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胞回歸家鄕定居滯留大陸就養榮民申請辦理給付辦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2期  作者:瞿時耕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台胞 定居 探亲 就养荣民 给付办法

    自两岸开放以来,返鄕探亲台胞,年达百万以上人次以。因年老无依想返鄕定居者不乏其人,退伍获得就养之荣民返鄕因故而滞留大陆,无法领得生活等费者亦有之,兹蒐得相关资讯,以供参考。台胞赴大陆定居方面:台胞赴大陆定居,依据中共国务院一九九一年五月发布之「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归纳应具备三个条件,方可批准定居:一、在台孤身一人,无人赡养;二、在大陆地区拟定居地有直系亲属,该亲属有能力并保证瞻养;三、生活费用及住房能够自理。「台湾居民要求来大陆定居

  • 文章憶愛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同窗好友 返乡探亲 长江三峡 悼念爱民

    同在徐州师范就读。三十七年徐师毕业后,爱民回县服务,我辗转来台,从此失去了联系。两岸开放后,同学之间起初还不敢通信,爱民尤其谨愼,怕为彼此带来不便。后来得知爱民自大陆易帜后,先在县内担任教育行政工作,而后转往县中服务,历任该校行政诸要职,以至退休,在教育界颇孚众望,与地方人士的关系也很好。我起初有些意外,因我深知爱民不与人争的个性,总认为他最喜欢做个人际关系单纯而又为人敬重的好老师。八十一年三月间,我退休后首次返乡探亲,爱民先到招待所看我,因我事前已知他

  • 文章金山初中憶舊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金山初中 往事回忆 母校情深 返乡探亲

    前記;看到本會十九屆第五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程第二案,浦東鄉訊編輯委員會,提議革新鄉訊編印。又在湯總斡的電話中,知道稿源缺乏。這本小刊物對同鄉聯繫溝通關係甚大,筆者自創刊起,曾獨力主編六十期,歷時十五年之久,投注相當心力,希望其能日漸茁壯,當然更不願見其萎縮、停滯。因此雖視力耗弱,已封筆多年,特勉力撰此稿,以此拋磚引玉,盼望鄉友踴躍寫作,以裕稿源,而期充實。

  • 文章憶童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劉鳴漢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枪楼土圩子 忆奶娘 返乡探亲 童年忆趣

    八滩街所有像样的房屋,包括土圩子枪楼,统统拆毁,我家这座枪楼,算是最短命的了。孙大奶奶十多年前,大陆和台湾解禁开放,我也和潮水般的海外游子一样,返故乡探亲访旧,离乡近半世纪,和亲人断绝往来音讯三十年,乍临故里田园,和亲人见面,恍如隔世,似眞若幻。返台后久久不能平复,许多童年往事,又逐渐在尘封心底,重新回忆中出现。后院玩羊拉板凳车,跟母亲吃春酒当小锅铲木偶戏猪八戒招亲,爬圩子看来往客船,端午节跳判官,七月半斋孤焰口唱大戏,读私塾和同窗一会好一会变恼,小学小皮球

  • 文章故鄉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乡土回忆 书院小学 农闲生活 探亲还乡 体育锻炼

    吃完大发馍和蝎子爪,各家各户,又要忙着未来的一年了。后记去年二月里退休,三月中就随同鄕探亲旅游团还鄕,在县里招待所住了几天,也看到了一些亲戚同学。在城里,原来的城墙、学校、公园、凤鸣塔都不见了,从前住的房子,也已面目全非,鸠巢鹊占,不得其门而入。在鄕下,从前的树木房舍,没有一点儿踪迹,连位置在那里也找不到了。玉蜀黍代替了高、粱、黍、稷,加州杨代替了桑、楡、槐、柳。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变的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我,却难免有一些感慨!人们

  • 文章舊夢無憑成追憶之一瑣憶奉賢古城

    来源期刊:《浦東》 第66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91-11-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抗日战争 思念故乡 祭拜祖坟 童年往事

    前年(民国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十月间,我作了次「返鄕探亲」之行,经香港,飞上海,渡黄浦(穿越黄浦江下面的地下坠道),安抵大陆东南的滨海小城—奉贤故城(现称奉城鎭)。这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鄕根地,直到抗战发生后的第三年,我才背井离鄕,远奔那时的陪都—重庆,加入抗战阵营。抗战胜利后,虽也曾囘鄕过两次,都只是小住数天,拜谒老母,访问亲友。归去故园却是如同作客!三十八年(一九四九)春末夏初,偕内子、携长女幼子来到台湾,从此只能梦渡海峡,神游故里。故园寻梦梦无凭

  • 文章憶童年與返鄕記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期  作者:昌麟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常熟简介 虞山福地 回忆童年 回乡探亲 同胞情深

    卅八年大陆情形丕变,故鄕断绝音讯将四十年,缅怀故鄕,曷胜惆怅,而于七十六年始与大陆戚友取得联络,悉除父母年事已高已仙逝外,其同胞七位分别居住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或就业或退休,生活状况尙称良好,余于七十七年六月前往探亲,及抵沪时,各位姊弟妹与戚友等廿余人来虹桥机场接机,久别重逢,悲欢交集,不知从何说起,惟见各位均健康非常不胜欣慰,遂即驱车赴瑜姊住处,姊夫为银行顾问,招待起居无微不至,翌晨由姊弟等陪同赴常熟谒先父母之墓追思与祭拜,及重建墓碑,聊尽人子之意,故鄕

  • 文章緬懷叔嬸·追念往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汪勤誠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缅怀前辈 汪氏家族 抗日战争 作文比赛 返乡探亲

    我皆有幸获得名次,消息登于当地报纸,获得叔婶对我的欢心和器重。不久我师范毕业,在镇江、扬州当小学教师,此时形势急转,因有职业,失去联系,后知叔婶举家迁台。从此隔绝,天各一方,音讯杳无。四十年后,两岸可以探亲通信,略知彼此境况。叔婶年事已高,早离公职。后有遂兄多次返回大陆探亲之行,我与之得以晤叙,互通详情,欣悉当时叔婶身体尙佳,班弟留学美国,且任教于美国的三所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并出版了《子夜行》、《成长路》两本译著,新诗也写得好,曾获奖,享誉台湾文坛,八八

  • 文章憶小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喬衍琯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小姨 日机轰炸 云台山 无声电影 返乡探亲

    多刺,我也吃不来。到日本鬼子入侵时,小姨出嫁了,我也常到外埠求学。小姨有次对妈妈说:男孩大了要到外面发展,忌嘴难得像在家那么严,不如趁在家时试着吃,有不良反应也好及早处理,妈妈想着也对。而我因不吃所忌食物已成习惯,不过久了,有些偏食的劣习总会慢慢改善一点。没想到小姨身体奇壮,年寿并不算老,在七十八年回乡探亲时,小姨已早去世数年,祇能对着遗像悼念。昔年所受的慈爱,历历如在目前。

  • 文章病榻憶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求学回忆 中国文字 范仲淹 黄体润

    又充实的好文字。他在黑板上写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文廿八字,却包涵了一幅画,既着实的描写了黄昏夕阳,秋深萧索的景色,又状出天涯犹有未归人的伤感,情景倶全,也是难得的绝妙好辞。不过这是限于曲调长短的一首词曲,和前述的短篇文字不同。究是以寥寥的几十个字,描述了许多事物,所以至今仍为一般人所喜爱。三、雨过天青自从开放大陆探亲之后,在台长年流放的孤臣孽子们,多兴起莼鲈之思,先后就有许多人带着一份万里还鄕的心情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