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逝世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由鄭小秋久死談「小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沈旭步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郑小秋 小生 逝世 漫谈

    最近香港的報紙報導說:以前「明星電影公司」的名小生鄭小秋,已經在今(七十八年)九月十三日,患腦溢血,在上海去世,享壽七十九歲。這是繼今年(七十八年)四月間,胡蝶去世之後又一位過世的影人,留給愛好電影的人士許多的憶念。鄭小秋是鄭正秋的兒子,由於鄭正秋是「明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所以鄭小秋在童年便參加了「明星公司」,他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是「孤兒救祖記」。民國二十年間,「明星公司」為挽救財務上的危機,開拍「火燒紅蓮寺」,一連拍了十幾集,果然大發利巿,使「明星...

  • 文章朱慶堂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朱庆堂 生平介绍 语录 逝世

    中央评议委员,力行主义、支持国策,不遗余力,卓著劳绩,迭蒙中央颁奖。先生与何次贤女士于民国十三年在广州结婚,夫人贤淑、礼佛持经、宅心慈善、治家处世、勤俭谦恭、井臼亲操、不辞劳顿、北堂课读、尤励辛劬、先生与夫人结褵七十余年,伉俪情深,从无间言,晚年含饴弄孙,乐腾芳于兰桂,家庭雍睦,致瑞气于祯祥。夫人育三男、六女、长男绍祖、中央警官学校十七期毕业,历任台湾省警务处股长,台北巿警察分局长,唐荣公司营建厂厂长。不幸于民国七六年逝世。次男绍宗、中央警官学校廿二期毕业,甲等特考

  • 文章永遠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林雄  出版时间:2007-04-30
    关键字: 国父 孙中山 逝世82周年

    三月十二日,是我们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八十二周年纪念,就在同时的教育单位教科书审定,却将高中历史课本「中国史」大翻修,对尊称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国父」二字删除,对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改成「起事」二字、……;眞不知,要将教导新生代「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历史就是历史,眞理只有一个!政府在民国二十九年四月一日为表彰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推翻腐化、专制的清帝国,而手创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通令全国尊称孙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 国父领导十次革命,以拯救

  • 文章國父的民主憲政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政治思想 民主宪政 法治政治 逝世纪念

    们远去。他在创建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时,虽然便想制定五权宪法,但当时的临时参议院却不晓得什么叫做五权宪法,所制定的临时约法,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条,是 国父的坚决主张,其余都不是 国父的意思。但 国父仍认为「民国以后,所恃以维持民国者,惟有临时约法」。所以,袁世凯叛国, 国父即擧临时约法以讨袁,袁氏逝世后, 国父亦致力规复约法与护法,他曾解释他为什么要拥护此与革命方略相背驰的约法说:「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故

  • 文章戴季陶先生逝世前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戴季陶 逝世经过 追思悼文 档案资料

    顷读传记文学第三十九卷第一期所刋林华平兄执笔之「戴季陶先生之死」一文,发觉文中记载,有与当时事实未尽相符之处。民国卅八年二月十二日戴先生逝世时,本人适在先生住处主理救治及有关事宜,对于现场一切情况记忆深刻。并曾于四十八年二月,戴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时,发表「季陶先生逝世前后」一文,藉表敬悼。爰将先生逝世时情况就本人所知及自身经历与观察,再为记述,聊供关切戴先生史实者之参考。卅八年二月十二日是我永难忘记的一天。那时候,本党中央和政府正播迁广州,于右老因事来粤

  • 文章沈旭步兄逝世片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沈旭步 逝世片断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夜十一時,接毛理事長打來電話:「沈社長旭步猝然去世,明日上午九時,陳士誠兄將帶其家屬到同鄕會籌商治喪事宜。」這個噩耗,真使人震驚而意外。嗣知廣州大學旅台畢業同學,每月頭一個星期天,固定中午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紅寶石酒樓茶聚,是日沈兄於做完天主敎禮拜後,大約十一時四十分到紅寶石參與茶敍,吃了很多點心,茶敍完,大家以阮聚雄同學患病留三軍總醫院醫治,乃群往看視,到醫院後,沈兄滔滔不絕的說話最多。入晚看電視時,突感哮喘不已,沈嫂扶其坐躺於...

  • 文章国父北上及在平逝世经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孙中山 北上 逝世 历史经过

    民國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三日,午後一時,自廣州大本營(河南士敏土廠故址)乘永豐艦出發,全城文武官員,及外賓到艦相送外有民衆代表學生代表、約百餘人,又民衆及學生列隊恭站兩岸者,數以萬計,聯義社、海員工會、機器工會等社團,更雇小輪十餘艘繞艦相送,沿途大放鞭炮,將抵車歪炮臺附近,時値潮退,爲砂擱淺,總理登指揮塔詳示航道,得趨坦途,艦長(歐陽琳)以次,無不五體投地。五時後,艦抵黃埔寄碇,總理未登陸,軍校校長蔣中正,敎育長王柏齡,及上校主任何應欽等登艦覲見,夜半潮漲...

  • 文章懷念鄉賢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龔學鍊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池章庆 龚学万 缅甸侨胞 逝世消息 人物简介

    我,龔學鍊是很單純誠摯的梅縣錦屏鄉、湖口沾唐人。今天我要以悲痛的心情,告知各位鄉親,一位僑居緬甸的池章慶先生,一位是返國定居台灣多年的緬甸歸僑龔學萬先生,都在今年(二〇一二)辭世了。池章慶先生在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六日去世於緬甸仰光。龔學萬先生是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去世於台灣板橋亞東醫院。兩位都是梅縣錦屏鄉鄉親。首先,我講池章慶先生一些瑣事,他出生在廣東梅縣,山多耕地少的地方,他小時候只讀過四年書,幸靠他舅公在梅縣經營華僑日報,幫忙他舅公,由於工作認真,提...

  • 文章廣東聯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名人逝世 挽联集萃

    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斯,行易知难,并有名言传海内。骨瘗紫金山,灵栖碧云寺,地维天柱,永留浩气在人间。胡汉民自挽联:抱道独能坚,险阻半生完大命。救亡空有愿,归来万里负初心。汪兆铭挽胡汉民联:直谅交期,相信同心能益我。艰难开济,何堪涕泪独擎天。孙中山先生革命运动,最得力之助手,首推胡汉民展堂,次则汪兆铭精卫。胡、汪二人,均吾粤番禺县人,同是日本留学生,少壮相知,身世同感,文章道义,肝胆相照,原为革命同志。可为痛惜者:孙先生逝世后,汪某即被人利用,离间胡、汪

  • 文章力竭何妨死道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應未遲 出版时间:1985-03-31
    关键字: 逝世前后 节终之典 功绩成就 品德修养 梁寒操

    岁月不居,梁均默(寒操)先生之逝,倏已十年。「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忆念前情,缅怀德望,岂徒感慨系之而已。「记频年杖履追随,寄望最殷拳,榘训常亲惭我拙;痛此日遽渺,凭棺挥涕泪,嘉言犹在哭公多」。对于挽联一道,我可谓十足外行。以上是我十年前搜索枯肠,胡乱写成的挽梁均默(寒操)先生联,对仗不工,了无新义,难免为识者所笑。但这副挽联,倒确可代表我对梁先生突然逝世的感受。梁先生逝世后的最初一段时期,我脑海中还不时浮现他的音容笑貌,总觉得他不会死,他没有死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