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友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大纪念追思校友余纪忠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4期  出版时间:2002-06-15
    关键字: 余纪忠 追思悼念 校友悼念

    国立中央大学为感念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对国家、社会之卓越贡献,并且长期关心母校发展,功在中大,五月十四日上午十时在该校大讲堂举办「余纪忠校友追思纪念会」,邀请前监察院长王作荣先生、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朱敬一等作追思演讲,缅怀一代报人。出席追思纪念会的包括中大校长刘兆汉、中大学术基金会董事长楚崧秋、中央大学校友会会长史锡恩、中央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诚。中大校长刘兆汉表示,中央大学在台复校之后,余纪忠先生总是在不同的场合给予鼓励、关怀与指导,今日借此机会

  • 文章两岸校友 意挚情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呂達階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返乡之旅 乡音乡情 校友情深

    金秋十月,艳阳高照。灌云县板浦中学一九五〇届旅台校友陈佐庭先生偕夫人陈萧素兰女士怀着对故土、亲人和友朋的深深眷念,踏上了返鄕的旅程,于十月二日进住灌云县伊山宾馆。板中校友会会长吴中成先生闻讯后,亲切会见陈佐庭伉俪,并设晚宴,热情欢迎来自宝岛的客人。席间,双方骋怀交谈,洋溢着浓浓情意,气氛十分热烈。十月五日,应陈佐庭校友的盛情邀请,校友会吴中成等部分负责人、一九五〇届王同岗等部分校友,欢聚在伊山宾馆。这天上午,陈先生早早来到一楼门厅,亲自迎候从各地先后

  • 文章悼念赵锦荣女校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茆燕賓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赵锦荣 校友 悼念同窗 反抗日寇

    锦荣女校友,爱国有忠心,人品重操守,梦魂恨入侵。不甘辞侮辱,不欲且偷生,绝命千韵重,无声抗暴行。力尽相拼死,平凡未可轻,半纪硝烟散,为师怒未平。注: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农历正月十一日,日寇侵占杨集,杨集小学女生赵锦荣同学,身材高大,平素作蓝上衣黑裙子,梳两条长辫分列胸前两旁,一付大人模样,也非常俊秀,化装成男生,躱进敎堂避难,不意被日寇发觉掳走,恐遭侮辱,拚命逃跑,奔至桥上跳河自尽,保持玉洁。八十二年中秋节前,杨小部份师生聚会忆及往事,茆燕宾老师作诗

  • 文章廿一中学四位精英校友的传奇人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駱名偉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王文兴 时昌盛 刘连珠 牛春晓 精英校友

    至今几十年,历久不衰。你知道这首歌的作曲者是谁吗?他就是二十一中学的老校友时昌盛(又名时白林)。时昌盛先生,一九二七年二月出生于安徽蒙城的一个农家,自幼爱好音乐,辽阔的淮北大平原,是孕育他歌唱及音乐的摇篮,童年时,他就能唱出高亢的民歌,鄕人听在耳里,赞在口中。抗日战争爆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都是神枪手......」这些气势磅礴的抗日歌曲,风起云涌,响彻淮北大平原,雄壮的歌声,撼动了时昌盛的心灵,让他

  • 文章常州贫儿院旅南京校友谈起了志泉乐队四十年记忆犹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80期  出版时间:1992-02-10
    关键字: 常州贫儿院 志泉乐队 曹仲植 捐赠轮椅 南京校友

    眞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很意外的在颁赠轮椅会场上,曹鄕长巧遇到四位前私立常州贫儿院旅南京校友,王品纳、朱品高、吴品直、陈品木(见图),其中两位曾是志泉乐队的队员,而分别述说当年志泉乐队的种种。虽然已经是四十八年前的事了,曹先生仍记忆犹新,而且满怀感情,他说:「民国三十二年,为庆祝先严志泉先生六秩华诞,而奉严命将祝寿费用捐助私立常州贫儿院。经洽当时主持院务的吴玉良老师,须给予学校何种帮助,吴老师建议请捐赠全套乐器成立一个乐队,返回上海后即着手搜购铜管乐器,但

  • 文章学友小饮朐城怀旅台旅外众校友·调寄忆秦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仇臻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人物感怀 人物追忆 校友情

    吳山越,多時不見城頭月,城頭月。華年白髮,幾傷離別。朐陽又屆新春節,魚沉雁落音書絕,音書絕。光陰如水,友情如鐵。

  • 文章尊师重道 敬赠礼品 毕业半世纪 宜中老校友重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丘嚴培宜蘭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宜兰中学 同学会 同窗情谊 聚会 校友

    注:毕业五十年的宜兰高中校友昨天回母校开同学会,前陆委会主委张京育(左)代表同学致赠礼物给老师高永祖(中)、杨治宋(右)。联合报记者姜炫焕/摄影)中华民国七月三十一日中国时报记者丘严培/宜兰报导毕业五十年,多已成白发老翁,有了孙辈子女。宜兰中学初中第六届、高中第七届毕业生,卅日在母校举办同学会,前陆委会主委张京育等人与同学再度相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分外珍惜长达半世纪的同窗情谊。张京育与前宜兰扶轮社长陈兰生、礁溪国小校长退休的韩长照等人,为宜兰中学初中

  • 文章南雍同鄕校友琐忆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8期  作者:劉宗烈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国立中央大学 同乡校友 东南大学 徐养秋 南京学生大会

    龍蟠虎踞帝王州形勝登臨一望收陵闕依稀頻弔古江山如此幾經秋尋碑野寺棲靈谷打槳名湖訪莫愁最憶南雍諸舊友六朝松下認前遊上面七律,是筆者於民卅五年八月初由渝復員時所作。對闊別八年的首都南京,在一場浩劫之後,一旦重遊,看到某山某水,某街某巷,風景不殊,形跡依舊,恍如回到故鄕,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萬一。記得回到首都最初四五天,全部時間都用在暢遊名勝古蹟,如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雨花臺、莫愁湖、淸涼山、白鷺洲、雞鳴寺、玄武湖等處飽覽一番。可惜莫愁湖畔的曾公閣已夷爲平地...

  • 文章海中校園憶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王書雲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校友情谊 周年校庆 童年趣事 往事回忆

    注:「东海县中」旅台同学,为联系校友情谊,特组成「东海县中旅台同学联谊会」,每年聚会一次,图为联谊会周年庆时全体同学与眷属合影纪念镜头。)今年春天受邀返鄕参加灌云板中八十周年校庆,返台后写了一篇回顾文稿,渥蒙《海州文献》刊载,记得文中曾声明:「本人并非板中校友」,故该文所回顾者,不过是板浦街的陈年旧事罢了。打从抗战胜利后,我举家自板浦迁到新浦,我即考入东海县立中学(以下简称海中)就读,可算得上是海中校友。为了不让当年在海中的那段「童年趣事」在这本记载海

  • 文章回憶母校大夏大學(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3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求学往事 大夏大学 滇缅铁路 旅台校友会 马君武

    我是民国二十九年七月,结束求学,离开母校大夏大学后即踏上去后方的征途进入交通界—滇缅铁路服务,而我这个工作之获得,也得感谢母校教务长鲁继曾先生及商学院院长何仪朝两位师长的推荐信,我在交通界服务了半辈子直到退休。来台以后,大夏师生组成了旅台校友会,每逢六月一日,大夏校庆纪念,必有集会庆祝,有联谊聚餐余兴等节目,同学们无不尽可能利用此一年一度难得的机会,参与盛会,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而话题往往转到母校发韧、成立、光大、蒙难,光复重建,每叹大夏的历史和中华文化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