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婚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往昔梅县婚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黃基正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梅县 婚俗 历史集萃

    梅縣人結婚,按古禮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婚、六套手續,稱六禮。當男子有意向女子求婚時,便由家長找一位適當的人做媒,攜帶糕餅兩包,綵帶一束,前往女家說親,古禮稱爲『納采』。如果女方答應,便請其家長出具庚書,約定日期相親,古禮稱爲『問名』。但是,由於梅縣的男子不少人須外出謀生,回來後如果有意成家立業,往往便成爲女方爭取的對象。因此,說親有時是由女方先行示意,甚或直接由女方出具庚書託媒人送給男家約期相親,所謂納采已經有名無實了。

  • 文章也谈昔日梅县婚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侯願卿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梅县婚俗 婚礼流程 客家文化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乃人生終身大事。且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更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傳宗接代,根深蒂固的思想深烙在中國人腦海之中。門當户對,雖是昔日婚嫁所講求,但當特吾梅社會中仍流行著許多變通之道,兹以印象所及,分而述之。

  • 文章赣北婚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董建民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赣北 婚俗 群婚 历史沿革 地方戏剧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们指男女青年成家立室之说。上古时代,男无定妻,女无定夫,称为「群婚」。后来,生育的下一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谓之母系社会。再后来,始定男婚女嫁之制,男以女为家,女以男为室,「家室」始成。周代订婚制初始,提出由男方向女方赠送俪皮,即以一双鹿皮为聘礼,取其成双之意。晋代将俪皮泛指为兽皮,一般是赠豹皮。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男婚女嫁之事,由简而繁,由一双鹿皮或豹皮为聘礼演绎成一整套的民间婚俗。在鄱阳湖畔、长江岸滨的渔米之乡

  • 文章大埔客家民俗風情攝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客家风俗 婚俗 民俗艺术 摄影作品 汉乐

    2008年元宵節《婚嫁》攝影:劉靈亮《雙龍戲珠》攝影:黃克強《鬧》攝影:唐並能《還福》攝影:張洪德《漢樂新秀》攝影:黃克雄《五鬼金獅》攝影:黃克雄《迎大帝》攝影:劉靈亮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