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諺語集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阿秀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谚语 语言特色 例举

    谚语是从日常生活、社会现象和自然景物的普遍联想中总结出来的。揭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了立身处世的道理,扬善弃恶,是非分明。不但语言纯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且形式简单,深含义理,富有韵味,既继承了汉民族俗语的风格,又有民系思想交流中独有的特色,形式上很粗野、士气、质朴,每当独自吟诵,又感到平易、亲切、感到它有一种天真的劲头呢,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勤俭谚:食不穷,穿不穷,无划无算一世穷。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早起三秋当一冬。大吃大喝眼前香

  • 文章負笈囘想與迷思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李天奉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文化教育 语言 感时抒怀

    雇船过渡,虽然只身在船,心中泰然!第四段:桂林市→贵州省独山县。搭乘黔桂线火车。第五段:独山县→贵阳市,搭乘货车。第六段:贵阳市→安顺县,搭乘货车。甫出远门,在人地两生疏状况下,旅途特别寂寞,在黔桂线火车上,卧舖巧与当次列车护车长相邻,他和女友并排在第一层,我在她上层,由于他系广西柳州客家人,语言相通,觉得有千里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已把他当作自家人,无话不谈,成了朋友!话说大陆长途火车「站多」、「停久」,小贩很多,一个初出门的乡下人,童心活现,对车站叫卖的零食

  • 文章客家與畬族究竟是誰同化了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客家人 畬族 语言 历史 同化问题

    本文作者馮秀珍為廣東豐順客家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學術部主任,中國易學與科學委員會理事。

  • 文章客家源流及其播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黎耀新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客家 源流 南迁 客家语言 传统习俗

    的一块面积,也必然促成大量的汉族分向东南和西南地区迁移。因此我们可以说,客家人的迁徙,是多少世纪来不断发生的农民迁移的一种。在战争的年代,在水旱灾之后,迁徙的人数更加众多。二 客家名称的由来与客家语言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派。客家的本意就是迁徙的农民,亦是客居异地之意,一直至十世纪后才用来专指某一部分的移民。南齐书州郡志:『南衮州鎭广陵,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户以为「客」。元帝大兴四年(西历三二一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上有司,为「客制度」。』这就是因

  • 文章江西諺語一束(續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06-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风土习俗 语言文化

    一三一、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綉花針。一三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一三三、一夜夫妻百夜恩,百夜恩情海樣深。一三四、千世修來同船坐,萬世修來共枕眠。一三五、公不離婆,秤不離錘。一三六、仔大爺難做。一三七、三男搭一女,輸得眼見鬼;三女搭一男,輸贏沒好談。一三八、賭奸賭詐不賭賴。一三九、吃是明功,穿是威風,賭是對衝,嫖是落空,鴉片煙送終。一四〇、虱多不癢,債多不愁。一四一、冷在風裡,窮在債上。一四二、老鴉莫嫌猪頭黑,自已黑得過不得。一四三、兒多母苦。...

  • 文章古小妹「桐花」大埔話語文與大陸原鄉的差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桐花》 大埔话 语言差异 语音正误

    音鱼韵(北京音强删声母,改音,是民国公布二十四声与三十六母变动情形后的行为,非常不智。因武是微母属字,变音该由ㄇ变万,而此黑手人物要排除万、兀、广(v、ng、gn)三声母,制造成无声母—影母,以利制造—ㄨㄩ的结合韵,今人不知原由,令人扼腕。此「音符」可于辞海见到,语言随时代变动,今之不与毋有混用情形,但客话从不用毋,在与外地人交谈时只用不,原因是两字音义自古有别,未曾混用。今举例,凡公务员下属签拟意见,长官用「毋庸置议」即是不准,「应毋庸议」意同,只是语气

  • 文章客家人的兒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儿歌 教育 本土语言

    月光圆圆,阿妈种田;种田插秧,打谷满仓。」这是一首在梅县地区传唱颇为广泛的客家儿歌,具有朴实、自然、生动、形象、通俗和口语化的特色。客家人喜欢用传统儿歌启蒙教育儿童,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孩儿玩耍或催眠之时,阿婆阿妈便会击掌而歌,在平常耳濡目染中,得到启迪和教育。这些儿歌大都轻松活泼、语言纯朴、通俗押韵。因是口语化,琅琅上口,且易记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非常切合孩子们的心理和口味,故孩子们喜闻乐唱。这是薪传本土语言「阿姆话」最有效的方法,下面二首儿歌

  • 文章繼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後中華民國對「語同音」的貢獻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丘尚堯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语言统一 方言 中华文化

    中国幅员广大,人口高达十二、三亿,语言纷歧,南腔北调,洋洋大观。少数民族多达五、六十个,各有各的语言。台湾的原住民号称九族,也是各有各的语言。同样是汉族,居地不同,语言即异。山的这边和山的另一边(山阳山阴),河的此岸和彼岸,虽然相距不远,语言却不一样。笔者是广东梅县瑶上乡人,瑶上乡与兴宁县的石马乡接壤,虽然两乡都讲客话,但腔调并不一样。我的二姑婆廿岁时嫁到兴宁王家,由于喝的是兴宁的水,所以她中老年回娘家时,讲的是道地的兴宁口音,没有一丝梅县口音了。六

  • 文章《紅樓夢》中的豐城方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词汇示例 杂合语言 北方人口南迁 亲和力强

    百条。《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北京生根的满人,虽然出生并长大于南京,但全家与北京朝廷和皇室常年交往不断,肯定都是讲北京官话,成年后又回到北京原籍。因此,他在《红楼梦》中所用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除少量文言文外,多数为清朝北京人口语。一般来说,我国南北语言差别很大。南方语言系中的吴语、越语、湘语、尤其是闽语和南岭语,都与明清以来的北方话大不一样。惟赣语,尤其是南昌与丰城方言,是一种杂合语言,其中有部分与北方话相通的成分。《红楼梦》中众多口语词汇与许多南昌和丰

  • 文章方言的奧妙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方言 吴方言 闽方言 客家方言 语言研究

    在家居生活,我一週有二次到台中郊區某大學,無圍牆的大學,進修英、法、日三種語文;因為過去在職場上有進修的機會,而且我蒐集到三種語文的工具書和小說,需要從學習中,得到幫助,再來閱讀手邊的藏書。最近,刊出拙作「江西方言探索」一文,正好內子就讀夜間某大學,她有的課本,翻閱之餘,感覺到有補充說明相關方言,介紹給鄉賢長者,敬請指導!以下方言略為紹:吳方言:也稱江南話或江浙話,以上海話為代表。分布在上海巿、江蘇省長江以南、鎮江以東地區(不包括鎮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區...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