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记共返回2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翁照垣將軍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丘國珍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翁照垣 将军 传记

    將軍姓翁,原名輝騰,字照垣(近以字行)。前清光緒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農曆壬辰年十月廿八日(民國前二十年十二月十六日),生於廣東省潮州府惠來縣葵潭鄉之一貧苦家庭。父打石,母耕耘,無兄弟,只一姊。家常饔飧不繼,每致流浪街頭,鶉衣百結,囚首垢面,故自幼失學。惟體格壯健,儀表魁梧,天資聰穎,意志軒昂。尤其秉性豪邁,行為義俠,年甫十六,曾以抱不平力挫土霸,遠走他鄉。機智多謀屢受栽培時值中日戰爭,損兵折將,辱國喪權之後,列強迫處,風鶴頻驚;清政腐敗,國家阽危。有志...

  • 文章畫壇老頑童劉其偉走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林琅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画家 刘其伟 传记

    (注:劉其偉先生及其近作)畫壇老頑童劉其偉先生走了,廣東名人又少一個,也是台灣藝壇的重大損失。劉其偉,祖籍廣東省中山縣,民國元年出生於福州南台,他的祖上七代都在福州經營茶葉出口貿易,本極富裕,但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家道中落,乃回中山縣故居。不久即在祖母呵護下隨父赴日本。旋考得庚款公費,就讀於日本東京鐵道教習所電氣科,畢業後回國,在中山大學任教。七七事變,日軍侵華,廣州淪陷時,他避難香江,旋加入軍隊,曾擔任滇西緬甸間軍火輸送工作。在滇西接觸到儸儸、擺夷等...

  • 文章孫逸仙中國偉大的先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孙中山 传记 简介

    这本书出版于一九七〇年十月。在这中华民国进入六十年代之际,一位外国人对于缔造这个国家的伟大人物,从由衷的崇敬中写成这本传记,可以说适逢其时。著者衣史透勒和他的夫人。衣氏原籍德国。其父亲为工程师,从一九〇五年至一九二〇年间在中国工作,因此衣氏也出生在中国。其幼年时代是在中国渡过。正値中山先生领导革命,推翻满淸、创建民国之际,在衣氏的童年,当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写作的动机,可能在那个时候即已酝酿。衣氏于一九二〇年随同其双亲返德,完成中学和大学学业,并获明

  • 文章传记写作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鍾志豪 出版时间:2008-02-16
    关键字: 传记写作 人物传记 艺文选粹

    六月间,温理事长怀粦先生顺应若干乡亲的建议,编撰「梅县人在台湾」的成就与贡献,笔者深表赞同,因为人物传记对历史、教育、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吾梅为客家族群重鎭,对于客家优良精神和传统特性的传承至深且钜。传记在欧美是普遍很受欢迎的作品,名人的传记更加热门,我觉得外国人写的传记比较细腻,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趣事笑话都写了进去,而且很幽默,读起来就显得活泼生动。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等,他们的传记都写得很完整、很生动地,有条不紊的叙述

  • 文章陳敬岳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本會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陈敬岳 人物传记 辛亥革命

    陳敬岳,廣東嘉應州丙村人,卒年四十二,性行高潔,不隨流俗,嘗應童試,屢次高列。癸卯(一九〇三年)冬,南遊馬來半島,初設教於吉隆坡屬埠,暫投身中和堂,高談革命,繼設教於吡叻屬之打問路口。庚戍冬,復與同志組織明新學堂於暗邦埠,以為研究國事及普及精神教育之所。及辛亥三月廣州舉事失敗之耗傳至南洋,為之廢寢忘餐者數日,遂於四月間,盡典衣物,復得同志馮子明助以百金,決計回粵實行暗殺,至香港後,以經濟困難乃馳函家中,偽稱患病留港,令速變賣祖產以應急需,奈其妻拒之甚力,...

  • 文章梁同新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梁嘉彬 出版时间:1972-03-31
    关键字: 梁同新 传记资料 奏疏档案

    所取士如湘鄕罗泽南、王鑫,新寗刘岳昭、刘长佑、刘坤一,茶陵谭钟麟,桂阳陈士杰,湘潭黎培敬,皆建勋业,为一代伟人,湘人谓同新能以文相士,称道历久不衰[2]。三十年(一八五〇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充会试外帘监试官。时盗贼蠭起,两广尤甚,同新上疏言:「窃惟近日盗匪之多,自直隶、山东、河南及江浙两湖等省,刼案迭出,几于无处不然,而最多且甚者,莫如两粤。粤东自英夷滋事后,土匪益无忌惮,陆路则时刼当舖,致广属富商退饷歇业者十居八九,水路则常刼渡船,致东莞石龙民间自设巡

  • 文章先賢宋湘墨寶之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宋湘 墨宝 人物传记

    宋湘,字煥襄,號芷灣。梅縣白渡鄕象湖村人。淸乾隆廿一(公元一七五六)年生。幼聰敏,九歲見諸伯叔爲文會,卽取片紙學爲文,下筆有奇氣。詩、書均磊落豪邁,自成一家。乾隆五十七年(卅七歲)擧鄕試,名列第一(卽省考,稱解元)。嘉慶四年(四四歲)成進士。嘉慶帝讚譽「廣東第一才子」。嘉慶十八年(五八歲)出守雲南曲靖府、署永昌知府。道光五年(七十歲)遷湖北督糧道。均著德政。翌年(七十一歲)卒於任。先生一代風華的故事很多,在原鄕是家喩戶曉,但在他鄕生長之鄕親則未必有知也。...

  • 文章南武校長何劍吳先生小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何剑吴 人物传记 南武中学

    「北有南開。南有南武。」此民初敎育界人士對廣州南武學校之評語也。南開爲天津著名之私立學校,創辦人爲張伯苓,固國人所共諗,南武爲華南有名之學校,卓著成績,其創辦人爲番禺何劍吳,除華南人士知者外,其盛名並不爲國人所共知。實則何氏創辦南武之精神,方之南開張氏殊不多讓。溯華南敎育家,除鍾榮光(嶺南大學)金曾澄(兩任中山大學校長)外,何劍吳亦此中之錚錚者。惜乎何氏於民國二十八年卽歸道山,人亡敎息,南武後繼無人,停辦時久,今且何劍吳之生平事略,亦少爲人所知,至堪浩嘆...

  • 文章丘倉海傳(紫芝堂文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杜如明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丘逢甲 人物传记 抗日

    少牧杜如明百年鼎鼎,誰登上將之壇,千載悠悠,尙想風雲之氣。抗日旌旗高卓,迥瀾心志彌堅。孳子墜心,叫閽乏助,孤臣危涕,投筆興師,倡自主於珠崖棄郡之餘,開國史於鳥卵覆巢之頃。十二欄干,虛搖海綠,八千子弟,盡化春紅。退步神仙,棲心豪素,樂毅無歸,英雄失路,荆卿一去,秤局全輸,亦足悲矣!迄今合浦珠還,斯人不作,鯤台我到,觸緒有懷。作丘倉海傳。公諱逢甲,字仙根,倉海其號也。民元前四十八年甲子,生於台灣苗栗銅鑼灣。籍隸三台,系從百粤(原籍鎭平卽今之蕉嶺縣),生而巍嶷...

  • 文章南海縣志之康贊修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南海县志》 康赞修 传记

    近日,廣東文獻社發起重修吾粤地方志,保延不敏,謹錄註淸宣統二年鄭 榮等重修,桂坫等篡南海縣志之康贊修傳,康氏係淸末戊戌政變主角康有爲之王父也。 保延誌康贊修,以字行,名以乾,號述之,丹桂堡人。(延按:丹桂堡,屬南海縣,卽今銀塘鄕,亦名蘇村。」由廩生中道光十六年丙午科擧人。咸豐四年,選合浦縣敎諭、調欽州學正,歷主龍門、海門、東坡書院講席。誨人以器識爲先,文風丕振,人懷其敎澤,設祿位祀之。當任欽州學正時,靈山陷於賊,欽州戒嚴,日夜佐州牧謀畫防守;旋署靈山縣訓...

共252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