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市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开封 汴州 名胜古迹 城市布局

    河南省會開封,在戰國時爲魏國都,叫大梁.孟子曾在這裏與梁惠王論政。秦時爲三川郡地。漢置陳留郡。北周改州叫汴州。所以宋人詩有:「莫把杭州作汴州」句。唐五代梁建爲東都,升爲開封府。歷晉、漢、周,都以汴州爲首都。趙匡胤滅周是爲大宋,仍都汴州,又稱東京。金人滅宋,遷都於汴,初叫汴京,後改稱南京。明初建爲北京,未久仍稱開封府。前淸與民國,都以開封爲河南省會。從歷史上看來,開封曾經建爲魏、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七代的首都,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開封,是我國政治、經濟...

  • 文章城縣簡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郾城历史 故乡怀念 城市沿革

    一 地理位置郾城縣南連西平,北隣臨潁,東至西華,西臨襄城(卽襄縣),西南臨舞陽,東南臨上蔡。二 命名由來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㈠郾城卽古之召陵,春秋時屬楚地,秦、漢置郾縣,晉改曰邵陵,隋廢邵陵改爲郾城,故召陵城在今郾城縣東約二十華里處,左傳上記載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楚子使屈完如師,與齊師盟」,「師退,次於召陵」,卽今郾城也。足見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久矣。㈡召陵現在是郾城所屬十八個鄕鎭之一,名曰陵鄕,卽召陵寨。三 所屬鄕鎭⑴城廂鎭;⑵螺河鎭;⑶新店鎭;大...

  • 文章安陽舊制都察院的變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周際和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安阳 都察院 转花楼 城市变迁

    都察院,是我國封建時代巡按在各地駐紮之衙門。巡按是朝廷派往各地巡視地方情勢,按撫百姓的官吏。此制度一直延用到清末。在安陽的歷史上,都察院沒有府縣之分,只有南北之稱。南都察院位於南門西路北(現內衣廠占用)除有較多衙門設施外,內還設有驛站,所以南門西口,又稱(換馬口)。此院無資料可查,所以重點說一下北都察院。北都察院位于鼓樓東街府城隍廟西鄰,民國以來爲安陽警察局駐地。該局因經費欠缺,經常向福生源錢庄借貸(該錢庄爲周善長所經營)。久之,借貸過多,無法償還,最後...

  • 文章永城縣槪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高明元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河南永城 故乡风貌 城市变迁

    壹、前言永城位居豫省東鄙,孤懸於蘇皖之間。秦末陳涉以戌卒起於蘄,晉祖逖志靖中原;從事於譙,唐末朱溫倡亂於碭,宋南渡後張浚戰於符離,元韓林兒建都於毫,明淸流寇竄雉河,洪楊侵渦蒙;是均與永相毘連,故爲四戰之區。迄民國肇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抗日、戡亂徐商戰役,永縣均居軍事要衝,戰略重鎭,與津浦隴海之樞紐—徐州,互爲倚角,扼喉撫背,爲兵家必爭之地。其碭山北峙,澮水南環,東接徐淮,西聯商汴,雖偏邑之地,■豫東門戶。謹就所知,簡介永城槪況,以作文獻參考。貳、位置境域...

  • 文章鄧縣的城郭集鎭與山脉河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河南邓县 城市变迁 故乡风貌

    一、城郭堅固河南各縣,多有一城,獨鄧縣有城有郭,內曰城,外曰郭,內城以磚砌成,外城以土築之,皆有池濠圍繞,以資護衞,城高郭厚,相當堅固,據鄧志所載,舊有內外二城,元末頽墮無存,至明洪武二年,金吾衞鎭撫知鄧州事孔顯始修築內城,週四里三十七步,高三丈,基廣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城闢四門,東曰迎恩,南曰拱陽,西曰平城,北門依形家言,深閉不啓,城內馬路廣一丈五尺,洪武六年,始以磚建門樓四,角樓四,月城小樓四,甕城小樓三,門外各置弔橋一座,外城自元朝史天澤築後久...

  • 文章好一座東京汴梁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黛郎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汴梁 开封 古城 相国寺 城市 庙会 上元节

    的古城了,那是伟大的荒凉,荒凉的伟大,眞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现在且说北宋时代的东京汴梁城。东京的衰歇汴梁即开封,入民国时不过是河南的省会,一座普通的城市。但在北宋时代的一六七年间,一提到东京汴梁城,便联想到它街市的热閙,宫阙的巍峨,工商事业的兴盛,社会升平气象,以及绾舆东西南北,交通的便利。记得最详细的,有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明末无名氏的「如梦录」诸书,均可考见北宋时京师的一切风物民俗,还有具像化的「淸明上河图」,故宫博物院藏有摹本手卷可资对照。至于它繁华

  • 文章新蔡縣地理畧誌(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新蔡县 历史资料 地理 文化 城市布局

    辟门寓意,藉以导引地灵之气,以启廸文风之盛。康熙廿七年(公元一六八八),知县吕民服,重修城墙,重城濠,城池始臻坚固。民国廿六年,卢沟桥事变,日寇侵扰中原,城墙俱毁,仅留四城门楼。光复后,限于财力,不克复旧焉,仅筑土墙耳。市区街道,呈棋盘式,是为典型直角型(Perpendicular type)城市。其机能区(图五),述之如下:A行政敎育区:县城南北大街以东市区,学校机关林立;如县政府,县银行、私立诞文女中与小学、警察局等,皆位东大街。县议会、县党部、商务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开封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城市布局 相国寺 琼林苑

    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乐于宝树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擧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踘疎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芳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由以上所引可知在北宋芳春三月桃红柳绿的时候,东京市民,游春寻芳之盛况为何如了。由于徽宗皇帝,穷奢极欲,所以民间也养成吃喝玩乐的风气。东京妓院、茶坊、酒肆,到处都有,连相国寺也与妓院为邻。与现在台湾大城市中大酒家、咖啡馆、马杀鸡理发厅和舞厅之林立的情形很相似。上下

  • 文章豫東明珠看商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访谈录 京九铁路 商丘优势 城市建设

    乃不殆」。京九铁路穿过全国九个省、市,近百县,每一地都有其参加角逐制高点的优势。在这方面,商丘市所具备的优势是:其一,交通便利。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在市区相汇交叉,北京至珠海的一〇五国道与天水至连云港的三一〇国道相汇交叉,形成了双十字的交通枢纽。另外,商丘东部沱河开发后,可直达淮河、大运河,与沿海城市及世界各大港口通航;正在扩建改造的商丘机场将架起商丘与国内外交往的空中走廊。因此,许多专家都一致评价,商丘市是镶嵌在双十字黄金交通枢纽上的明珠。其二,邮电通讯

  • 文章历史古代文物—地下城市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彼得·海勒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中国历史 考古研究 地下城市 洛阳铲 黄河流域

    从北京到安阳——从现在的首都到被视为古中国文明摇篮的城市——搭火车要花六个小时。我坐在窗边,有时不免觉得单调。窗外的风景如壁纸一样地重复:一个农民、一片田、一条路、一个村庄;一个农民、一片田、一条路、一个村庄。这不变的景象并不新奇。一九八一年,美国历史学教授吉德炜(David N. Keightley)搭乘同一线火车到安阳。之后,他在家书里写道:「这片土地大多是平坦无奇的,一村像一村……上流庄园、别墅、英法式的大宅大院在哪儿?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