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轼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增城掛綠美名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陳力華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增城 荔枝 苏轼 岭南

    良好。历代名人中,对增城荔枝以诗词赞美的,为数不少,仅举几首供大家欣赏。(一)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作(北宋进士翰林学士兼侍读,四川眉山人)注:罗浮山在广东增城、龙门、博罗三县交界处。(二)广州荔枝词六月增城百品佳,居人只贩尙书怀。玉栏金井殊无价,换尽蛮娘翡翠钗。居大均作(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广东番禺人)(三)南鄕子赤帝炼丹成,戏把朱砂裹水晶,夏至凤头连黑叶,倾筐饱后,厨烟不用兴。 晚熟是增城,小核新州亦得

  • 文章苏轼在儋州(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苏轼 儋州 随记

    前言苏轼是热爱中国文学的人所衷心敬仰的北宋大文豪。他伟大的成就固然是学术上的高深造诣;从另一角度来看,他那随遇而安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都足与他的学术成就互相辉映、同为后人所激赏。他生于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家庭,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母亲程氏,知书达礼,读东汉书「范滂传」时,喟然太息,以范母大公无私的精神和范滂的节烈行为勗勉苏轼,俨然是一位保有中国传统道德的贤妻良母。苏轼在这样一个书香之家中成长,加上先天的聪颖、后天的努力,自然奠定

  • 文章苏轼在惠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王保珍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苏轼 惠州 行记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仁宗景祐三年(一〇三六)十二月十九日生,换算为西历,实际上是西元一〇三七年一月八日。景祐三年是丙子年,所以他是属老鼠的、磨羯星座的人。因责居黄州,躬耕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宗哲宗元祐九年(一〇九四),四月改元为绍圣元年(一〇九四)。闰四月三日,苏轼在定州知州任上,接获朝命,因坐前掌制命日,所作制词,语涉讥讪,而遭免除端明殿学上、兼翰林学士两职。以左朝奉郎,责知州军州事,遂罢定州任。六月二十五日抵当涂,朝命再下

  • 文章蘇東坡赤壁賦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赤壁赋 笔墨戏剧 苏轼

    編者按:作者吳守智,梅縣人,自幼酷嗜臨池,探求書法之奧秘,此幅蘇東坡赤壁賦,係服二等兵役時之作也。結體自然,行氣流暢,使轉遒健,得綽約嬋娟之態,秀潤珠圓之趣,弱冠之年其創作如此,假以時日,將在書界放光芒也。

  • 文章㈣入粤名家蘇東坡、朱竹垞、阮元遺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本刊提供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入粤名家 苏轼 朱彝尊 阮元 遗墨

    (注:屈翁山草書扇面眞蹟)(注:朱竹垞先生隸書二)(注:瓊州蘇東坡遺墨)(注:阮雲台自題眉壽圖記遺墨 紙本橫二尺二寸直一尺三寸五分漢陽萬氏所藏)

  • 文章苏轼在广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易君左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苏轼 广东 王朝云 名贤传记

    一、东坡到处有西湖我国境内,以西湖出名的有三十六处,自然一般人都以杭州的西湖为第一。但广东的两个西湖;惠州的西湖与潮州的西湖,也非常有名。惠州的西湖与杭州的西湖,因为苏轼两鎭名邦,地以人传,可惜苏学士未到潮州西湖,遂使湖山减色,然已有一韩文公坐鎭潮州,潮州西湖自可与惠州西湖分庭抗礼。颖州的西湖,也因苏轼而同显。东坡先生连鎭杭颖二州,所以他的朝表上有云:「入参两禁,每玷北廓之荣;出典二邦,辄为西湖之长。」晚年谪惠州,有丰湖(即惠州西湖),广袤十余里,汪洋千

  • 文章百粤名人名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金翁輯 出版时间:1982-03-31
    关键字: 广州 名联 苏轼 南国诗社 张之洞

    广东省城眞武庙 宋、东坡居士苏轼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而已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广州巿西北帝庙,民国后始以公产投卖变拆,民国二十年间见惠爱路玄妙观有铁铸巨型北帝塑像陈列头门,未知从何移此,时李「硏山」居端长广州巿立美术专门学校于此间。蒲涧联 宋、朱服孤臣正泣龙须草 游子空簪凤尾花宋元丰中乌程人朱服,以直龙图阁历知莱润诸州,绍圣中奉命使辽,后又为广州帅,其子朱彧著「萍洲可谈」三卷有云:「先公帅广,崇宁元年正月游蒲涧,因越俗也。见游人簪凤尾花作口号

  • 文章海南文化源流考(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何定之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海南文化 苏轼 谪宦之区 唐朝 五代 宋朝

    灭亡,南宋南迁,而同归于尽。宋室党争与主战派之被贬来海南,有力启发海南文化者,党推苏轼、李纲、胡铨、赵鼎、李光等,玆分别略述之如左:⒊苏轼:轼字子瞻,四川眉州人,父洵,字老泉,弟辙,字子由,世并称为三苏,轼于嘉祐元年擧进士,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实行改革科擧制度,轼上书言其不可,遂出为杭州通判,熙宁八年,知密州,元丰元年,知徐州,翌二年,知湖州,以有诬其湖州之到任谢表,为谤言者,旋下岳,更有言其曾赋诗讽新法,拟陷之于死地者,神宗薄责其过,责授黄州团训练副使,居

  • 文章北宋文人遊記中的人生啟示(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1-10-31
    关键字: 苏轼 苏辙 范仲淹 诗词 人生启示

    江正誠:台大中文系博士班畢業,教育部審定為國家文學博士。擅長詩文書畫國樂。曾任教成大中文系並公務人員高普考閱卷委員及台北市萬國語言中心法語教師。於國內外曾舉行書畫展凡十次。現為輔大、中原等大學之文史藝術課程教授,著名之詩書畫家兼教育家。

  • 文章一代文宗蘇東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謝燕鳴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苏轼 一代文宗 惠州 海南岛

    蘇東坡在惠州一〇九三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十八歲的哲宗親政。統治階層爭權奪利,蘇東坡却被哲宗以莫須有的罪名,發配到落後荒涼的嶺南英州(今廣東英德縣)。此時,蘇東坡已經六十歲了,接到貶令,感到報國壯志難酬,心境十分凄涼,雖疾病纏身,仍迅速帶領家眷奔赴英州。途中,又接到貶令,把他再貶到更遠的惠州(今廣東惠陽)擔任軍區副司令。在宋代,做過高官的人貶斥到這樣邊遠蠻荒的地方,算是最重最苦的懲罰了,但蘇東坡却坦然處之。惠州的官民聽說寫「大江東去」的大才子來了,便...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