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荠菜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的野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22期  作者:周耀鑾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荠菜 素炒荠菜 荠菜春卷 野菜

    家鄕在南汇县城西约十里之一个小鎭(三灶鎭),物产并不十分丰富,但鄕民淳厚节俭,乐天知命,也比较保守。谈到家鄕的食品,以目前国内的生活水准来看,实在没有什么特出之处,不过有几种野生小菜,如荠菜,金花叶,又名草头,麻兰头及构藤等,到别具风味,在本省很少见到。兹介绍几种风味淸隽的荠菜制品。荠菜属十字花科,越年生草本植物,茎高数寸,茎下部之叶丛生,羽状分裂,上部者成箭形,有缺刻或锯齿。春日开白花,总状花序,果实为裂果,呈扁平状,其嫩叶可供食用,味甚鲜美,每到春天

  • 文章漫谈荠菜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陳繼松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荠菜 荠菜水饺 分布概况

    我们丰县人,在家乡冬、春闲多挖荠菜包水饺吃。到了台湾后,或因过团体生活,或因住在城市,或因环境变迁,多忘记吃荠菜这回事了。就是馋的时候,也只想吃蜂糕、杏、山楂、董糖一类的土产。退休以后晨闲运动时,同伴李君夫妇(湖北人),每指路傍开白花者说这是荠菜,如何好吃等等。初不以为意,次数多了,乃相约去挖,几经试吃,才慢慢的回想起来小时候挖荠菜的情境。设无此机缘,恐怕至今仍想不起来吃荠菜。据说台北中央、南门市场有出售此菜者,每台斤在一百至二百元之谱,又传说荣总附近

  • 文章荠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作者:宣建人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荠菜花 荠菜 荠菜花煎鸡蛋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这是我家鄕一句俚歌。它究竟能不能赛过牡丹,由于它们不是同时开花,无法相比。在(农历)三月初三日那天,我们家鄕的太太小姐们都到郊外踏靑,田野是一片靑靑的麦苗,篱边的桃花含苞的吐艳的;柳丝千条,撩著行人的靑丝。金黄黄的菜花,蜂蝶游戏。她们神淸气爽,在靑草间顺手采一枝荠菜花,揷在她们的鬓发上,分外显得雅致。就我的记忆中,我没有尝过荠菜当小菜吃的,祗是偶或在元宵节尝尝荠菜饀做的汤圆,也是我母亲兴致好的时候,才包几个素汤图调配着吃

  • 文章荠菜、苜来头、枸杞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荠菜 苜来头 枸杞头 野生蔬菜

    家鄕在春季的时候,有三种野生蔬菜最为人们所喜爱的—就是「荠菜、苜莱头、枸杞头」。荠菜是耐寒性植物,在冬天生长,是野生植物,又名野菜,家鄕以荠菜和肉来包馄饨名为荠菜馄饨,或以荠菜炒肉丝,或以荠菜炒野鸡片,均有一种特别的美味。苜莱头是野生植物,根带红色,生长阡陌之边,采割囘家洗净后用开水泡熟,或在沸水中煮一分钟,刴碎后加糖酱油麻油拌食,其味淸香可口,有淸凉解毒的功效。枸杞头是野生植物,茎有二三尺高,系采撷其嫩枝头食用,与苜莱头同样吃法,或炒而食之亦可,惟吃

  • 文章故鄕的野菜野菓

    来源期刊:《浦東》 第7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野菜 野果 荠菜 马兰头 四角菱

    江南是鱼米之鄕,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居民丰衣足食,为全国精华所在,初见面的人,只要提到小地方是上海,对方准会露出羨慕的目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如果说:不要下种、养植,而能取之不尽,也许会有人不信,但在故鄕浦东,确有这种现象,水中的鱼虾,是众所周知的天赐财源,地上的野菜野菓,也是得天独厚的美味佳肴。故鄕的野菜,差不多在冬、春成长,因为那个时间,农田大都休闲,野菜趁机而生,经常可供食用的像、草头、荠菜、马兰头。草头

  • 文章故乡的夏令食品

    来源期刊:《浦東》 第41期  作者:顧孟坪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油煎素馄饨 荠菜肉馄饨 百合汤 八宝汤

    晚餐也行,佐以驰名的鎭江香醋、辣酱,也颇大快朵颐。荠菜肉馄饨本刊第四十期顺关,雅儒鄕长撰文「野蔬之一」,已对荠菜报导甚详。荠菜原名野菜(不化钱培植的野生植物)它有一股淸香滋味,和以猪肉同炒,吃起来才会格外鲜美。荠菜肉馄饨顾名思义,就知是二者混合的制品,上海的荠菜肉馄饨以东新桥的复源荠、抛球场的五芳荠为最好,也是价廉物美,人人吃得起的消闲点心。台湾荠菜已成娇客,而且品质粗劣,远非家鄕可比,荠菜肉馄饨似成绝响,偶在台北桃源街惊鸿一瞥,大槪由于上述原因,犹如

  • 文章舌尖上的野菜踏青的時候找找這些野菜,把家門口春的味道採回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5期  出版时间:2014-05-25
    关键字: 野菜 春天 挖野菜 食用方法 荠菜馄饨

    的微信朋友圈,很多都是她到鄕下挖的各种野菜,回家再加工成各种食物。马兰团子、蒲公英做馅包的馄饨、米蒜做的饼、马兰拌豆腐干、荠菜馄饨、香椿炒鸡蛋等,令人垂涎欲滴。「很多人一到春天喜欢出去旅游,可是在我看来,门口的好地方多的是,也能尽兴地玩上一天。女的挖挖野菜、男的找条河钓钓鱼,带些野餐的食物,眞是惬意啊。」家住新城南都的王女士上周与好友、孩子一起到淹城遗址公园烧烤。下午休息的时间,她意外发现草坪、河边长满了荠菜,因为刚刚下过雨,荠菜长得水嫩嫩的,特别新鲜。大家

  • 文章初春二月說挑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16期  作者:周雞晨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挑菜 田家儿女 小叶菜 诗词作品 荠菜

    农历春天的二月,有个名为「挑菜」的节日,或说也就是花朝,以前大陆上的田家儿女,都是到田野去嬉戏,相互比赛谁挑得菜多,也很能点缀成畦亩间一片佳景。挑菜所挑的菜,大多是小叶菜,有苜蓿(即草头),蓝(俗称马蓝头)与荠菜,中以荠菜为最佳,其他尙有米苋、茼蒿、茅针、罗汉菜、金银芥等,挑得多,竟可挑到近十种,有的挑来了,连菜名也叫不出,非要请敎老农才能报出它的家门来,而更有挑到的并不是菜蔬,竟是野草,给老农说穿了,小儿女们便会大家嘻嘻哈哈地大笑一场。至于大叶菜,为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