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時期廣西中等敎育的培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广西中等教育 个人追忆 教育体制问题 广西师范教育

    以培养初中及同等学校的童军敎练员,推行童军敎育为主要的任务。第一届学生七十七人,训练六个月,于本年二月初结业,分发各中等学校担任童军敎练职务。第二届招考学生共取录一百零九人,于二月初旬开学,扣至七月底训练期满,该班班主任为现任敎育厅苏厅长,副班主任为章辑五陈邦材两先生,现时每月经费约六千元。第二届结业以后,因经费问题,本年内能否继续招生,还是一个疑问。(二)国民中学教育研究班广西省国民中学敎育硏究班的主旨,在谋本省国民中学敎育的进步,与师资的充实;并予现任

  • 文章爲少數民族家鄉的希望工程加把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黃鐵麟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改善教育 少数民族 希望工程 教育现状

    故鄕……廣西,經規劃爲「壯族自治區」之後,部份地方可能是地處邊遠,偏僻的關係,造成自治的實質一直是等而下之。雖然歷經已達半個世紀漫長時期的經營,故鄕的一切仍然是「百廢待興」狀,尤其是敎育問題,從表面看是很普及的樣子,但實際上卻是倒退的跡象,原因是:偏僻、落後,生活條件太差,一般學校的設備及師資,都很難符合敎育的要求,故而敎育工作在故鄕的不少偏僻地方,似乎是在聊備一格中過日子。所謂「敎育」,應是指讀書識字爲首要,然後才能循序漸進求得更多知識。只是故鄕的敎育...

  • 文章淸湘寄憶——讀全縣誌雜感(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匪患 教育概况 名胜古迹

    五 前事前事(頁三八三—四〇〇)卽歷史,爲志乘之重要部分。讀民國八年以後(頁三九四),如勾起浮沈心湖六十七年前往事,感觸特深。請先言一位好官,一位鄕賢:彭淸范,蘇州人,民國九年任縣知事,十年十月公布永遠廢除鄕保。鄕保,卽「排年」,或稱「値年」、「當年」,如吾萬德鄕本稱「六戶」,萬全鄕通稱「十排」。卽十村與六姓輪流當差,凡衙門、鄕里大小差使,皆由値年當之,如「布吿」云云。但訟事猶不過煩索,如出命案,則稱落下「禍羊」!當年率其本村人坐食其家;家如貧窮,則累及...

  • 文章廣西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少数民族干部 教育培训网络 实践锻炼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努力建設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促進各民族的大團結和共同繁榮進步。日前中共廣西組織部門表示,目前全區已建立起一支包括黨政、經濟、科技、文化、敎育、衛生等各方面人才,人數與少數民族人口比例大致相當的幹部隊伍。全區少數民族幹部已達三十九萬多人,佔全區幹部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點四;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少數民族幹部佔百分之三十五點一。廣西在自治區人大頒布的一系列法規中,對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問...

  • 文章广西普及教育运动与抗战(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雷沛鸿 抗日救国教育 爱国精神

    ,以复兴民族。待抗战爆发,广西民众迅速动员,民众对国家流汗流血,毁家丧命在所不惜,这不是平日受过训练、受过敎育是做不到的,这点就指出了普及敎育运动的重要性。二、推动国民基础教育,从事民族自救运动国民基础敎育,本来可以产生于中国任何地方,而它却所以发轫于广西省,主因广西具有左列的主观条件:②第一,建设事业的需求——广西自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锐意革新,尝悬「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全省革新的鹄的。由于建设的基础,是建筑在广大的群众中,建设的事业,有待民众

  • 文章我服務本省十五年的囘憶——故鄕三十年不見,有說不盡的相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服务家乡 思念故乡 广西教育 广西大学 广西议会

    发现祖国」长诗一篇。我以前在南宁时间虽短,但南宁给我的回忆甚多!戊、桂林㈠省政府广西教育研究所我在本省各地服务的时间,以桂林为最长,差不多将满六年之久,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著名,看来我似乎和山水有缘了。我在桂林服务,前后两次,第一次是在抗战中期,从二十八年十二月至三十一年八月。第二次是抗战胜利后,从三十五年五月至三十八年六月。我初回国时,抱着共赴国难的心情,在漫天烽火当中,对苦命的国家和辛苦艰难的民族,以不计名位,同舟共济的精神,尽其国民分子应尽的责任,稍効微劳

  • 文章西部大開發計畫中桂林的商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董益慶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桂林商机 桂林物产 桂林经济 文化教育

    桂林是台灣記者「西部大開發」採訪團的最後一站。經過五天日夜趕路、密集簡報後,這天終於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利用上午的時間,到漓江欣賞秀麗的山水風光。這是記者第二次重遊漓江。漓江山水依舊,但桂林市卻已「面目全非」,舉目所見,都在挖路鑿溝,活像要把桂林市「翻」過來一樣。桂林市副市長金祖發表示,這種「昏天黑地」的日子,可能還要持續兩年,兩年後,「你們看到的將是一個嶄新的桂林市!」原來,桂林市不但配合「西部大開發」計劃,正在做各項基礎工程,而且還有一項浩大的工...

  • 文章往事有如一絮輕煙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容县县志 往事回忆 家乡教育

    两江小学毕业但未升学的族妹,来到县城与容中女子篮球队举行友谊赛,竟然能妳来我往旗鼓相当,表现精采,赢得场外观众不少掌声。浔、梧、郁三区省立师范创校民国二十八年,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年,但教育为百年大计,省政府为顾及此,不惧任何艰难,仍要创设师范专校,培养师资,但又为了安全,躲避日机轰炸,也许由于两江小学过去办学有点名气,乃蒙母省选为浔、梧、郁省立师范创校地址。还记得第一任校长为徐振民先生。该校分两部份,一为高级师范,招收初中毕业生,在学三年,培养初中教师;一为

  • 文章對廣西故鄉的懷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怀念故乡 人物事迹 教育历程 地方建设

    又转入广西航校二期,在驱逐科毕业。适遇抗日军兴。随队北上抗日,在保卫大武汉战役中,不幸负伤,半年后伤愈,重上征尘。民国廿九年(一九四〇),因中国滑翔第一位专家,韦超先生,表演失事殉职。我随堂兄韦鼎烈,承继遗志,继续推动中国滑翔运动,嗣因内战而停办。因而进空军参谋大学,接受深造教育。毕业后,任高参工作。其后随队迁台,派为空参大教官。直到民国六十一年退休,最后到台北市广西同乡会,充当义工,管秘书工作。到民国八十二年(一九九三),来美依亲,回顾往事历历,至今叶落而

  • 文章廣西的蛻變與母校容縣中學三首歌團結八桂 愛國情操最偉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容县中学 历史发展 教育历程 三首歌

    其中也有不少好汉,流窜四方,落草为寇,聚众拥枪,各立山头为害百姓,加以各地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鱼肉同胞,情形非常严重,这些就是所谓的恶势力。后来终于由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几位年青而特别杰出的将领,团结合作,发挥卓越的领导,从剿抚、绥靖、教育、地方建设等各方面齐头并进,终于统一了广西。更详细的叙述,敬请参阅本文献以前各期诸位乡贤前辈的大文,贡献非常大。广西统一对北伐、抗战的巨大影响笔者多年前在友人处得阅历史学大家、名教授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序文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