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艺术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傳統舞藝名震京師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郭成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传统舞艺 民俗艺术 舞蹈种类 国际声誉

    荣获国家「民间艺术之乡」称誉,曾在北京及中南六省演出,中央电视台录影,深受赞美。广东省大埔县民间舞蹈由来已久,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且有广泛的群众性。每逢春节、元宵或其他盛大喜庆活动,各地的狮班、鲤班和龙班不分昼夜,过乡走村上门串户表演,深为群众喜爱。此外,还流传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备受海外侨胞的欢迎赞誉。现将主要种类介绍如下:双龙戏珠花环龙花环龙原名「软腰龙」,起源于大埔县茶阳镇下马湖村。二〇〇多年前,下马湖村民为祭祖宗祠,自发组织舞龙活动。所舞的龙用竹

  • 文章大埔客家民俗风情摄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客家风俗 婚俗 民俗艺术 摄影作品 汉乐

    2008年元宵節《婚嫁》攝影:劉靈亮《雙龍戲珠》攝影:黃克強《鬧》攝影:唐並能《還福》攝影:張洪德《漢樂新秀》攝影:黃克雄《五鬼金獅》攝影:黃克雄《迎大帝》攝影:劉靈亮

  • 文章大埔首創舞台山歌據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飛虹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舞台山歌剧 民俗艺术 客家文化

    广东客家地区侨乡大埔县素有「文化之乡」称誉。人文荟萃,教育发达,汉剧、汉乐、汉曲等地方剧种不少,山歌、五句板、木偶腔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山歌,花繁叶茂,雅俗共赏,老少同唱,千年不衰。大埔县客家山歌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中国民歌宝库中一支独秀的灿烂奇葩。喜创东风第一枝客家山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它逐步由山上、田头唱,发展为由文艺团体在舞台上演唱,其形式也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由独唱、对唱、小演唱、表演唱发展到山歌轻音乐、山歌剧等

  • 文章舞蹈活化石——雞嘴豬嘴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楚南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舞蹈艺术 民俗文化 滚傩神 东湖文化 起源

    乐安 楚南被中国舞蹈硏究会称为舞蹈活化石的江西省乐安县东湖村鸡嘴猪嘴舞,日前引起了国内许多相关团体和专家的瞩目。东湖鸡嘴猪嘴舞,又称「滚傩神」,是傩舞的一种形式。远在宋时,东湖便流传着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时,要戴上貌似鸡、猪的木雕面具,其舞姿动作,一直保持着古朴、粗犷、优美的风格,代代相传,从古到今。有关鸡嘴猪嘴舞的起源,乐安县志没有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着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据东湖的百岁老艺人杨演中(生于一九一八年)介绍,不知是那朝那代,乐安境内

  • 文章龍騰虎躍新春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彩灯艺术 民间民俗 历史形式 彩灯民俗简介 罗湖水龙等

    临川 殷新波自古以来,位于赣东大地的临川,便有「才子之鄕」的美誉。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先后孕育了诸如晏殊、晏几道、王安石、汤显祖等一大批文坛泰斗。除此之外,临川的民间灯彩艺术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临川的灯彩艺术最初是由秋季迎神赛会上开展的各种民间艺术活动演变而来,以后发展至春节期间开展各种灯彩艺术活动。到了唐代,临川的竹制和纸扎工艺曾风靡一时,产品一度畅销全国。临川的灯彩艺术便与这些竹制和纸扎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春节即将来临,临川城鄕的几十个民间灯彩

  • 文章大埔獅鯉龍燈舞藝超群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張廣哲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民俗灯舞 民间艺术 “花环龙”舞 灯舞简介

    茶阳赢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荣誉,并赴海内外公开演出,深获好评,大埔新文化之发扬尤其在民间艺术灯舞上极有贡献者为本文作者—编者

  • 文章五虎山城鬧花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五虎山城 花灯会 民俗文化 灯展特色 民间艺术

    五虎山城燈展妍,銀衣火樹燦空前。明星皎月相輝映,躍馬爭春寫萬川。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