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政不在多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为政

    汉代征聘申公入都(长安)咨问为政之道,他只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如何耳。」武帝以为他的才学不过如此,未曾重用,后因病归乡而终。但他说的那两句话,却载入史册,流传至今。在下循此探求历史上成败兴亡的先例,体会到掌握原则(重要关键)才是成功的要道,长篇大论,只可以当作文章来读,其与治国平天下,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例如西汉的大文豪贾谊,他所写的「治安策」与「过秦论」,的确是好文章,大文章,但对于文景之治,并没有发生多大作用。文帝的功业,主要是靠老子的三宝(慈

  • 文章「五嶽」傳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五岳 传闻 五行

    传说五岳为群神居住之地。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岳为王,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按”五“之说,中岳属”土“唯他才能配天,故五岳中以中岳为尊。其余四岳皆为臣属,拱卫之职。「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闻聘为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崔英为北岳恒山,”安天玄大帝”,蒋雄为西岳华山“金山愿圣大帝“。据今人考証,五岳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汉宣帝确定以今河南的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曲阳的恒山为北岳

  • 文章毋忘「南京大屠殺」之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 暴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万物。指点六朝形势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艣,白骨粉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樽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元、萨都刺、词「中国近代大事年表」记:「(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陷落,日军入城大肆杀戮,是为『南京大屠杀』」。日本侵掠南京滥施暴国民政府为实施「持久抗战」,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三十日,决定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

  • 文章邵康節遺著「四字斷終生」序言及考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0期  作者:吳崇雄 黃務成 出版时间:1984-10-30
    关键字: 命理 五行 《四字断终生》

    序一吾友黄务成先生,中州人,博学多闻,事亲至孝,尤善继志述事,客岁印其祖德舆太公「动上求静轩」遗稿,曁乃父「础靑公纪念集」,分赠亲友及各文敎团体,近又刊础靑公手钞「四字断终生」秘本,俾公之于世以广流传。我国命理之学,系依生辰八字即年月日时之天干地交,配合五生尅之学理,推断人生之吉凶祸福,与中医之运用阴阳五诊断疾病之原理相通,余研究中医多年,对阴阳五之说颇能深切体认,并确信命理与中医均有科学与理则之根据。党国元老陈果夫先生手著:「苦口谈医药」一书

  • 文章初遊長江三峽與重臨重慶小溫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詹同章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长江三峡 旅行 感怀

    九月十八日飞抵河南南阳,次日晨祭亡友景闿谭一山。夜车往武汉,翌晨到。游东湖、黄鹤楼、白云观、归元禅寺等。夜登轮游三峡,廿一日登岳阳楼。廿二日抵三斗坪,上岸参观大坝工程。廿三日游小三峡。廿五日晨抵渝,导游来接,游鹅岭公园。下午与政大校友邹本瑜、傅群、罗兴杰、刘传勋诸兄会于万豪酒楼,商定数日程。廿六日游小温泉政校旧址、南山蒋公官邸。廿七日应重庆台办章主任邀宴。廿八日参加政大校友餐会,廿九日中午邀校友数人餐叙,下午搭机返台。在此期间曾制俚句数首,录后以为纪念

  • 文章最偉大的外交家翻譯家唐高僧玄奘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5期  作者:張三義 出版时间:1990-01-03
    关键字: 玄奘 洛阳 佛学 西行经历 外交

    因为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待了六年之后,已无更高的佛学资料供其硏究深造。不久听说在四川的成都一带,有好几位高僧在弘扬佛法,讲解「大乘经」,于是他辞别了净土寺,并说服了他的胞兄长捷,二人一同准备前往四川,从此开始了云游生涯,他们兄弟俩又囘到家鄕河南,禀明了父亲之后,从河南偃师县出发,经过陕西进入四川,在沿途旅走走停停,逢庙入庙,拜访名师,硏讨佛经,他与二哥长捷过了六年云游僧人的生活之后,玄奘为了作进一步佛学硏究,计画是想沿着长江南下,但是他的哥哥却不同意,其

  • 文章河南兒歌集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尹淑敏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童谣汇编 邓县流行 《小老鼠》

    采花怀里揣。头上带花花大姐;怀里揣花揣满怀。两个蜜蜂来采花,大姐扇子打;二姐扇子拍;蜜蜂拍死地尘埃。(以上十六首通邓县)

  • 文章名都鼎城話安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王革勛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安阳市 殷商时代 历史发展 行政规划

    郭老詩讚:「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舉世聞名的安陽,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是殷商王朝中晩期的都城,乃全國八大古都之一。殷墟是司母戊大鼎的故鄉,是華夏文字的搖籃,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陽之名始於戰國,見於《史記》,因趙將廉頗攻魏安陽而得名。戰國當時的安陽城,史稱安陽故城,位於今安陽巿東南四十三里(實際五十餘里),楚旺西南三十里,地處古黃河、漢淇水之北,山南水北日陽,明代教育家崔銑解讀,因於「淇北」,故稱安陽。安陽邑先屬魏國,後入趙國改名寧新中邑,...

  • 文章商城縣沿革考(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熊秉純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商城县 行政区划 地理沿革

    肆、设县期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政系统是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开皇三年(五八三年)废郡,成为州、县两级制,开皇九年(五八九年)平陈,中国重新统一。汤帝大业三年(六○七年)改州为郡,成为郡、县二级制。(注五六)唐高祖改郡为州,太宗贞观元年(六二七年)省并州县,分天下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增为十五道,(注五七)安史乱后,节度使权柄渐大,天下纷置四十余道。(注五八)五代虽为割据时代,但所有制度大约都因袭于唐,重分天下为十道,(注,五九)直到宋朝,政区划才再改动

  • 文章宣王中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宣王中兴 周宣王 共和行政 历史事件

    周朝代殷而兴,历太王、文王、武王三位圣君,以及太姜、太任,太姒三位贤妃的辅助,至周公辅成王创立基业,礼乐教化,均为后世典范,十传至厉王,暴虐无道,诛杀谤者,人民群起反抗,厉王逃跑。幸有召公存孤,保护了太子,与周公同心合力,共理国事,故称共和政。及厉王之子姬静立,是谓宣王。宣王因有贤臣辅佐修政,有文武成康之遗风,任贤举遗,拨乱反治,诸侯复宗周,史称「宣王中兴」。宣王青年掌权,宠爱皇后姜氏,经常贪睡不早朝,幸姜后是个贤妇,乃脱去王后的装饰,待罪于永巷(宫内

共86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