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介绍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古寺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豫人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中原古寺院 著名寺院介绍 佛教 学者观点

    建筑,仍以其绚丽、雄健的丰姿,吸引著无数游人,白马寺、相国寺、少林寺等已另有敍述,现将其它著名寺院介绍于下。风穴寺在豫西山区,古代建筑群保存之完好,要首推临汝风穴寺。风穴寺又名白云寺,在今临汝县城东北十公里的风穴山上。此山有两石穴,大者洞口广数米,其深不可测,或言长达数十里,穿洞可至禹县、密县。石穴奇特,每当大风将起,洞内便有沉闷声响,随后风从内出。小穴洞口,径不足一米,其深亦无人知。该洞潮润,常有蔚蔚蒸气,升腾而出。风穴山由此而得名。二洞穴位于风穴寺东南方

  • 文章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 概况 景点介绍

    「莫道瑤池美,仙境在此間」。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嵩縣西北部王莽寨林場境內,距古都洛陽九十八公里,是洛陽南線最近的一個生態旅遊區。景區觀賞面積四萬畝,森林覆蓋率九八·五七%,其中棲息和生長著野生動物一八四種,植物一八〇〇餘種,主峰王莽寨海拔一八六〇米,年均降水量八一二毫米,年最高氣溫廿八℃。景區山靜如眠、綠蔭如蓋、水清如濾、石潔如洗,是豫西地區風格獨具的生態旅遊勝地。天池景區高山天池,海拔一六三〇米、水面一一〇〇〇平方米,平均水深五米,是我國繼長白山...

  • 文章中原古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1期  作者:豫人 出版时间:1987-11-30
    关键字: 中原古庙 庙宇介绍 学者观点 名胜古迹

    中原古庙之多,不可胜数,从通都大邑到穷鄕僻坏,遍布各种庙宇,从一个角度显示了中原古代文化之盛。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庙宇是中岳庙。它也是全国大型庙宇之一,详见本书「嵩山」部分。这里择要介绍一些其他较为重要的庙宇。淮渎庙淮河是我国古代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桐柏县。淮渎庙就建在桐柏县城东关。庙建于东汉延熹六年(公元一六三年),原址在县城西南十五公里。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一〇一四年)迁于今址。对于淮渎神,历代皆有封号。明洪武初年,改称东渎大淮之神。淸康熙二十九

  • 文章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商丘名胜古迹 旅游随笔 景点介绍

    五、名勝古蹟商邱名勝古蹟頗多,惜因天災人禍,多荒蕪不彰,僅擧最負盛名者以記之。㈠亳城亳城在縣城西北,爲湯建都之處,古籍載有南、西、北三亳,如今界地已難辨矣!㈡漆園城東有漆園,相傳莊周曾在此爲園吏,又名漆邱,年久時遠,無證可考。㈢梁園(梁苑)梁園在縣城之東,梁孝王所築。史載方圓三百里,有百靈山、落猿巖之勝,今僅存地名供人幽思耳。㈣涼台淸涼台在城西北十八里,亦爲梁孝王所築,直至宋太祖時,尙以此爲避暑之地,今名存台荒,徒供憑弔耳!㈤雅台城東南里許,有文雅台一座...

  • 文章鄢陵縣農藝中學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7期  作者:張茂甫 張文軒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鄢陵农艺中学 学校介绍 学校历史 学科建设

    張茂甫回憶張文軒整理我縣地處豫東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適宜,對發展農業和園林生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鄢陵農業以小麥、大豆、棉花、烟葉著稱;園林植物栽培技術馳名全國。幷享有「花都」、「花縣」、「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盛譽。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致使我縣農業和園林業的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抗日戰爭勝利後,爲了恢復戰爭創傷,積極組織發展農業和園林植物生產,于一九四五年秋季,由當時的國民黨鄢陵縣長周本立、縣參議長張一農、縣黨部書記長彭子敏...

  • 文章新蔡縣舊景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新蔡旧景 风景介绍 区域建设 往事回忆

    新蔡县旧有八景,我已介绍「胜泉清流」、「绿波晩照」、「金粟禅材」,兹再介两景:一、奎楼晓月奎、为星,是二十八宿星座之一,居白虎星之宿,有星十六,九为仙女座—七为双鱼座,诸星曲屈相钩,状如「文」字,据云主人世文章,昔时各邑建楼崇祀,在科举时代,凡参加县、府、乡、会、殿试,金榜题名的,衣锦荣归,必至那里祭祀谢恩,并在墙头题诗表功。吾县奎星楼建于东南城隍上,与砲楼相辉映。「奎楼晓月」是天甫明时,在斯楼旁观赏月亮—比别时更清新美丽。按黎明赏月,应在阴历十五

  • 文章延津縣玉石關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王之翰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延津县 玉石关公像 关帝庙 地区文物 文物介绍

    县令甚感惊奇,老实讲,读书多的人,大半是多信药石,少信神,但是,如今事实摆在眼前,神签药方果然胜过名医,这就不由您不信神医了,待其母病完全复原后,老太太催促儿子偕其亲身谢神许愿,移日郭县令偕其母赴玉石关帝庙去谢神,许愿,也不免有县衙师爷及当地士绅作陪,来庙内烧香,由于其母病大愈,及心情轻松愉快,始注意到神像,再加上当地士绅的逢迎新县令,作殷勤的介绍,郭县令始知这尊玉石关爷是一块天然彩玉精工雕琢的,晶莹透体,色彩与部位均天然调和,眞是一尊无价之宝也。故于跪下

  • 文章華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實光輝(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獻鼎一臠中華文物世代傳承,千萬年來,自成體系,雖變刧相仍,文物歷有損毁,然華夏歷史悠久,文物層旣廣且厚,以故從傳世與出土文物中,仍可獲知華夏文物數千年之美。又久遠刧來,華夏民族卽好古尊古,養成了珍視歷史文化傳統的觀念,一旦文物出土,往往視爲祥瑞,甚至有改元紀年,以示尊敬慶幸者。(周禮,天官)說:「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天府掌祖廟之守藏……凡國之玉鎭大寶藏焉」;玉府天府,易言之,亦卽今日之宮庭博物館。此後西漢有「石渠」、「麒麟」二閣,東漢有「雲臺」...

  • 文章華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實光輝(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玉實較金爲早,亦即舊石器時代較靑銅器時代爲早。在文化與藝術上又更爲直接,國人愛玉、摩娑翫索,不忍去手,其裨益身心,實非世界上別的民族所能想像,亦非其他文物之所可比擬。儒者又以玉比德君子:則因玉實在與人最接近,比喩起來,最爲貼切,且易理解。子貢問珉與玉於孔子;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愼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絀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尹孚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

  • 文章白楊八景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牛立雪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白杨八景 八景介绍 回忆往事 故乡风貌

    一、緣起抗日戰爭後期,河北省全境淪陷,省政府流寓洛陽辦公,為了收容該省流亡失學青年學生;特在白楊鎮(當時屬伊川縣)籌建河北省立中學;一九四二年我任職白楊中心學校教導,代理校務;校址與該校接近,校務交往頻繁,遂與該校校長曹秉國成了莫逆之交;曹校長對於白楊之風土人情,興趣濃厚;曾把白楊一帶婦女所織之土布,命名”白楊呢“。收買後用原煤洗染成銀灰色,作為該校統一校服,並把白楊婦女所做之硬幫鞋,命名叫”抗建靴“……等。每次會晤,談笑生風。一個星期日的上午,他和該校...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