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团结、共识、发展——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梅州「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纪要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本刊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 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实

    一、「客」从何来?何时为「客」?这些百年争论的客家学问题,在「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上,取得了初步共识。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在广东省梅州市举行的这个研讨会,是由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福建闽西客家联谊会和江西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来自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辽宁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昌、西安、郑州、桂林、长沙、深圳、韶关、汕头等十二个大中城市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共

  • 文章客家话漫谈(客家探源)——(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曾廣鉞 出版时间:2008-02-16
    关键字: 客家方言 七哀诗 客家民系

    笔者前在客家话漫谈提到的客家话「语词」,都是叔婆伯姆时下仍在使用的口语,虽然与时下的普通话(国语)有差异,但那些语词在形、音、义三方面都与康熙字典或辞源一致的,目的是要证明客家话很多是「古」汉语,是要以今溯古。其中有些语词是笔者个人临时的音译,例如「鹿浊」、「好先行」、「有身」,都是童时在家乡听长辈说的。「鹿浊」之所以说是「碌碡」,以及「蒸尝」一词,因为比较少用,特在此重予解说:鹿浊(或鹿毒):这是一种农具,是童时听大人如此发音,我个人给予的音译,并非

  • 文章试论客家民系与方言的形成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謝永昌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客家民系 客家方言 形成过程 历史资料 客家文化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特色的移民运动的产物。由于战乱或灾荒等种种原因,中原汉人、客家先民及客家人在历史上曾先后经历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运动。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就有过『秦戍五岭』和中原汉人的两次南迁运动。秦灭六国以后,为进一步扩张,秦始皇派屠睢、任嚣、赵佗等统率五十万大军,越过五岭,平定百越,建立了桂林、象、南海三郡。在平定南越之前,负责秦军『转饷』的御史监史禄,开凿了沟通湘江与漓江,全长达三十公里的『灵渠』,从而开通了岭南的水路,使

  • 文章客家族群與中華漢族(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客家 族群 汉族 渊源

    客家话的许多音韵特征与晚唐五代、宋代音韵相符,音韵格局介于唐末至《中原音韵》之间,从而推论客家方言基本上是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时从中原汉祖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客家先贤、客家学先驱罗香林间接述及客话形成于「五代宋初说」。北宋说则为不少学者所持,他们以今天客家方言与宋代语言的相似性来证明客家方言形成于北宋。还有明朝中期说,等等。客家话究竟形成于何时是个亘古难题。笔者认为客家话源出于周朝官话,详见拙著《客家文化大观》第四章。2客家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从

  • 文章《崇正同人系谱》客家研究「回归原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2期  作者:曾令存 出版时间:2015-04-30
    关键字: 《崇正同人系谱》 客家研究 原典

    讨论「回到原典」的可能性。首先,从客家研究学术史角度看,《系谱》发表至今已近90年,而且在该研究领域一直以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关注。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实际上已让《系谱》获得了作为原典必备的时间资质。其次,是与「时间」相关联的《系谱》内容的史料价值。这价值我以为首要的体现在《系谱》近百年的时间沉淀,同时更来自于《系谱》材料的采集。对此《系谱》在编纂凡例中已有形象交代:(《系谱》)「取材自国史、方志、族谱、家乘,以至时贤著作里村记载,靡不搜采,片言皆有依据。」[2

  • 文章第七届客家文化节——月光光演唱会——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陳祖維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第七届客家文化节 月光光演唱会 客家文化

    九十一年十月十九日晩间七点,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音乐台举办的「第七届客家文化节—月光光演唱会」,串连音乐、文学等领域,与民众一同领略客家前辈在音乐、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有四、五千人聆赏,市长马英九提着红灯笼致词与祝贺,各同乡会理事长应邀参加。大会邀请金曲歌后许景淳担任主持人,由二〇〇二金曲奖最佳乐团得主「交工乐队」热闹开场,演唱客家创作曲「亚细亚的孤儿」等,向吴浊流等多位客家文化人及同乡会理事长致敬。该乐队表演许多客家作品,如男女交往、喜庆节日、结婚生子

  • 文章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研究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邱榮裕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研究》 论著简介 客家研究 民间信仰 书序

    作者简介: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专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台湾客家研究学会理事长、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副教授、国家人权馆筹备处评审委员。

  • 文章談客家人的宗祧繼承觀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宗祧继承观念 风土习俗

    族人,此乃对〔血食〕观念的传承,发扬敦亲睦族的最佳表现,値得我客家鄕亲效法赞扬也。(编者注:春秋郑大夫良霄,字伯有,贪愎而多欲,子栒、驷带等攻之,霄死,死而为厉,先期示梦杀驷带及公孙段。带、段果如期卒,于是郑人大恐,常相惊曰:〔伯有至矣〕,辄皆走,不知所往。见左传鲁昭公七年传。今谓无事而相与惊恐曰相惊伯有。本此。)

  • 文章客家之光——贺冯秀珍新著《客家文化大观》出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朱華超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冯秀珍 《客家文化大观》 著作出版

    丰顺,在过去来说,是一个落后的山城,风气闭塞,交通不便,文化教育都不发达。现在,学校增加了很多,公路四通八达,而广梅汕铁路也经过县治所在地的汤坑,加上侨资的挹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客家文化大观》于前年冬出版,这是一部分为上、中、下三大册,内容逾百万字的钜著。作者冯秀珍女士,丰顺县汤坑鎭人,她耗费六年心力,完成这部震古铄今、论述客家文化巨著,其气魂、其毅力、令人敬佩。诚为丰顺之光、广东之光、亦是客家之光。冯秀珍女士,一九五五年生,中山大学

  • 文章艳阳六月天——2011第五届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周伯乃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客家 论坛 文化旅游

    一一年六月廿八日起,有了「自由行」的实行,两岸人民有了更多更自由的交往,形成民族大团结。今(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台北市广东同乡会应邀参加「二〇一一年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由理事长钟如海将军领队,分别组成三个团,共四十七人,第一团由钟理事长率领,第二团由古龙建将军,第三团罗大荣先生,浩浩荡荡,自台北松山国际机场飞往金门,再转搭豪华客轮到厦门东渡码头登陆,壤壤的人群像过江之鲫,史记:「货殖列传」里有句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