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共返回9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河与中原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何啓民 出版时间:1988-02-29
    关键字: 黄河 中原文化 文化渊源

    以我国自然地形分:西南部属靑、康、藏高原区,海拔约自四千至六千公尺,凡五千公尺处皆在雪线以上,终年积雪,季节温度之变化,每当雪线升高,下部积雪溶化后,形成水源,汇集成流,黄河即为该雪源性的河流之一。地球上所有的大河,并非仅靠发源地之水量而能形成巨流者,故黄河如只靠巴颜喀喇山之部分水源,也不过是一条内陆河而已,后世中上游河川之袭夺发育,终于衔接成巨流。我国中原地区以适宜之气候及黄土之培育与黄河之灌漑,自史前便已形成文化之摇篮。一、黄河之源流今黄河流长

  • 文章石璋如院士中國歷史古前篇縮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5-07-01
    关键字: 周口店文化 彩陶文化 龙山文化 拍纹陶文化 沙陶文化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法国德日进和桑志华二人,发现许多遗址,计有水洞沟、沙拉乌苏河两岸、万巴寺、中卫、三圣宫及油房头等。一九三〇年(民国十九年),德日进和杨铨健,在准噶尔流域,发现多数石器,在黄土层下的砾石层中。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在山西保德,陕西吴堡,也在砾石层中发现石器。另榆林鱼河堡,也发现有石器。(二)河套文化的地层:北京人到中期旧石器,因气候转变,由温暖到寒冷,再随洪水由山上而下来,石块已磨成砖石。后来西北风吹来黄沙,形成了红土、砖石及黄土

  • 文章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黑陶文化 彩陶文化 古代生活 商朝文化

    分布在华北地区的中国新石器文化,可大别为两类:一类是「仰韶文化」——也就是本刊上期所介绍的「豫西区」彩陶遗址中提到的那种「彩陶文化」。所谓「仰韶」是指:民国十年,瑞典人安特生博士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中国考古学上第一个史前人居住的遗址;遗址中有红地黑花的陶片及磨光的石器。其后考古学者即以「仰韶文化」一词,来泛指在其他地区所发现的同类型的史前人文化遗址。另一类是「龙山文化」,也叫做「黑陶文化」。那是民国十九年,吴金鼎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鎭

  • 文章谈中原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頓嵩元 朱俊芳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中原历史

    何谓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也称炎黄文化或黄河文化、华夏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老的文明是与中原化分不开的,因为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整个中国文明史就是以这个民族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中原是我国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史上一块巍峨的里程碑。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除少昊外,其他都在中原居住活动过。太皞伏羲氏是三皇之首,他曾居于陈(河南淮阳),且死葬于此,今准阳太皞陵即是。传说太皞伏羲为人首龙身,说明这个民族是以龙为图腾

  • 文章福州文风鼎盛与河洛文化之关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4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福州 河洛文化 武夷山 妈祖 文化联系

    壹、摘要:福建是大陆最东南角的一省,与台湾隔海相望,关系也最密切,而河洛文化是福建文化之根。其中福州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历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代出,向有「海滨邹鲁」之誉。本文主要在探讨福州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也举证说明与台湾息息相关,更是一脉传承来自于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福建文化之根,福建是大陆最东南角的一省,与台湾隔海相望,关系也最密切。开发台湾,福建人尤有最大功勋。福建之名初始于唐代,唐置福建经略史而

  • 文章放歌殷墟(贺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郭震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殷墟 赞歌 世界文化遗产 殷商文化 自豪之情

    灿烂;这一刻四野飘芬芳,钢花更璀璨。这一刻一扫六年「申遗」路上的万千辛劳,觉得「值!」这一刻忘记了举家搬迁的难割难舍,觉得「该!」作为一个安阳人是何等的自豪?拥抱殷墟只觉得更加的亲切、更加的热爱!仰望着殷商文化这一人类文明进程中塔一般的丰碑,安阳市擎起了一张通往世界的金色名片!点击历史调出大商帝国的档案,接通王宫快通知那里的值班——连线盘庚赞赏你择地迁都慧眼独具,连线武丁赞美你华夏振兴四方受年[2],连线妇好赞叹你金戈铁马开疆拓土,连线帝辛再莫留遗恨在鹿台

  • 文章玄奘大師的故里風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玄奘大师 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 大师故里 古城风貌

    唐朝一代高僧玄奘大师,亦即世称的唐三藏,曾历尽千险远赴印度,经过十七年之久,携囘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为我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佛学大师,世人大都知其梗槪,勿庸详述。笔者居家孟津,紧邻大师故鄕偃师,对大师故里略知一二,谨简介于此:大师俗姓陈名袆,故居位于偃师县城南三十里的缑氏鎭,在鎭北三里有个「陈家河村」,即是玄奘大师的出生地。偃师是历史上古城,周武王伐纣,会诸候于孟津,筑城于此,作为息偃师戎之地,故名偃师,县城位于洛阳之东六十华里,境内

  • 文章中國十大名都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中国旅游 十大名都 名胜古迹 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

  • 文章中國十大名都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陳奇祿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中国旅游 十大名都 名胜古迹 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

    些地方仍在,前人践履之土,我们重践,前人所见之景,我们重睹。由于此一前后共见的景物,使我们与古人,感触相通,心神相会。秦时明月,照过秦人,也照过唐人,今天又同样地来照我们。汉时雄关,汉人登临过,宋人登临过,我们重来登临,这样共游共识,使我们与古人灵犀相通,感触相仿。这种超越时间的享受,是旅游中最大的乐趣,唯有踏着前人的脚步才能享受。美丽的景物,常招来文人骚客的品题歌颂,文人骚客的品题歌颂,使景物更具文化气质。读了崔灏的诗,再来登黄鹤楼,必然不会错过「晴川历历

  • 文章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喜看朱仙鎭木版年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朱仙镇木板年画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中原文物

    本文作者王孝松先生现任开封市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对由台返乡探亲交流旅游之同乡接待亲切,服务周到,且热心于两岸文化交流之推动,曾几次为本刊提供稿件,报导家乡文化艺术等活动,在此特向王先生致谢。 ——编者

共92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