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话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音最難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焦席禩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家乡话 江北 称呼

    每逢農曆正月,在台各同鄕會,紛紛擧行新春團拜。參加同鄕團拜,最令人欣喜的事,莫過於聆聽鄕音。遊子離愁,佳節思親,平時不容易與家鄕人見面,一旦參加同鄕團拜,濟濟一堂,滿口俱是鄕音,兒時生活,不覺一一呈現眼前,這一份喜悅之情,誠非筆墨所可形容。余十七歲中學畢業,卽離鄕外出求學,繼入郵局服務,五十年東奔西走,囘鄕機會甚少。所接觸者多爲外鄕人士,因之口音逐漸嬗變,鄕音去了大半。就因爲還存有一點尾音,使得人家聽我說話,還可以猜到我是蘇北人。我的兒女輩多在外鄕出生,...

  • 文章漫談「家鄕話」(續完)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嚴國鑑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阜宁 家乡话 方言 俗语

    「阜寧人」第五六兩期已登載了「家鄕話」五百七十句,本期又蒐集了七十八句,共六百四十八句;以這不入流的東西,糟蹋「阜寧人」太多寶貴篇幅,想想實在令人臉紅,今後就是編輯太爺們同意讓我繼續糟蹋下去,我也不好意思。沒完沒了,終不是辦法,這一期登完,就此結束了罷。唐存政鄕方曾提供了「家鄕話」順口溜四句,頗爲有趣,現在把它錄下來,以爲結語。「家家」(很小的意思)一小舟,「痴痴」(形容輕且快的聲音)水上游;「龔冬」(本應爲形容重物落地聲,此處似作「響了一下」解釋)一聲...

  • 文章家鄉歇後語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期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歇后语 家乡话 方言

    棒杵軋嘞木排裏——軋大淘濕手揑了乾漿麵——甩勿脫鰻魚跌嘞湯罐裏——屈(曲)死大年初一捉狗屎——獨暢暢飛機上吊大閘蟹——懸空八隻脚額骨頭上擱扁担——頭挑鼻竇浪(上)掛鮝魚——休(嗅)想(鮝)張天師被娘打——有法嘸處使煙囱管裏掛摘鈎——釣星(心)火牀底下放鷂子——大高而不妙彌陀身浪(上)貼膏藥——服(佛)貼頂嘞石臼做戲——吃力勿討好閻羅王格阿爹——老鬼城頭浪(上)出棺材——遠兜遠轉芦蓆上爬到地下——差勿多糞船上裝貳櫓——臭假(架)閻羅王搭鬼商量——嘸講頭芝蔴...

  • 文章家乡话似土而不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劉明桂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语言 方言 俗语

    我小時,家住上海。那裡的人講話,非常難懂。幼稚園和小學,是在鹽城上的。鹽城的話,很好懂。中學是在阜甯、濱海上的。這兩地的口音,和鹽城不同,但語句大體一樣。奇怪的是鹽城稱長者爲嗲嗲,而濱海的嗲嗲,專指父親。鹽城稱父輩叫,反正書上都找不到。混亂的稱謂,引起我對方言、土語的興趣。近年,在「阜甯人」上讀到幾位老學者關於方言、俗語的大作,增加了許多文字和風俗人情的知識,我利用工作之便,也聚集一些零星資料,現加整理,寫成「練習」,恭請多多賜敎。以下讀音、注音和反切所...

  • 文章家鄕話諺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芈復培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谚语 方言 歇后语 故事

    △「燒(騷)包。」—擺闊。△「洋(揚)眼。」—目空一切。△「眞拐(乖)!」—指不講理的人。△「不瓤桿(輕聲)。」—是很強、很不差之意。△「蓆莢子。」—遮陽用小型斗笠(上尖下圓,用竹篾或其他材料編成。)△「冒冒失失。」—魯莽、冒失。△「儘吃儘纍!」—無限量之意。如大量下賭注然。△「原湯化原食。」—傳統的說法;喝下餃子(扁食)湯可助消化。也很經濟。△「偷雞摸狗拔蒜苗。」—指不務正業的人。△「南蠻子,北侉子,當間夾著個戀(楝)喳子。」—各地有不同的方言及語調。...

  • 文章鄕音存照

    来源期刊:《浦東》 第2期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方言 俚语 家乡话 乡情乡音

    蝴蝶(梁山泊)荸薺(地栗)祖母(阿奶)祖父(大大)風箏(鷂子)墓地(坆山)菱角(腰菱)吊孝(燒紙)陀螺(響鈴)什麼事情(啥事體)茄子(落蘇)蕃薯(山芋)發誓(罰咒)豬公(猪郞)蟬(藥無齒)倒霉(觸霉頭)癢(疔)結婚(好日)馬虎(搭漿)廁所(坑棚)訂婚(定親)開玩笑(尋開心)菩薩(老爺)快些(豪燥)遊玩(別相)天井(庭心)受不了(吃勿消)吵架(淘氣)許多(交關)怎麼(那能)口角(尋相駡)沒有(嘸啥)什麼地方(啥場化)死(蹺辮子)不好(推板)修墓(打廓)(以...

  • 文章家鄕話

    来源期刊:《浦東》 第1期  作者:本刊輯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家乡话 方言 回忆故土 乡音

    離鄕背井,爲了彼此交流的方便,大家爭着講「國語」,許多方言,都要逐漸遺忘了。我們現在把這些方言用相近的聲音註出來,讓大家回憶一下,記在心裏,亦不忘故物之意也。

  • 文章家乡话与农谚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羋振明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农谚 播种季节 收获 农业耕种

    「尅(丂乀)」——動詞。泛指做、幹、操作之意。如:捉到叫「尅到」;打架叫「尅架」。「乖(拐)」——怪癖、不講理。「難纒」——指某人不講理,不好對付。「口人」——潑辣、厲害之人。如:「口老婆」。「口緊」——話不隨便出口。「典(點)子」——指主意、計謀。「驍乎」——指男子身材。如「一條大驍乎子」。「獃(呆)捱音」——固執、呆板。「話簍子」——謊話太多的人。「亂了套」——處事亂了章法、步驟。「春寒多有雨,夏寒斷水流。」「旱了東風不下雨,潦了西風不晴天。」「寒露...

  • 文章家鄕話和歇後語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徐道燮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谚语汇编 家乡话 歇后语

    家乡话⒈半夜上扬州,天亮还睡在锅门口(没有时间观念的人)⒉家有万担,不拿盐豆当饭(盐豆香又脆,吃多坏肠胃,也不经济)⒊男大女大,碰碰就「下」(「下」土音读「哈」去声「厂丫」生孩子)⒋新娘跨火盆,大人「下」小人(婚礼俗习中之一种)⒌人到兴化心就花,到了扬州不想家(好玩的地方乐而忘返)⒍一黑二黄三花四白(爱吃狗肉的人,将狗肉分成等级)⒎四爪白、家家熟(「猫」、喻会串门子的人)⒏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不合作)⒐射尿和烂泥,疴屎搭宝塔(乡村儿时游戏)⒑娶在苏州,玩

  • 文章漫谈〔家乡话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嚴國鑑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相约成俗 搜集注音

    離開故鄕阜寧縣,已經四十多個年頭了,由於一直在軍中工作,所接觸的人;全國各地方都有,日常耳聞口講的都是些半調子國語,久而久之,就把「家鄕話」淡忘了。什麼是「家鄕話」?「家鄕話」就是我們阜寧縣一帶人們所講的土話,這土不是土洋之土,而是生根土長之土,也就是通常所稱的「方言」是也。「家鄕話」是我們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目前在台灣四十歲以下的阜寧人,恐怕很少能講能懂了!此時此地來談談「家鄕話」,似乎有其必要,一可使老一輩的人回味回味久不上口的家鄕言語,二可使晚...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