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说共返回1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當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鄒吉玲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当归 诗词 传说 草药

    吉安 鄒吉玲「三年當歸夫不歸,片紙隻字也不回,如今嬌妻已改嫁,痛不欲生恨又悔!」此詩的作者不知何許人也,然女科要藥「當歸」乃是由此而傳名的。據說以前有個叫王福的樵夫,一天聽說離家四百里遠的高山上,長有一種名貴草藥,只是常有猛虎出沒,無人敢探山。王福決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挖來,臨走時對新婚妻秀英道:「我這回出門,生死難料,如三年未歸,定是死在山中,你可改嫁,切莫誤了終身呵!」王福走後,一晃三年過去,竟杳無音訊。秀英思夫情切,茶飯無味,積憂成疾,面黃肌瘦,因此也...

  • 文章銀灘蟾蜍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银滩镇 蟾蜍石 民间传说

    了滋生的条件。蟾蜍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当作迷信物而遭斧凿,已是面目全非,但这一地名及传说仍在传承。

  • 文章万寿糕的传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彭剛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万寿糕 民间传说 江西特产

    貴溪燈芯糕,稱「萬壽糕」,是江西省著名的特產。它不僅用料精、配料巧、制作細、形態好、味道鮮,而且配有二十多種名貴中草藥做佐料,具有清熱祛火,消食化氣的功效。數百年來,「萬壽糕」一直是江西民間壽慶祝福、饋贈親友的最佳食品。相傳明朝萬歷年間,一個名叫龍興的青年人,在江西貴溪縣城開了一片吉利糕餅點心的作坊——「龍興糕點舖」。龍興爲人忠厚、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樂于幫助窮人,鄰里街坊有什麼難處,他都鼎力相助;逢墟趕場,鄕親們也都願意,到他舖裡歇腳聊天。貴溪縣城裡,...

  • 文章江西省神許真君追殺孼龍精的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鄧達字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许逊 神话传说 历史资料

    化為大海了。」十三、豫章城郊一個籮口大窟洞噴射出冲天水柱,周圍百姓幾百人運土搬石,想堵塞洞口,誰知沙石一入洞穴,便隨水柱崩上雲天,不但沒有堵住,反而被崩出來的石頭砸傷許多人。許遜命衆人散開,取出寳葫蘆放在地上,用手一指,裏面冒出一陣青烟,刹那間烟霧中一塊萬斤巨石騰空而起,又從半空中跌落下去,不偏不倚正好塞住洞口,水柱消失了。人們歡聲雷動,圍攏過來看那塊石頭。周廣站在上面踩了踩,剛踩幾脚,石頭動了一下,不等他明白過來,已被甩出老遠。巨石掀開,從洞中伸出一個...

  • 文章鲁班桥的传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馮傳銀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鲁班桥 来源传说 民间故事

    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北麓,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老的、民间流传甚为广泛的、具有神奇传说的鲁班桥。它坐落在濂溪公路与九星公路的交会点上。这里,有一条自西向东流向芳兰湖,再流进鄱阳湖的河流,名叫土港。在土港的两岸,很早以前居住着朱、邹两姓做官和有钱的人家。姓邹的是个大财主,他为了建造新楼房,购买了朱员外的土地,备齐了砖、石、木头等建筑材料,招来了方圆百里的能工巧匠。有一天,身穿破烂不堪,长有很长白胡须的乞丐老人,拿着破碗到邹财主家讨吃。当出现在邹家大门口时

  • 文章蛇年談蛇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高龍飛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传说 图腾 民风民俗

    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六十甲子」轮流转,岁次今年为癸已,在十二生肖中,已属蛇,今年是蛇年。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是美好的象征,是受人崇拜的形象,因为它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伏羲氏、女娲氏都是人面蛇身,他们两神的交合便产生了人。在汉代出土的汉室绘图中,就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和女娲交合在一起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国把蛇和社稷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狩猎、耕耘、甚至灭鼠和预报天气,都和蛇有关。于是,人们把蛇升华到国家和理性的位置,将

  • 文章大觉山求财泉的传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李明華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大觉山 求财泉 传说 乡野趣闻

    通往天街的一条小径旁,有一泓山泉。泉水碧澄清澈,水底砂石历历可见,当地人称它是求财泉。据说,人到此焚上一炷香,三叩拜,向财神祷告,然后向水中投入硬币(多少随便),即可求得财运。求神拜佛,讲究一个「诚」字,心诚则灵嘛。以前大觉山传说中提到的油泉和米泉,原本观世音菩萨是为了顾念信众香客携带油米食物不便,便作法将两泓山泉,分别变成油泉和米泉,让上山香客从此不须自带食物,来多少人,两泉就涌出多少米油。可偏有一贪心和尚,半夜偷着将山泉凿大,企图多出点油米发横财

  • 文章重建旌阳祠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王安石 出版时间:1980-07-04
    关键字: 旌阳祠 旌阳祠志 传说故事 许逊

    宋王安石自古名德之士,不得行其道以濟斯世,則將效其智以澤當時,非所以內交要譽也,亦曰士而獨善其身,不得以謂之士也。後世之士,失其所宗,糜爛于章句訓傳之末,而號爲頴拔者,不過利其藝,以干時射利而已。故道日喪,而智日卑,于是有不昩其靈者,每厭薄焉,非士之所謂道者,名不副其實也,亦以所尙者非道也,嗚呼!其來久矣。晉有百里之長,曰許氏者,嘗爲旌陽令,有惠及于邑之民,其爲術也,不免乎後世方技之習,如植竹水中,令疾病者酌水飮焉,而病者旋愈,此固其精誠之所致也。而藏金...

  • 文章「天醫星」聲名大噪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民间传说 张锡麟 叶天士

    第五十四代道敎天師張錫麟,入覲經過蘇州時,患病很重,洽遇懸壺未久的葉天士醫生。診治的結果,是藥到病除。能夠卽時到京,不誤朝覲之期。張天師心中,很是感激,並想要報答一下,但又不知如何才能稱葉的心,於是去問他的意見。葉卽說:「如果你眞要酬謝我請……」。張天師很高興的答應了。第二天早上,張天師以全副法駕的盛大儀隊,去拜會江蘇巡撫,因爲場面很大,引起了很多路人住足觀看。當他的行列將通過蘇州閶門外有名的萬年橋時,忽然傳下「法旨」,全體儀隊,暫停前進讓「天醫星」先走...

  • 文章正月初七為何吃「七樣菜」?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 传统习俗 “七样菜” 传说

    客家人的祖先原在黃河流域,但仍保持著中原的古風,正月初七吃“七樣菜”是其中之一。按照我國天干地支的算法,“正月初七,謂之人日”。相傳這一天上蒼創造了人,故古代初七不用刑。按梅州客家的風俗,初七是「神下天」,也是神仙下凡的日子。這天,家家戶戶要煮「七樣菜」。是從蔥、芹、薤、蒜、芫、豆腐、魚等湊成,一鍋煮,一碗裝,全家吃。「七樣菜」寓意深刻,內在關係,沉湎著深邃的民俗心態。其諧意分別為:“蔥”,是以客家話“聰明”之“聰”為諧音,芹菜之“芹”,是“勤”字的諧音...

共148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