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产共返回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兒時——廟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朐陽客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儿时回忆 庙会 农具 特产

    已近初夏,如逢天晴,杲日当空,到达会场,必满身大汗。我家住在东门;每年此日,都是出南门,经蜡庙到白虎山下碧霞宫的会场,记得要经过一条细沙子路,这是锦屏山(俗称南大山)流下来的水(山涧),我非常怀念山涧,因为它是家鄕的特产!也许别的地方有?绝不会像家鄕那样出色,我到过地方不少,从未见过,此山涧所经之处能洗衣能沐浴,凡是在山涧里洗过的衣服,有种味道,特别好闻,经久不去,我更喜爱光着脚在沙地上跑,沙晒得热热的,脚底板踩在上面,脚指间挤出来细沙,哇!很是舒服,回味

  • 文章故鄕土產——枇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4期  作者:大孚山民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特产 枇杷 洞庭山 端午节

    枇杷以吳縣洞庭山出產的最出名,其次是武進的馬蹟山,而吾邑南鄕濱湖的大孚山出產的白沙和大紅袍兩種枇杷,比起洞庭馬蹟二山的產品來,可說有過之無不及。故鄕在端陽節前後是大批枇杷登場的時期,只是大孚山的枇杷是該地少數農民的副產,產量不多,不夠本地消費,還是要向洞庭山和馬跡山採購應市的。白沙枇杷是白色,大紅袍枇杷是橙黃而紅色,這兩種枇杷,色香味都美;都是名貴的品種。這種枇杷都是以名種的苗芽嫁接在以核子種出來的小枇杷樹上培植起來的,核子種出來的小枇杷樹,聽其自然長大...

  • 文章宜兴蒸黄雀团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5期  作者:潘璘 出版时间:1978-11-10
    关键字: 蒸黄雀团 特产 滆湖 宜兴

    黄雀是宜兴滆湖中的特产,蒸黄雀团,是我们宜兴有口皆碑的佳肴,这道菜是任何地方所没有的,只有生长在家鄕的人,才有口福吃到。滆湖在宜兴城的北面,湖的西涯有许多芦塘,每年深秋之后,便有成羣的黄雀,飞往田间,它的羽毛是黄色,身体长得肥嫩,状似麻雀,到了夜晚,黄雀便躲在湖边芦苇上过夜,附近渔民,均趁夜间微黑光下去捻黄雀,捉后将毛拔掉,分成十只一串,只只都香软肥嫩,塞肉饀淸蒸,味极鲜美,现在介绍黄雀团的做法:材料:黄雀十只、猪肉四两、开洋半两、冬笋一支、香菇三朵

  • 文章漫話徐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田航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徐州 穷土山 富南关 特产

    徐州:是我寄籍的第一故鄕,故而我对徐州的风俗、人情,以及当地的特产,敢说都能如数家珍。首先撇开古蹟方面如:王陵母墓,范增墓,吴季札挂剑台,项羽的戏马台,苏东坡的快哉亭,关盼盼的燕子楼,苏小妹的黄楼,十面埋伏的九里山,以及什么云龙山,黄茅岗……等等都不谈,单就风俗、人情,以及当地的特产,略述一二,藉或可博得同鄕诸君子寄予同感。徐州,向有「穷土山,富南关?有钱的都在户部山」之一谚语,这是需要加以解释的:所谓「穷土山」,也就是指的范增墓附近一带的居民,因为范增

  • 文章故鄉麵食(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2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面食 故乡 惠山 特产

    将此面饼加少许盐和水,放在夏天烈日之下晒,他会发酵成甜蜜酱。晒甜蜜酱的时候,最怕苍蝇,一不小心就跌入酱里,因此晒的时候要加网罩,大约晒整个夏天,到秋天时就有金黄色的甜酱可吃了。用面粉做的零食花样繁多,不必细述,祗就家乡特有的食品介绍一些。香脆饼,是用面粉做的甜食品,外面加了芝麻,饼有好几层,吃来又香又脆。惠山有特产三种面食品。一是金钢肚脐,是带咸味的小颗面球,不加油酥,吃来比较硬,要用齿咬。一是腊烧片,是面粉加糖加发酵粉用水混和了,贴在烧锅上烤熟,成为一颗颗

  • 文章(古邑新姿)睢寧概況

    来源期刊:《睢寧鄉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睢宁历史 特产 资源 发展

    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其中,意大利杨树活木蓄量二百五十万立方米,享有「意大利杨树第二故乡」的美誉;全县年饲养白山羊一六〇万只以上;优质梨面积已达十五万亩,居全国第一。今年初被中国特产之乡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意杨之乡」和中国三水梨之乡。睢宁人有着「好学、好干、好创、好客、好富」的传统美德,近年来,睢宁围绕「加快富民强县、进位崛起步伐」,争当江苏两个率先后起之秀的发展目标,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睢宁正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祖国大地上,敞开胸怀眞诚欢迎海内外

  • 文章文化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3期  出版时间:1964-11-25
    关键字: 文化 特产 批发零售

    台湾特产手工艺品总经销这是江苏人经营的礼品店仿古宫灯批发零售象牙图章玉石文玩纹石贝壳牛角雕刻欢迎江苏人惠临选购礼品地址:台北巿中华商场(信)九五号(中山堂后对面)电话:27556

  • 文章無限相思話君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劉潤常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名胜 特产 景物 故乡山川

    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不过君山的酒香历久不衰,还有事实证明。原来有一种奇异的野生藤蔓,叶片比七里香还小,高约一米,每到春二三月,藤上开出簇生的小白花,甚至不畏春寒,斗雪而开,花香醇如甜酒,称为酒香花,花及藤均可酿酒。也不知起于何时,君山谷地里设了一座酒厂,除酿制一般美酒外,并以君山特产之金龟配以锦蛇烹制一种特别的「龟蛇酒」谓可驱风滋补,行销遐迩,以投飮君子之所好,倒使君山酒香亭远近驰名。△五龙戏珠之说:君山在岳阳城西南约卅里处,全岛周长七里,登高

  • 文章海州水蘿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思齊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水萝卜 三种吃法 特产 小吃

    吾鄕每値春夏之交,「水蘿蔔」便上市了。那種水蘿蔔,您如果沒見過,可不能照普通蘿蔔的樣子去想像它,因爲它完全不像蘿蔔,它生得鮮紅透亮,玲瓏滾圓,像煞了櫻桃,只是多長了一條細細的小尾巴。每十個左右,連帶着碧綠的纓子,紮成手掌般大,一把一把的叠在菜筐裏,沿街叫賣,那副紅翠欲滴的新鮮勁兒,就甭說有多麼可愛了。水蘿蔔通常有三種吃法:一是涼拌,去纓去尾,用菜刀背輕輕一拍,置滿一碟,拌以醬油、麻油、酥脆鮮爽,還稍稍有一絲辣意,可口已極。一是淸燒小烏子(長約寸半的海產烏...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8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7-02-20
    关键字: 江南之旅 秦淮小吃 太湖特产 旅途随笔

    當地地陪小張表示,南京以前有人稱之「石頭城」,其實造就了全中國最多也最優秀的石雕工匠,許多北京「紫京城」的雕刻絕大多數都是出自南京石雕老師傅的手藝,最近的無錫陵山大佛就是南京石雕工匠的佳作。南京的天氣—冬、夏均長(正好一冷一熱),颱風、地震極少。南京有五多:山多、水多、樹多(法國梧桐樹)、城多、石頭多!市區計程車人民幣九元起跳,一般稱司機都叫「師傅」!中午,一行十四人(含領隊、南京地陪、全程全陪)至南京「晚晴樓」秦淮小吃。「晚晴樓」是一座專營晚晴「八絕」...

共96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