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风俗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豐城軼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1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5-11-25
    关键字: 丰城 花钗锣鼓 大姐 地方风俗

    (一)豐城的花釵鑼鼓豐城花釵鑼鼓,又名吹打鑼鼓,萌發於南宋,成型明末清初,迄今有900多年歷史,屬於民間樂隊,全市覆蓋面100%,歷來各村都有花釵鑼鼓一隊(大村有幾個隊),深受群眾喜愛,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俗文化活動。2014年8月,豐城市花釵鑼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是繼豐城岳家獅之後,豐城第二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豐城花釵鑼鼓,為民間婚喪喜慶、龍燈社火、傳統節日、朝仙敬神等民俗活動,均有花釵鑼鼓演奏。由於受本地其他民間音樂、民間...

  • 文章江西諺語一束(績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07-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地方风俗 谚语俗语

    一六八、為人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一六九、人無利息,誰肯早起。一七〇、人不走運,鹽巴生蛆。一七一、與人方便,與自己方便。一七二、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一七三、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一七四、若要人心足,除非黃土築。一七五、人窮志不窮。一七六、人不傷心淚不流。一七七、人善人欺天不欺。一七八、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七九、人賺錢累死人,錢賺錢才見錢。一八〇、花開花謝年年有,人老何曾轉少年。一八一、吃不窮,用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一八二、鄉下表表不聚財,飯飽屎又...

  • 文章藍志新講古70年前故鄉喪儀及過程紀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藍志新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丧葬仪式 地方风俗 丧葬过程

    瓦葯煲歲捽地破裂聲、伴隨著淒慘的哀號,表示又一為久病者辭世。這只是一連串繁瑣「喪事」的開始。此時主事者必須做:⒈通知「房父」—族長,派人多路向遠地親戚報喪。⒉選擇大殮及下葬時、日。⒊買棺材(家中有早備者則免)、向轎館洽抬棺人(窮人二人、一般四人、富家八人)。⒋訂做「靈屋」(竹架、紙裱,大小視家境而定,另配兩個站立的紙丫頭)。⒌接洽挖墓穴專業—挖坑穴,或將「生居」開光。⒍僱請辦席廚工。⒎趕製白長衫、蔴衣、草鞋、白布巾等。喪葬過程:⒈「買水」—由孝長子一手提...

  • 文章(肆、故鄉懷舊)農諺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謝藻嶙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农谚 地方风俗 节气 季节交替 农耕

    ⒈交春晴,萬民無災樂太平;交春雨,日日昏黑到穀雨。 ⒉淸明晴一天,五谷豐登好過年。 ⒊雨水雨豐年,農民樂融融。⒋驚蟄冷,殺死虫兒禾苗生。 ⒌驚蟄鳴雷,多災多難不堪愁。⒍春分有雨五穀豐,個個農人喜融融。 ⒎淸明南風報豐年。⒏穀雨逢初一,疾病難度日。 ⒐立夏東風少疾病水菓結實多豐盈。立夏栽禾祗半收。 10小滿逢甲子庚辰日,定是蝗災無收益。 11芒種逢雷,端午逢雨,定是豐年唱歌舞。 12夏至西北風,瓜果受害果農瘋。 13小暑酷熱,五谷多不結。 14大暑不酷熱,一定冬天多...

  • 文章江西諺語一束(續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09-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地方风俗 乡土趣闻

    二〇五、吃屎、用屎、穿屎、戴屎。二〇六、請客莫請鷄婆子客,請五十、來一百,馬桶尿桶高三尺。二〇七、孝順兒孫難替死。、恩愛夫妻不到頭二〇八、鬎鬁鬎,鬎十八,將在好,又在發。二〇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二一〇、守得眉伸脚又伸。二一一、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二一二、秀才人情紙半張。二一三、秀才碰到兵,有理講不清。二一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二一五、江西沒好頭,湖南沒好腳。二一六、前有福,後有福,老鴉啄背瘠骨。二一七、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二一八、和氣...

  • 文章談談元宵節吃甘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元宵节 吃甘蔗 地方风俗 民间传说 《楚辞》

    浮梁 馬雲斌『甘蔗人人愛吃它,清甜潤口且高歌,杯中滴滴留餘味,埔里聞名出產多。』這是對甘蔗頌讚。憶及小時候在大陸家鄕時,每逢元宵節這天,大家都吃元宵湯圓、鬧花燈、猜謎語。新年過後,可算得是傳統節日了。但是,還有一項不可少的,就是全家大小都吃甘蔗。談到元宵節吃甘蔗,始於何時不得而知,不過,民間都有這樣的傳說,說是元宵吃甘蔗,會保一年不肚痛,也有的說不牙痛,於是城鄕上下茲茲的吮吸聲不絕於耳,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要在元宵之夜飽吃一頓甘蔗,彷佛只有這天的甘蔗才格外...

  • 文章大埔大麻迎仙人姑婆盛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郭成 蔡海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麻 迎仙人姑婆 地方风俗 传说来由 盛会概况

    有關照片刊彩色8頁正月二十四,在「年味」漸行漸遠之時,筆者驅車來到大麻鎮,因為這一天,是該鎮最盛大的民俗節日,其規模和熱鬧程度遠遠勝過傳統的新春佳節。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像這一幅「千門燈火城不夜,萬曲笙歌慶長春」的盛況場景的。民俗節日有來由大麻,這個近四萬人的壩鎮,正月節日特別多,其中「恭迎仙人姑婆」這一民俗節日最為盛大,百姓參與也最為熱烈,場面也最能體現狂歡。這「仙人姑婆」是何許神仙也,根據溯源和古籍記載,凡成神者羽化之前確有其人。而且必定為普羅...

  • 文章茶餘飯後精明的九江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王耀洲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九江人 九头乌 地方风俗 史料考证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是人人皆知的口頭禪。三個湖北佬,不抵一個九江佬。這個口頭禪,只有我們九江人曉得。或者長江流域中下游的人與我們九江人做買賣時交往以後流行的口頭禪,其意思是對我們氿江人有褒有貶。閒來無事,我對這兩句口頭禪,產生了好奇,於是乎便考證查源,找根據。現將結果整理如下,請讀者們一笑了之。一、九頭鳥之出處九頭鳥,傳說中的妖鳥。《太平御覽》卷九二七引《三國典略》:「齊國後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又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中云:「鬼車春...

  • 文章客家的語言風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賴世源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客家人 方言 地方风俗 历史沿革 山歌

    尋鄔賴世源客家又稱客家人,外人俗稱「崖佬」。祖先原居中原江淮一帶,歷經變亂,相率南移,披荆斬棘,聚族而居。大部定居閩、贛、粵、桂等省邊區。湘、川等省亦有之。浮海來台定居者,達數百萬人,擴展至五大洲,南洋尤衆。語言風俗,與福州福佬、廣州等地人迴異。堅毅耐勞,勇於進取,是其特點。由於客家人衆又團結,在復興基地,台灣台北,曾成立世界客屬總會,公推薛岳將軍爲會長,每屆大會,世界客家僑胞齊集共商協助政府復國大計,熱愛中華,唾棄匪共,深得世人稱贊。客家的語言風俗特點...

  • 文章「洪流」讀後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同乡会监事 春节团拜 地方风俗 军旅生涯 中学校长

    瑞金 鍾久福一、前言居住於高雄市的鍾琦兄現在是高雄市江西同鄕會監事,筆者與其認識是在一年一度春節同鄕會團拜聚會上,因係同宗同鄕之誼,故交情甚篤;今(九十四)年九月間他出版一冊「洪流」著作惠贈予我一冊外,十月間他返鄕路經贛州市,還專程赴未謀面的家兄(久祥)寓所,致贈其所著大作一本予家兄,令我兄弟萬分感激。獲書後由於爲小兒宗偉婚事忙了一陣子,近日稍閒始仔細拜讀;該書除照片外,計有四篇十三章,內容豐富,敘事清晰,是一本極佳記敘文體著作,其從家世、從軍、轉折公職...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