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渊源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溪梅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1期  作者:李錦心 出版时间:2015-11-25
    关键字: 丰城市清溪村 梅烛 历史渊源 民俗

    建文帝遇难逃至此避一孔石桥柏树下脱了险,复位后遂钦封为:“隍城大庙,龙门大桥,百(柏)零一孔!”源头活水,使清溪两岸,映带清流;涣泉澄渊,穿过村中湖塘,堪舆家称“水聚天心!”湖中六角莲亭像颗明珠,与星月辉映。曾摄进中央电视台镜头全国放映。这座青莲亭从古到今,熏陶著一代又一代的绣口锦心之士,土秀才亦秀甲黉门!《新华社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相继报导的“江西有个诗人村”即由清溪梅烛村,孕育而得名!历史渊源梅烛,这个古老而又典雅的名字,在《辞海》里没有

  • 文章宋湘與茶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宋湘 茶诗 茶文化 历史渊源

    宋湘字煥襄,號芷灣(公元一七五六-一八二六年),嘉應州(今梅州市梅縣)白渡鎭創賦象湖村人,是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傑出的詩人和書法家,是當時嶺南三大詩家之一,有「嶺南才子」稱譽,著有《紅杏山房集》傳世。一香一茗而一酤宋湘《紅杏山房集》詩集中寫了不少酒詩,也寫有不少詠茶或烹茗詩,說明他既喜歡飮酒,也喜歡飮茶,以茶聯誼抒情,烹茗唱月觀花,以茶談詩論藝,飮茶提神益壽。如他寫的一首《七絕秋晚》詩云:「風階落葉轉如車,疏雨涼雲夜煮茶;看過菊花秋事盡,好留明月照梅...

  • 文章从罗珠定豫章到章文始建郡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8期  作者:章文煥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罗珠 章文 南昌历史渊源 城市传统文化

    耳闻目击的身边事物,世代相传的真实记载,难道不比远在江西南昌几百里外的史学家,从国家档案馆或个人书斋中间接又间接的传记零星资料要接近真实,更有权威性么?《南昌耆旧记》就是那种最可靠的「口头历史」,相当一部土《汉书》。一、南昌罗珠的历史渊源据雍正《江西通志》卷六七人物志,南昌府载「罗珠,高帝时从灌婴定豫章,有功德于民,卒官,子孙因家焉。晋末有罗企生、遵生,今南昌柏林罗氏,是其后也,罗太史洪先家谱备述其事。」即出自《南昌耆旧记》。但明清以前,江西省志前无可征,明嘉靖

  • 文章客家話漫談(客家探源)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曾廣鉞 出版时间:2007-02-25
    关键字: 客家方言 历史渊源 词语发音

    我國漢語的方言很多,究有多少?要看你給方言如何下定義。一般說來,漢語有八種方言,分別是北方語(時下叫普通話或叫國語)、吳語、湘語、贛語、粵語(廣府話)、客家話、閩南語(福佬話)、閩北話,這是大概的分法。本文要談的是有關客家話的源頭探溯,這就得先從客家民系的形成說起。秦統一中國後,在領南至南海、桂林、象三郡,並派兵五十萬戍守領南,大批華人由北方來到南方。漢初,趙佗繼任囂爲南海尉,自立爲南越王,戍卒多留本地,再加秦時謫徒南來之中原人士,客觀上有利於百越族與華...

  • 文章談鍾姓之淵源及其傑出人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鍾學斌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钟姓家族 历史渊源 杰出人物 历史故事

    分宜 鍾學斌鍾姓源流系出春秋微子之後,武王克紂,封微子於宋,建國於河南歸德府,越入春秋,延綿於楚國,位於安徽北方的鍾離山。因以食采於鍾離,故子孫以邑爲姓,始以複姓爲鍾離。迄至項羽大將鍾離昧的次子接公,離開鍾離而遷至河南潁川長社,就以潁川爲號,改爲單姓鍾,接公方爲鍾姓之始祖。不管以複姓鍾離或單姓鍾,均是血緣相同者,欲知鍾離或鍾姓之出處。新唐書曰:「鍾氏出自子姓,與宗氏皆晉北宗之後也。伯宗子州黎仕楚,食祿於鍾離,因以爲姓。楚漢時,有鍾離昧爲項羽將,有二子,長...

  • 文章萍鄕儺槪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1期  作者:鄧斌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萍乡傩 历史渊源 民间传说 宗教色彩 民俗文化

    萍鄉 鄧斌萍鄕儺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流傳廣泛。民間有「五里—將軍、十里—儺神」之說。這裡的儺廟、儺舞、儺面具被儺學專家們譽爲「三寶」。保存至今的儺祭、儺儀、儺俗、儺器具、儺道具、儺音樂、儺書手抄本等,引起了儺學界的極大關注。萍鄕儺這一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在泛世界性儺文化硏究領域,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萍鄉儺的淵源萍鄕,古爲吳楚通衢,今乃贛西明珠。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使萍鄕這塊神秘土地上的人們,至今仍傳承、演繹著帶有原始三苗族文化特徵的蚩尤崇拜、牛圖騰崇拜的儺...

  • 文章史海浮沉話義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义门陈 陈氏家族 历史渊源 谱系源流 朱元璋

    南昌王炯堯史家所稱道的「江州義門陳」,是北宋時江州潯陽縣太平鄕永清村常樂里的陳氏家族,在今江西省德安縣東橋鎭義門陳村。它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典型的封建家族組織。現在,一些陳姓村落的門首,尙可見到「義門世家」的匾額,也流傳著「天下陳氏出義門,離開義門不姓陳」的傳說。古家族的遺址中心地—義門南至南昌巿一二五公里,北往廬山、九江巿六〇公里。站在殘垣斷壁、古柏高聳的義門堂台階上,極目四望,綠樹藍天,山巒重疊,虎踞龍盤,氣勢雄偉。現存的遺跡有「義門陳氏」的始祖墓、兩...

  • 文章安義縣發現銅質古象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蕭衛國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安义县 考古发现 铜制古象棋 历史渊源 出土过程

    博奕或奕棋。由于象棋的历史渊源流长,因此,历代对棋子也很讲究。唐朝宰相牛僧孺在他的《玄怪录》中有一段关于实应象棋的记述,内有「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之句,说明唐代中叶以后,上层人士很讲究棋子质量。相传有用象牙制棋,有用宝石、珊瑚、琥珀制棋,可谓价値连城,华丽无比。这些用金子、象牙、宝石制成的棋子,不知是眞有还是传说,反正现未曾出土过。如今所能看到的古时高质量的棋子都是铜质的,稍次就是瓷器的,再下就是木质的,所谓断木为棋。这些质量不同的棋子,反映了古时象棋活动

  • 文章大埔民間舞獅的絶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飛虹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民间舞狮 民俗文化 历史渊源 武风文化

    虎嶺歡騰聯誼親,廣場文藝待嘉賓。群獅起舞眾同樂,俊彩星馳百福臻。大埔民間藝術舞獅活動源遠流長,技藝驚人,是年年節慶重要活動項目。多年前大埔縣舉辦「首屆世界大埔同鄉聯誼會」,招待海內外嘉賓的廣場文藝節目中由湖寮鎭群獅隊表演「群獅獻藝」,但見十多頭獅子個個翻飛起舞,雄姿英發,威風凜凜,活靈活現,展示出許多高難套路,令萬餘觀眾喝采不止。大埔縣自古武風盛行,武士輩出,植根於民間的傳統舞獅與武術結合在一起,源遠流長。它象徵吉祥如意,奮發向上,繁榮、文明、爲節日增添...

  • 文章重慶市區地名小小考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0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3-02-15
    关键字: 重庆市 市区地名 历史考证 街道名称 历史渊源

    2012年暑假中客居大陸重慶,辦了一張老人車票卡,讓我能獨遊重慶的精華區,也就是北有嘉陵江,南有長江,兩大江的夾縫中,即是渝中區,那些街名走熟了,不免想了解其街名的淵源,於是在找到重慶最大的圖書館,承館員之助,我終於了解,節略如下,呈現在諸公面前,以博一笑,給諸公分享。和平路:其東為較場口,西北中山一路;清末,因該處五福宮,得名五福路,到1945年特更現名(和平路)。人民路:原名國府路,1952年改現名,其東南:北區路,西北:連上清寺。市人大會館、市政府等駐此。民族...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