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代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香港發現之前代古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明代古炮 清代古炮 其他古炮 香港

    一、前言香港自昔已为一重要海上交通要冲,李唐以还,本区便常遭盗贼所窜扰,故唐代设守提使一员,领屯门鎭兵守御,宋代则有催锋军屯驻,明淸两代,在本港设有寨城及建置砲台多座,并派淸兵常驻。各处砲台,今可考者,有大屿山之鸡翼角砲台、石狮角砲台,及东龙岛之南堂角砲台,(见拙撰之香港之淸代古垒)故遗下之古砲不少,现分擧如后。二、香港发现之前代古砲明淸两代,本港既有砲台之建立,故两朝均有古砲遗下,砲身上之铸文,可作史实之印证,现简介于后。甲、明代古砲近年,本港新界出土

  • 文章一士谔谔之明代名宦——霍韬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霍楚夫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霍韬 明代名宦 奏疏 笔墨 人物评价

    不为俗世所囿,不为利禄所动,正如诸葛武侯所谓:『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低昻』者。而后者,则是依阿取容,泄泄沓沓,无所主见,人云亦云,只求无过,不求有功,以保荣宠,以保官禄,正如孔子所谓:『鄕愿德之贼也』。明代粤籍名宦很多,若袁崇焕之忠勇,梁储之应变,湛若水之笃学,均可说一代名臣,而霍韬之识博才大,耿直放言,于羣言孔张之日,能够独抒己见,不为时流所囿,诚如王阳明所称『独想其执笏阙庭,独抒己见时也』。韬霍,字渭先,始号兀崖,后号渭崖,广东省南海县石头鄕人,生于

  • 文章明代廉吏——海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海瑞 明代廉吏 人物事迹 评价

    穗市中华路原名四牌楼,因为旧有四石牌坊;但实际上,这路上有五个牌坊,其中一个就是纪念明代刚正廉明的海瑞。自从明代中叶以后,明代的政治已渐趋腐化。权臣太监狼狈为奸。人民没有自由的思想与意志,他们是在地方官,和居鄕绅士的双重压制之下过着被损害的非人的痛苦生活。下层的人民,大多数是贫农,农民自然主要的任务是耕田,明代的田,有皇庄,有勋戚,中官以及居鄕绅士等的庄田。这些庄田对于农民的压迫剥削是苛刻而厉害,管庄的官校,强占土地,歛聚财物,甚至汚辱农民妇女,是平常

  • 文章明刑部尚書徐兆魁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鍾偉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徐兆魁 明代 刑部尚书 人物传记

    余尝闻党邑鄕里言:明代末叶,有尙书徐兆魁其人其事,世人皆知有民族英雄,兵部尙书,督师苏辽之袁崇焕!而不知在该时代。尙有明历,天启年间,徐兆魁为右都御史,资政大夫,刑部尙书其人!考之徐氏史谱,徐尙书,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在广东莞县,鳌峙塘村,乃现代粤中将领,徐景唐将军之先祖!出身进士,系明代一理学名儒亦是明代名臣,为人公正廉明,为官四十余载,不畏权势,为明当朝,最有正气,敢言之御史,深得明神宗万历皇帝之信任,曾使当时有权有势之官,皇亲国戚,慑于公之公正廉明

  • 文章陈白沙在明代诗史之地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饒宗頤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陈献章 明代诗史 地位 诗学渊源 比较研究

    以为「诗家正脉,即在乎是」[2]。然白沙此说颇引起后人之反对,钱谦益云:『子美尧夫之诗,其可得而兼乎?东食西宿,眞英雄欺人之语。』又讥「二妙集」之编选谓:『岂惟令少陵攒眉,亦当笑破白沙之口[3]。按金时段克己、成己、二家总集合曰「二妙集」[4]。此用其名,而取义「二妙」,则出自白沙句:『二妙少能兼。」诗之与道,本如南辕北辙,今乃合而为一,故牧斋讥其为东食西宿。荆川之徒,提出「诗家正脉」四字,主张诗以载道,此则明代道学家之文学观点,未始非出于白沙之启廸也。牧斋

  • 文章明季粤佛教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馬國維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佛教禅宗 明代理学 广东佛教研究

    所由起也。(云门宗为靑原所传)云峯又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法眼。此法眼宗所由起也。(法眼宗亦为靑原所传)故五家宗派,出自南岳者二。(沩仰临济)。出自靑原者三(曹洞,云门、法眼)今沩仰、云门、法眼、三宗俱绝。存者惟临济、曹洞耳。由梨洲先生叙述,可见禅宗由唐到明季,已有「盛极难继」之槪矣。启桢之世,江右博山无异(讳元来)禅师、绍曹洞三十一世之传,示寂之前,付大法于吾粤宗宝,[1]是为空隐独和尙。开法于罗浮山之华首台。[2]宗宝传法于天然函昰。开法于粤垣之诃林

  • 文章明代的广肇诗人(续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戴毅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明代广肇诗人 民族诗人 诗学史

    「江上初生月,独行寻故人。虫声出露草,渔火隔烟津。门有归农过,家为废圃邻。夫君颜色好,长笑倚松筠。」其风格也颇近王维。八、余论明代三百年的广肇诗家,作者已分别为之介绍了。山居若乏侣,见闻固陋乱离之际,鄕土文献,又不易搜求,所擧诗家,自不免遗漏,其作品自也不能一时为之论定。比方和梁佩兰同时所谓岭南七子之其他六子,除陈独漉、王滉作业已加以敍述外,尙有程可则、方殿元、方朝、方还四子,因资料太少,亦无法在本篇介绍,自难免沧海遗珠之讥。律以夫子「吾犹及史之阙文」之义

  • 文章花茂与明代之粤东海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何富彝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花茂 生平事略 明代 粤东海防

    海防,虽在洪武之世,未能建立强大海防体制,但为日后明代广东海防的发展,定下基础,其功甚大。[1] 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卷四十四花茂传。[2] 花茂所奏置之卫所,除文中所列者外,于内陆还有增城守御千户所,淸远卫及肇庆卫,因其位内陆,不属本文讨论范围,故从略。又文中各卫所城依东至西次序排列,位置详附图。[3] 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卷三十一政事四兵防一潮州卫载:「大城守御千户所,在饶平县宣平都,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花茂奏设。」[4] 明嘉靖

  • 文章香港早期海盗史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宋代海盗 明代海盗 香港 清初海盗 割让初期

    可见海盗确曾占据大屿山。乙、明代困扰本港之海盗一、林道乾嘉靖中叶,海盗林道干众众数千,掳掠本港沿海各地,勒收行水,艚船(贩食盐者)每船取银四、五十两,渔船则令每船纳银七、八两,各日扣税。致令停泊香港之艚船及渔船,多不敢出海。及林道干就抚,各船始获自由出海运输。(见罗师元一之香港之海湾与特产及其前代隶属)二何亚八据东莞县志卷三十前事略三,明世宗嘉靖三十年(西元一五五一年)秋条载:「何亚八率夷人入寇东莞所,千户万里守南山烟墩,遇贼战死。指挥使李茂材率兵剿之。」按

  • 文章明代的广肇诗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戴毅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南园五子 泰泉诗派 越山诗社 明代广肇诗人 诗学史

    一、前言吾粤诗学的开山大师,谁也知道始自曲江张文献公九龄,方唐盛时,张公以文学冠时,超擢进士,官左拾遗,适唐玄宗生日,大臣皆献宝鉴,而公独献事鉴十章,以伸讽谏,号千秋鉴录,累官中书令,为相,封曲江男。不但主朝谔谔,为天下所重,并且他的风度,以及他在从政余暇所为诗章,也足人冠绝百代,自成名家。自盛唐历五代、宋、元,吾粤也代有作者,不过不很多罢了。到了明代,吾粤诗学,才发扬光大。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说:「广州南园诗社,始自国初五先生;越山诗社,始自王光禄渐逵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