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言的奥妙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方言 方言 闽方言 客家方言 语言研究

    在家居生活,我一周有二次到台中郊区某大学,无围墙的大学,进修英、法、日三种语文;因为过去在职场上有进修的机会,而且我蒐集到三种语文的工具书和小说,需要从学习中,得到帮助,再来阅读手边的藏书。最近,刊出拙作「江西方言探索」一文,正好内子就读夜间某大学,她有的课本,翻阅之余,感觉到有补充说明相关方言,介绍给乡贤长者,敬请指导!以下方言略为绍:吴方言:也称江南话或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巿、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

  • 文章谐趣方言「赚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 趣闻轶事 方言

    從前,縣城茶陽南來北往的人很多,帶來百業興旺,好些巨賈大商賺了大錢。也有不少小攤小販,本小利微,倒也平安過日;這些人中,有個名叫劉阿迎的小販,在大街上擺了個賣河鮮的檔口,誠信經商,大多當日早上進貨,當日上午賣完。某些小生意者看見迎哥生意順利,竟也改行經營魚檔。很自然,船多碍溪,一連幾天,迎哥的生意清淡了許多,不再那麼好做了。一天黃昏時分,街坊李哥看見劉阿迎收檔時愁容滿面,就問他:「迎哥,今天賣魚生意賺了不少錢吧?」劉阿迎沒好氣地回答:「賺什麼嫌什麼,賺稈...

  • 文章客屬名人南越王趙佗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林琅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赵佗 习俗 方言 客家先贤

    宜君,甚至甘肃的天水、兰州、华亭、鎭原、永登、玉门、甘州、敦煌、张掖等县,皆盛行这项礼俗,只有敦煌和张掖两地没有七月七日的七夕乞巧节。方言北方赵魏两国的方言,都大同小异。兹列述如次:邯郸(赵国国都):称父为爹,称母为娘,称祖父为爷爷,称祖母为奶奶,称外祖为老爷,称外祖母为老老,呼兄曰哥哥,呼弟曰兄弟,呼姊曰姐姐,呼妹曰妹妹,女曰闺女,女儿曰小子,舅曰公公,姑曰婆婆,夫弟曰小叔子,夫兄曰大伯子,妻父曰丈人,又曰岳父,妻母曰丈母,又曰岳母,妻兄曰大舅子,又曰内兄

  • 文章謎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大埔 字谜 客家方言

    船篙在山時烟雨婆娑,出山時綠少黃多,走遍江湖,歷盡多少風波。莫提起,提起來淚滴江河。燈籠皮子薄薄輕輕,骨子零零星星,皮黃骨瘦,問渠得麼個病,渠話心裏發熱症。牙刷一件東西三十長,一頭有毛一頭光,捽下入去喞喞響,拔下出來更更漿。人影一枝竹子烏溜溜,捉唔到,檢唔就。眉目耳鼻舌天上兩把桿,桿下兩個卵,卵下一穴地,地下一口塘,塘裏一條紅鯉兩寸長,你若揣(埔音團)得着,賁你煑酒嘗。剪刀有食嘴對嘴,無食嘴對背,一個直脚眠,一個彎脚睡。箸上頭四四方,脚下圓丁當,日裏食三...

  • 文章江西諺語乙朿(續廿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谚语 方言土语 江西

    八三三、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八三四、看事容易做事難。八三五、人死如燈滅。八三六、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八三七、痴心女子負心郞。八三八、皇天不負苦心人。八三九、苦盡甜來。八四〇、吃桐油,嘔生漆。八四一、先苦後甜,富貴萬年。八四二、爲誰辛苦爲誰甜。八四三、餓不死臭虫,苦不死老牛。八四四、世間沒十全,觀音菩薩赤脚坐蓮。八四五、閒來無事話神仙。八四六、嫁鷄跟鷄,嫁狗跟狗。八四七、做一行厭一行。八四八、想得開過得來。八四九、好吃懶做老來苦。八五〇、鏡子裡的錢,看...

  • 文章(貳、民情風尙:)瑞金農諺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繩逵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农谚 方言 节气 季节 耕种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缺。淸明種芋,穀雨種薑。春社無雨莫耕田,秋社無雨莫種園。春霧茫茫旱燥田,夏霧茫茫穩吊船,秋霧茫茫旱死荔,冬霧茫茫雪滿天。穀雨前,蒔半田;蒔夏禾,餵雞婆。(夏指夏至)茄種花,茉種芽。淸明要明(天晴),穀雨要雨。懶人傍社(指到春社以前必須播穀種。案吾邑在驚蟄播種者爲最早)。三月種薯四月生,四月種薯四月生。芒種火燒天,夏至雨綿綿。芒種芒花開,夏至禾包胎。小滿唔滿,大暑唔管。雨滴殘燈碗,早禾僅把稈。烏雲攔東,無雨有風。懵懵懂懂,三年換...

  • 文章爲閩南語正名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汉藏语系 五胡乱华 闽南客家话 福建方言分布 方言融国语 漳泉方言

    闽南、粤东的客家,系在明末淸初以来,不断移居台湾而形成。所以,无论大陆或台湾地区,客家的语言保留很多我国古代语言的音韵,便是这个因素。其次,当五胡乱华,客家源源不断地迁往闽南定居的时候,福建仍为闽越的种族所居住,有关福建的中原化,是在唐代才开始的。提到闽越种族,亦即所谓的古代无诸的后裔。唐代,漳、泉方面因陈元光平定当地的土著,而推行中原化,福州方面有节度使王审知,自称为闽王,也推动中原化的工作。因为福建的周围都是高山,与大陆其他地方完全隔绝,所以福建的方言

  • 文章萍鄉方言中的“時空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0期  作者:李遠實 出版时间:2015-08-25
    关键字: 江西萍乡 方言 时空观

    到该餐夜饭,肚子还不早就饿扁哩”,这句方言相当幽默:“猴子长绿毛”,因为民间早有“千年王八万年龟”之说,并误认为长绿毛的龟最长寿,其实龟背上的所谓“绿毛”是一种寄生绿色丝状藻类植物,形似毛发,猴子寿命远不如乌龟长,由此“猴子长绿毛”正和“鸡公子生桼桼”一样是人们对那种荒诞不经之事的一种戏谑之词。再论“空间”“空间”包括“大小(粗细)”、“长短(高矮、深浅)”、“多少”。一,“大小(粗细)”:灰尘、针嘴仔、一发发仔、头发丝、蚂蚁子、一眼(鼻、耳)屎仔、芝麻

  • 文章大埔方言探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范一星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方言 源流探究 发音 补释

    本文作者,虎中第一屆畢業生,浙籍,係我客家女婿,向慕客家之敦古,平日愛好研究語文,發現客話乃保存古音在各方言中,乃最近於完整者,而埔語保存「以」音,則尤為難得,贊嘆不已!此音全漢族祗存於客話,或僅存於埔語也,今特刊出部份埔語探原並為之介。— 編者 —

  • 文章談客家話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江光大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方言 客家文化 艺文选粹

    客家人原本是住在中原的汉民族,自从五胡乱华以后一千多年以来,因为受到北方民族入侵的影响,在南迁的过程当中,风俗、习惯都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也正是因为我们客家老祖先很早就往南迁移,所以客家话保留了很多汉朝、唐朝属于汉语系统的中古音。现在我就把平时经常会用到的话来作例子;向大家做个介绍。我们客家人讲挑水、挑谷、挑担子,都唸做ㄎㄞ水、ㄎㄞ谷、ㄎㄞ担子,挑字都是ㄎㄞ的发音。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个ㄎㄞ是克服的克字转过来的声音。克字的意义据扬子方言里的注解,和挑字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