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第一座佛寺——白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3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77-04-03
    关键字: 白马寺 阿育王 白马驮经 佛教

    蔡偣等不释千山万水,旅途困难,抱定信念前赴天竺求经。囘来时还带了两个沙门摄摩腾和竺法兰到洛阳,除将拜佛的仪式传授外,又将佛经四十二张藏在兰台石室,当时是用白驮经运到我中国,所以孝明皇帝便在洛阳建筑一所白寺,令摄摩腾、竺法兰居住其中翻译佛经,这是中国第一座佛寺。从此佛敎在中国就逐渐传播起来了。

  • 文章戴传贤亲撰募启重修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白马寺 重修 戴季陶 名胜古迹

    寺在洛阳之东,淸一统志云:「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䭾经而来,舍于鸿驴寺,遂取寺为名,创置白寺,此僧寺之始也」。此寺自汉以来,中经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年间,历次整修,故未毁。民国二十年,戴季陶先生,偶游其寺,覩其殿宇倾颓,丹靑剥落,法轮莫转,钟罄不扬,戴先生本躭禅悦,喜结善缘,到洛阳后,常与方外人来往,以寺本为胜地,恐沦废墟,遂抱宏愿,重振山门。迨戴公还京,即于上海赫德路设重修洛阳白寺筹备处,即印发捐册,俾集巨款,时列名

  • 文章中国最古的佛寺——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白马寺 佛教 名胜古迹

    洛阳伽蓝记载云:白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时白负经而来,因以为名。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城内的白寺,是中国佛敎伽蓝的发祥地。千百年来,迭遭兵燹,毁坏倾圮,这饱经一千多年风霜苦难的神圣古蹟,多亏历朝各代之屡加修葺和维护,方能保存下来。白寺建筑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传说东汉孝明帝感梦,见一神人,身有日光,疑是天竺之佛,遂遣博士郞中蔡愔、弟子秦景等,出使

  • 文章記舊遊,憶漢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1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汉中 汉王 西蜀 饮马池 定军山

    关于汉王之部:一、汉王观花台:汉王观花台,在汉中城中央。我和同学被分发到那里,安置于其南侧汉台巷一号招待所,慕名登台参观,台高约两丈,周约三十丈,为一黄土堆,杂草丛生,无花竹。相传沛县籍刘邦,泗上亭长,秦末起兵,后壮大,与项羽约先入关者为王。先入关,自知众寡,退出咸阳。项羽后入关,自恃兵多将广,于鸿门会后,食言,封邦为汉王,驻地汉中,建筑一高台,其下广植花木,观赏自娱,实在韬光养晦,以待时也。二、上台:淮阴韩信,初投项羽,不被重用,乃改投汉王,王以韩甘受

  • 文章中国最古的佛寺—白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0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88-10-03
    关键字: 白马寺 洛阳 佛教 佛经

    洛阳伽蓝记载云:白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时白员经而来,因以为名。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城内的白寺,是中国佛敎伽蓝的发祥地。千百年来,迭遭兵燹,毁坏倾圮,这饱经一千多年风霜苦难的神圣古蹟,多亏历朝各代之屡加修葺和维护,方能保存下来。白寺建筑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传说东汉孝明帝感梦,见一神人,身有日光,疑是天竺之佛,遂遣博士郞中蔡愔、弟子秦景等,出使

  • 文章之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林喆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马来西亚旅游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 马来西亚概况 马六甲海峡 郑和下西洋

    虎年春节,全家组成了一个赴来西亚的旅游团,成员共十八人,最长者是年近九旬的老外公,最幼者则是个国小四年级的外孙女,四代同游,共享天伦,浩浩荡荡,好不热闹。高高兴兴的去,快快乐乐的归,的确过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新年。来西亚简称大,由十三个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所组成。首都为吉隆坡,政治中心则为布城。其国土分为两大部份,其间由南中国海相隔着。一部份位于来西亚半岛,另一部份位于婆罗洲岛上北部的沙巴州和沙劳越州。总面积为三十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七平方公里,约为河南省

  • 文章和鄢陵人名字相関的著名文物勝跡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作者:葛國楨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殷庙 庾亮楼 楚王殷纪功碑 名胜古迹

    登在武昌县」。前人在吟咏古鄂州南楼时,常把庾亮的故事扯在一起,正与苏东坡称黄州赤壁为「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如出一辙。古鄂州之所以不避和理复和假昌之嫌,重建一南楼,也确有纪念庾亮之意。从「鄂州南楼」的称谓可知,此楼之建设不会早于唐代。因为唐代以前,武汉市尙称江夏郡,高祖武德4年(公元621年),才取汉「鄂县」之名,改江夏郡为鄂州。据推断,古鄂州南楼的建设大致在宋代,较武昌庾楼要晩七八百年。富川殷庙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鎭福溪村殷庙,又称百柱

  • 文章(名胜古蹟)中土古刹数白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白马寺 菩提树 十八罗汉 苏易简碑 寺钟声

    世界佛敎源出于印度,中国佛敎甚至包括韩国与日本在内则传布自洛阳,佛门弟子一向尊洛阳白寺为「祖庭」,日本的和尚尼姑亦奉白寺中的「清凉台」为「释源」。白寺座落于洛阳城东的邙山与洛水之间,一千九百多年以前,白驮经抵达京城洛阳,东汉明帝敕令在当时的西壅门外建立中国的第一座佛寺,为了纪念白驮经的劳绩,而命名为「白寺」。白寺的建筑布局简明而奇特,以南北为轴线,前端为山门,依次为天主敎、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最后则是座高六公尺的清凉台。灵动的飞簷,阔大

  • 文章洛阳伽蓝记中的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洛阳伽蓝记 白马寺 历史典故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修寺庙,一时伽蓝之盛,甲于天下。后遭永熙之乱(西元五三四),城廓顿成废墟。当时期城太守杨衒之,行役洛阳,感念沧海桑田,世变无常;乃摭拾旧间,追敍遗迹,作洛阳伽蓝记五卷。书中第四卷记白寺綦详,除敍述建寺经过外,对寺中奇花异物,名僧故实,多所涉及。据他说:白寺座落于洛阳西阳门外三里(指故城),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遂遣郞中蔡谙、博士弟子秦景,前往天竺寻访佛法,摩腾与竺法兰二僧适以白驮经而来,于是创建此寺。寺中存有腾译四十二

  • 文章豫西的铁轮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豫西 交通 牛车 马车 轿车

    豫西地区,纵横千里,设县数十,除洛阳迤南沿洛(阳)叶(县)公路附近较为平坦外,余悉为伏牛山脉及其支阜所盘亘。山峦起伏蜿蜒,地形错综复杂,道路多在山坡崖谷乱石间,车行艰险。当地为应环境需要,乃制出铁车轮。且因道路险夷,畜力差异,遂有纯铁轮与混铁轮之不同。常见铁轮牛车,奔波于山坡石崖崎岖坎坷的险道上,顚簸前进,跳跃不已,犹能履险如夷,令人叹为观止!实为他处所罕见,爰略介绍,以飨读者。牛车:车轮系纯铁铸成。轮高约二尺六寸,厚约八分,重逾百斤,中有管毂横穿木轴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