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歌共返回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山歌韵味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陳彰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客家 山歌 民谣 赏析

    一)山歌是农村中靑年男女所唱的一种情歌,乃是民间文学中最突出的大众产物,它具有一种出于天籁的自然美,而辞句浅显,音韵和谐,与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诗词歌赋是出于士大夫所创作,山歌则出自民间,故无论它在形态和内容方面,都充满着浓厚的鄕土色彩。其实,我们作进一步硏究,所谓诗词歌赋,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四种文体,事实上都是由山歌、民谣演变出来的诗。如以赋为散文诗,歌谣则是具有音乐内容的诗,这些都是诗的内涵,也是诗的境界,因之,我们可以说:山歌、民谣就是白话诗

  • 文章客家山歌集錦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7期  作者:陳漢強 劉耀華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客家 山歌 民歌

    传述:陈汉强 五华县潭下镇金鸡寨人记录:刘耀华 五华县潭下镇上围村人陈汉强先生对我来说是除了父亲之外,传承给我五华乡土文化最多的一位乡长;他为人随和、诙谐,和任何个性、任何年龄层的同乡或朋友都能相处,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涉猎很多,每次造访听他讲述当年的故事,总觉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他脑子里可说装满了山歌,许多同乡尊称他为「山歌精」,尤其在谈话当中,他会唸条山歌来连结或比喻,很是传神,一时间宾主笑成一团。这次收录的内容,较多牵扯到男女情爱方面我认为乡土的山歌

  • 文章万载客家山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胡學正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客家农民山歌 客家纸棚工人山歌 客家山歌 大众娱乐

    仙源、赤兴、白水、潭埠的大部分村及双桥、茭湖、高村、岭东、白良、高城等地的部分村。他们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基本上是靠山吃山,凭著吃苦耐劳精神,开垦荒地,伐木烧炭,播种五谷,育竹做纸,过著艰苦的生活。劳动产生了山歌。万载客家山歌作为当地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它的素材是在生活中长期积累的,它以客家人生产、生活为基础,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万载民歌中的独立一支,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形式。就万载客家山歌的内容和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 文章廣東客家 民謠舉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山歌 客家民谣 艺文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及宋室南迁后,相继南下;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众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在抗战期间;我走遍江南每一省份,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曾看到不少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天足」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都得

  • 文章山歌趣事三则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山歌 乡野趣闻 乡情乡音

    一、回到家乡听山歌这是我第四次回到梅县老家,和三弟及老同事凤魁兄一起住宿客都宾馆,午睡醒来,听说馆内大厅有山歌对唱,乃兴高采烈的跑去听听,在座的多系归国侨胞,「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座上全是老乡,相处自然融和亲切,语无遮掩,谈笑风生了。对歌者有六女三男,随口对答如流,一唱随和,琅琅上口,博得大家共鸣。顿时大家都有返老还童之概,眞到了忘我境界,这是我返乡旅途中最値得回忆的乐事。我觉得他(她)们唱的山歌,虽然有些土气十足,但内容纯眞朴实,极具

  • 文章山歌好唱口难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楊培然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风土习俗 山歌内容

    山歌为农村靑年男女所唱的一种情歌,辞句浅显,音韵和谐,与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山歌淸新有致,语多双关,寓意深长,曲调婉转,扣人心弦,如台视「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凌峯在梅县采访节目,所唱的山歌就非常优雅好听,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淸末大诗人,嘉应黄遵宪,光緖举人,官至湖南按察使,其有一首山歌: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有的山歌常加唱引子,以引起对方注意,如江西兴国县山歌云:(嗳也哩,嗳也)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

  • 文章海峡两岸客家山歌同欢唱——庆祝台湾光复五十周年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丘秀山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两岸山歌欢唱 客家文化交流 山歌趣谈 两岸交流

    大路唔行生溜苔;脚踏溜苔跤跤跌,早知路滑唔来。(二)山歌紧唱声紧娇,三弦来和九龙箫;三弦来和箫子曲,石板来搭万年桥。九·桃、竹、苗(台湾桃园县、新竹县、及苗栗县之简称)山歌:(一)百样鸟儿百样声,唔当画眉叫一声;百样山歌会唱,唔当唱来大家听。(二)百花开来满山香,六月西瓜透心凉;仙草泡茶难解渴,还爱阿哥情意长。(三)平板1.圳沟洗衫赶水鲜,竹篙晒衫赶青天;鱼子上滩赶水急,阿哥恋妹赶少年。2.嫩竹破篾爱留青,阿哥恋妹赶少年;人生一年加一岁,黄秧莳田难转青

  • 文章客家山歌·台梅恋情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秋立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山歌 爱情故事 乡情乡音

    王台秀是出生在梅县的台籍客家男士,幼时随亲人来台,居住台北市。梅芬、吕兰是二位女性,同是梅县人,均受完高中教育。本文男女主角三人爱好乡土文化,对客家山歌,常唸唸有词,虽然彼此以往都不认识,但在巧遇机缘后,都曾有过一段不同时间和个别的恋情,称得上是奇缘吧!话从事情的先后简单说起,公元二〇〇〇年九月某日,王台秀在桃园县与友人聚会中,遇到同乡来台探亲的梅芬,交谈之下,相见恨晚,即有非常良好的印象。约定以后利用假日同游台湾北部名胜,观光一番,藉增情谊。有次

  • 文章山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4期  作者:張餘讓  出版时间:2000-02-12
    关键字: 山歌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日头一出乌云遮 田里么水靠踏车伯公么坛靠大树 妹今么双靠哪侪当梨花开满山香 当梨花下送情郎莫话当梨花好看 想起当梨割断肠妹送亲哥到西阳 郎就痛心妹痛肠毎逢中秋月圆日 两人望月各一方城头更鼓打五更 听到更鼓心就惊闰年闰月都有闰 样般么来闰五更初一朝来十五朝 手拿香纸当天烧郎系断情雷公打 妹系断情天火烧篙打水两边开 妹子归哩几时来有人来往搭个信 么人来往托梦来山歌紧唱心紧开 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靑山团团转 唱到莲花朶朶开爱唱山歌莫怕羞 开眉笑眼见朋友山歌唔系

  • 文章東張村之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張克山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山歌 东张村之歌 艺文选粹

    春天到呀!春天已來到!荷樹著新裝,窩裡背夫足球場。鳥兒在雀躍,孩兒在嬉笑。為何這麼的好?為何這麼的妙?只因兄友弟恭,只因父慈子孝。夏天到呀!夏天已來到!小溪唇清澈,消暑強身好地方。蝶兒比翼飄,孩兒水中划,為何這麼的好?為何這麼妙?只因勤儉傳承,只因耕讀傳家。秋天到呀!秋天已來到!荷鋤環村繞,農產遍地瓜果香。蟬兒展歌喉,孩兒伴唱遊,為何這麼的好?為何這麼的妙?只因努力耕耘,只因豐碩收穫。冬天到呀!冬天已來到!晨曦地上霜,好似換上白衣裳。風兒雖冷颼,孩兒玩耍...

共65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