔡水出蔡阳,东入淮。』今于此城南,更无别水,唯是水可以当之。川流西注,苦其不东,且淮源岨碍山河,无相入之理,盖应氏之误耳。」[2]郦道元「延昌四年蒙除东荆州刺史」[3],其任所更近蔡阳,郦道元肯定实地考察过附近的许多地方,包括蔡阳,这看他的叙事用词就可以知道。郦说明晰淸楚,立据于实地考察,才是正确的。此后蔡水之辨少有人论及,只到淸朝,才逐渐增多。汪远孙《汉书地理志校本》:「旧注应曰:『蔡水所出,东入淮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