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自传 教育 回忆

    民國三十七年的秋天,我帶着家人的牽掛、期望與叮囑,背起簡單的行囊,跟隨山東濟南第二聯合中學,輾轉到達了杭州;開始了我十七年來第一次遠離家鄕的流亡生活。杭州、爲浙江省會,亦爲江南名城;不僅風光明媚,氣候溫和,而且交通便利,人民殷實。置身於此,會使人覺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一點也不誇張。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天險失屛,赤禍隨卽蔓延到江南,讀書旣不可能,那也只有直接報國一途了。有人說:「從軍吃盡天下苦,也能享盡天下樂。」確實如此。名山大川,任你遨遊,寒風...

  • 文章僑教去來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陶佩瑚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华侨 教育 回忆

    民國五十六年,我經僑務委員會選介,出任韓國漢城華僑中學校長。五十九年又轉任寮國永珍寮都中學校長,直至六十四年中南半島政局急遽惡化,越、棉、寮相繼淪陷時,倉卒撤退返國,爲時八載的僑敎生涯,在我個人服務的經歷中,確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歷程。以身許教 以校爲家由於地緣關係,韓國僑胞以魯籍者爲主,寮國僑胞以潮州、客家、雲南及海南人士居多。以我這樣一個江蘇阜寧人去主持這兩處最具規模的華僑學校,人地生疏,環境艱困,但憑滿腔熱誠與無比的勇氣,克服一切艱難險阻,付出全部心力...

  • 文章故鄉幼年生活回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故乡 徐州 回忆 教育

    俗語常說:「落葉歸根」,就是形容出門在外的人到最後總是想囘到自己的家鄕。這些年來,我們由於國家多難,有家難歸,更加深了每個人思鄕之情。現在居留在台省的年輕同鄕,籍貫雖然還是江蘇豐縣,但多半沒有到過原籍。大家每次聚會,總是希望年老的人能多說些家鄕往事,來作爲心理上的一種安慰,我想這也就是同鄕會要編印這種刋物的動機。我是生於民前八年,民國五年出外讀書,以後很少囘家,所以關於家鄕的事所能寫的,也只限於幼年在家短時期的生活囘憶。不過寫到家鄕生活,難免涉及地方沿革...

  • 文章政府迁台前之江苏教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江苏 教育 中等 国民 师范

    江蘇敎育事業向極發達,抗戰勝利後,在極端艱困中,各級敎育仍力謀復員,漸復舊觀。迨**全面叛亂,局勢日非,而敎育事業之恢復與創設,仍在積極推展。且全省從事敎育者都能做到「最後一課」之精神。玆將撤離大陸前夕江蘇敎育之槪況加以追述,以示對我江蘇全體敎育工作者崇敬之忱,兼可作將來重建我江蘇敎育工作之參考。一 敎育行政方面㈠整頓學校風紀敎育行政人員爲貫澈施政綱領,積極督飭各級學校切實整頓學校風紀。一面厲行導師制改進訓導方法,一面改善學校生活調整職敎員待遇。同時嚴密考...

  • 文章教學三十年的今昔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張忠語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教育 三十年 升学 回忆

    最后转来虎尾。前后将近三十个年头了。在过去,从未遇到什么疑难和困惑,也从未想过越到近年,反而形成驾重就生、徬徨无措的局面,究竟什么原因呢?说是江郎才尽吧?根本无才,更何谈尽。说是南郭滥竽吧?中间曾经七易学校,虽无优异的表现,给人留下若何的来暮或去思。但亦未有太过误人子弟的地方,而被逐齐门,如果大胆的假设,也许是由于时代的猛进,社会的遽变,知识的爆炸和教育的发达,才使得步趋莫及,瞠乎其后了。现就感受所及,略举数端,藉供检讨:一、潮流的转变溯自本省光复之初,学校

  • 文章八十憶雙親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2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双亲 教育经历 怀念

    時光荏苒,不覺我已入世八十整年了,每在記憶裡懷念我的雙親,養我育我的劬勞之恩,不禁感激萬分,父親乳名金榮,學名錫麟,歷任無錫實業銀行,上海中國機械公司等職務。母親乃吳縣木瀆鎮陸家莊人,乳名昭棣,學名昭容,乃該鎮陸氏望族中人,父母乃秉中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規範,把家庭維持甚佳,雖然我家是農家身份,可是給我的讀書機會非常重視,小學時期在天下市立國民學校畢業,再考進無錫張涇橋第五高等小學畢業後再蘇州中學畢業(該校前爲蘇州高等專科學校)再考進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畢...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十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09-15
    关键字: 私塾教育 早课 理书 授书

    憶述私塾時期之地方敎育芳茂山與芙蓉圩,位處武進之東南角,東連江陰,南接無錫,離城均約四五十華里,一切地方行政、敎育文化,由於政府鞭長莫及,地方自治未入軌道,因此敎育問題,影響頗鉅,敎孝敎忠,更爲轉移地方善良風氣之重要關鍵。曾記抗戰前,芳茂山區與芙蓉圩四週,僅芳茂山東麓之焦溪,西麓之橫山,北麓之新安,以及芙蓉圩之楊田埧設四所縣立國民小學,其餘均賴私塾維持地方敎育,保存固有文化,鄕民因就敎忠敎孝之影響,地方善良風氣,得以發揚光大,可謂功不可沒。玆就私塾之設立...

  • 文章七五回憶

    来源期刊:《浦東》 第47期  作者:周震華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童年 传统教育 大学教育 地方法院 药厂

    如是,承大姊之保育,兄长之垂爱,完成大学教育,兄姊栽培之恩,永志铭心,没齿难忘,祗图琼报于来生,第当 先父母谢世,刘氏表兄嫂,在精神及物质,多予支援,表嫂又时而嘘寒问暧,倍加照顾,而今匪伪作乱,地隔东西,难予图报,赤诚之心,耿耿于怀。二、少年时期—襄助兄长,半工半读余在就读大学时期,原考入上海持志大学法律系,地处江湾,在上海郊区,路途遥远,晨六时出门,晚七时回家,除步行外,转车三次,方能抵校,民国廿三年,兄长宏基,执行律师职务,为期襄理计,转学

  • 文章憶張壽賢先生——兼談他的敎育理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4期  作者:湯孝彬  出版时间:1991-08-05
    关键字: 张寿贤 教育理念 回忆乡贤 国民教育 宿舍改建

    鄕前輩張壽賢先生謝世倏已三年,他貢獻黨國嘉猷偉績,砥礪廉隅力持其大,是一位恂恂士君子,事功昭然,明載史册,對奬掖後進關心敎育,予人印象尤深。我在民國四十三年擔任澎湖縣政府敎育科長,壽公率中央黨部視導小組蒞臨,主持幹部座談講評,有較濃重的鄕音,知係吾邑鄕長,趨第二賓館晋謁,蒙親切接談得獲識荆,以後到臺北拜訪,多垂詢工作近況。至六十一年我調臺灣省敎育廳,壽公似辭卸公職,有時間暢敍,因事通訊聯繫,幾件往事迄今難忘。某次壽公賜示,推薦一位年輕朋友,附其國畫西畫照...

  • 文章憶南京市立高級補校兼弔陳保長文卿

    来源期刊:《南京文献》 第1期  作者:吳延祺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市立高级补习学校 社会教育 补习教育法 陈文卿 追思祷文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市公私立中等学校为数甚少,仅有市立第一、二中学,及私立钟英、金陵等私中数所而已,但当时失学失业青年为数甚多,正规学校显然不够容纳。因此市政府依据民国卅三年中央颁布之补习教育法,及卅五年教育部公布之补习学校规则,硏议成立补习学校。卅五年底,当时南京市教育局长马元放先生,约我前往该局,说明市府拟成立补习学校一所,并嘱我负责筹备,不久并发表我为市立高级补习学校校长。我奉指令后,除拜访有关学者专家请教外,立即着手筹备工作。首先决定校内分设普通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