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 上海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开埠八十年之上海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2-15
    关键字: 上海 开埠 南京条约 租界

    一淸道光二十二年,即西历一千八百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我国当道,正式宣布以上海为华洋通商口岸,开港之前,一花一草,一砂一石,皆我族类之所有;后则虽求审理界内诉讼,参予租界市政之权而不可得,可痛可耻,讵不大可纪念耶?开埠通商以来之上海变化至多,玆槪述其荦荦大端。为使一般人了然上海之历史起见,请先述开埠以前之上海,与夫上海所以开港之原因。二上海设县,始于元代,而明而淸,县界变迁亦屡屡矣。今则东接川沙,南连南汇松江,西界淸浦嘉定,北至寳山境,东西六十余里,南北

  • 文章上海法租界擴展經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5-15
    关键字: 上海 法国 租界 扩展 公董局

    民国元年十一月驻京法使至外交部面称。接据上海总领事函。言上海法租界毗连大路。华法警权不淸。不免困难。请早设法厘定。经部函饬上海杨交涉员。与法领事交涉。就法领提出条件。叠次磋商。拟就条款十条。呈部核夺。旋由部与法使协商。订明关于国事犯专款四条。互换照会。并将原拟条款。酌量修改。增加一条。于四月间饬由杨交涉员缮具文件。与法领互相签字。同月六日。复奉部饬。以十四日为发表之期。当由杨交涉员出示布告。文曰。案照上海法界。毗连大路。华法警察。权限不淸。不免困难。本

  • 文章辛亥光复上海之经过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張承槱 出版时间:1963-02-25
    关键字: 江南制造局 陈其美 上海起义 上海光复

    这篇文章是前春计长张蓬生先生于去年十一月五日在江苏文献资料征集第一次座谈会上的报吿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他就在上海秘密活动。他原是日本留学生,因日政府帮助淸廷取缔留学生革命言行发生学潮,一时归国者达数千人之多。那些留日学生囘到上海,就创设了中国公学,那时张先生就在该校读书,于右任王云五诸先生是时都在中国公学授课,所以他还是于王诸先生的学生。后来他潜往南京做兵运,武昌起义后,他又囘到上海上海的工人中有湖北帮,不少是帮会中人,他们因为张先生是湖北人,认为

  • 文章上海话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0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1-11-15
    关键字: 上海历史 地点介绍 上海百态 方言

    九江路昔称二马路,汉口路昔称三马路,福州路昔称四马路,广东路昔称五马路,湖北路二马路与五马路间之一段昔称大新街,广东路石路与河南路间之一段昔称宝善街,河南路四五马路间之一段昔称棋盘街,浙江路二马路与五马路之一段昔称小花园。七十左右之上海人,当犹能忆及也。上海閙市之桥梁,大都均在苏州河上,计有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江西路桥(名自来水桥),河南路桥(名天后宫桥),山西路桥(名盆汤弄桥),福州路桥(名老闸桥),浙江路桥(老垃圾桥),西藏路桥(新垃圾桥),乌程

  • 文章上海交通工具之进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上海 黄包车 马车 电车 三轮

    上海在雅片战争之后,经南京条约订明,辟为五口通商之一。当租界开辟之初,一般平民之代步工具,与内地无异,大都乘坐独轮车,官绅往来,则一律用轿。但官轿因使用人之品级高低而不同,如上海道所乘之轿,则为四人所抬之绿呢大轮,(如道员有二品顶戴,则可用八抬八绰)知县所用之轿,则为四人所抬之蓝呢大轿,主簿巡检等佐倅所乘之轿,多用轿夫三人,前二后一,缙绅之轿,顶垂缨络,旁嵌玻璃,谓之撑阳轿,民间所用者,为二人抬之蓝布小轿。惟新娘所坐之花轿,不论穷富阶级,均可用四人抬之

  • 文章民四上海租界人口调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上海租界 人口调查 公共租界 法租界

    上海旧租界当局,每五年有举行调査人口之事一次。一八九〇年即光緖二十六年,公共租界之人口为一六八、一二九人。一八九五年为二四〇、九九五人,较五年前增加百分之四三强。一九〇〇年为三四五、二七六人,较五年前增加百分之四二强,一九〇五年为四五二、七一六人,较五年前增加百分之三一强。一九一〇年为四八八、〇〇五人,较五年前增加百分之八弱,」九一五年为六二〇、四〇一人,较五年前增加百分之二七强。如以二十五年后增加之数与一八九〇年之数相比,则所增指数为百分之三六九,增加

  • 文章上海掌故一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6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75-08-20
    关键字: 上海 历史事件 城市状况

    上海巿的人口,民国卅五年九月,为三、七四二、九九九人,男二、○九○、九三四人,女一、六五二、○六五人,卅六年七月,为四、三○○、六三○人。※上海第一个巿政机关为上海马路工程局,设于光緖廿一年十一月,(西元一八九五年十二月)由上海道黄祖络札委候补知县朱璜,会同上海县黄承暄主办。※上海第一项巿政工程,系上海南巿外马路,由马路工程局于光緖卅三年兴筑。※上海南洋公学,为上海第一所国人自办之大学,光緖廿二年由盛宣怀奏准设立。即后世之国立交通大学。※圣约翰书院

  • 文章黄埔军校员生在上海招募经过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8期  作者:陳果夫  出版时间:1988-11-15
    关键字: 黄埔军校 上海招募 陈果夫

    卹令,因此怀念到许多帮助创业的人,不能不将当时的事实记录下来。但是事隔十余年,可能记忆者甚少,兹仅记其大略,以作硏究革命历史之参考,而在十三年至十六年之间,类此之工作必甚多,此篇所记,不过其中之一页而已。(一)民国十三年,我住在上海养病,大约九十月间,黄埔军官学校 蒋校长从广东派人送了一封信来,命我代为办理军校学生的制服及一切军用品印刷品及机器等,因为当时广东的风气不好,物价既贵,学校的经费又困难,所以要在上海采办。的确,上海的东西连运费在内,要比广州当地

  • 文章清末上海之外人敎育事业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7-11-15
    关键字: 上海 教育 华人 西人 圣约翰大学

    玆篇为法人亨利高登所著。于上海外人所经营之敎育事业。详晰调查。纤细靡遗。上海为外人集中之㸃。读玆篇不特可周知外人在上海之敎育势力。且可察其对我之状态矣。译者志。高氏之言曰,欧洲列强,除在欧洲本土外,竞争最烈之㸃,厥为敎育事业,广布其语言,商业即随其语言而蔓延,故欲求商业之发达,势力之扩张,政治行动之猛进,其法唯在广设学校。近东之操法语,远东之操英语,厥唯法美英三国,各在该地广设学校之力。惟自君士坦丁(土耳其京城)以迄爪哇。至今杀机暗伏。剧战正未有艾。德人

  • 文章上海话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8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上海历史 往事回忆 地点介绍

    此文系不佞旧作,曾刊载六十二年台北新生报副刊,内容皆为上海史料掌故,特予转载,以飨阅者。(编者)上海原为弹丸小邑,自雅片战役开辟商埠设置租界后,工商事业,日见繁盛,人口亦渐增加,遂成为东亚第一巨埠,可叙述之事,罄竹难书,兹特择其大者,略述如次。上海之租界,在北伐以前,一般称之为特区,特区有二,一为公共租界,一为法租界,租界内之行政机构,公共租界为工部局,法租界为公董局,其业务则以办理巿政为主。租界以南之地,称曰南巿,以北之地区,称曰闸北。南巿系上海县所辖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