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涯共返回7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素描與顏色間永無止盡的交鋒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25期  作者:廖繼英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廖继英 颜色 素描 艺术生涯

    「我的教育,在於讓我了解到顏色和素描是有許多不同的表現方法。很自然地,我的古典教育,帶領我去研究這些大師們的作品。在思考作畫的同時,我盡可能地按體積、曲線、對比調子及畫面的和諧性去領悟它們,並將來自自然中所觀察形成的意念與畫面結合為一。直到有一天,我了解到必須忘掉大師的這個職業,或者說,我已明白這是屬於個人的方法,我才能畫出自己的畫。學院的教法規則,是所有藝術家的規範嗎?個人創作的方法,是來自於知識的攝取和受東方藝術的影響。素描線條是直接傳達情感最純粹的...

  • 文章香港凤凰卫视台专访录像有感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煥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抗日生涯 访谈有感 御侮成功

    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派记者来巴黎家中专访,拍摄我回忆当年抗日生涯的录像,制成专辑播放全球,作为「南京大屠杀」惨史的见证。我今年八十有六,逢此幸事,不可无诗矣!揭竿抗日慕英雄,一片丹心尽孝忠。运筹有道光华夏,御侮成功耀祖宗。德业声名播世界,凤凰卫视胜晨钟。于今八六从衷愿,重整河山振汉风。

  • 文章影響我一生的機緣人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萬德群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人物自传 读书生涯 职业生涯 机缘

    (注:萬德群將軍玉照)有一派歷史學家認為,歷史是由無數的偶然連綴起來的。二十世紀英國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首相,邱吉爾爵士,在其所作【Luck】一文中說:人活得愈久愈相信,一切都決定於機會。我這個平凡中的平凡人,沒有甚麼「歷史」,也談不到甚麼「一切」,但已活了八十年,說不定還會活到九十歲,回首來時路,深深地覺得我的一生正是許多「偶然」連綴起來,而且年齡越大越能體會,「機會」對我的影響多大!我是一個百分之百的生於貧寒,長於戰亂的放牛種地窮農小子,曾有一年端午節...

  • 文章憶吾兄偉吾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9期  作者:劉眞原 出版时间:1983-01-30
    关键字: 回忆兄长 学生生涯 军旅生涯 追思悼念

    一、先兄偉吾於民國五十八年六月逝世,迄今已十三年。兄平日友于兄弟,而諸弟對兄之追思,亦無時或已。現我為表達諸弟對兄的長相憶,爰撮述兄生平二三事,以在親言親,或以語多坦率,而更具紀念的價值。兄自幼秉性爽朗,擧止持重,深為先父仙舫公所喜。迨考入黃埔軍校(四期),以先父曾綰兵符(羅慈威先生之令從叔兼柔先生、及吳奇偉先生,早年均曾隸麾下),更增欣慰,詡為一有為的青年。二、兄在中學生時,卽以:持重、有識見稱,現記錄一則如下:民國十年,兄以家遷居汕頭,乃轉學廣東省立...

  • 文章葉夏聲自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叶夏声 自传 革命生涯 著作

    余自民國紀元前八年,時年十五,卽投身洪門,十七歲入同盟會,追隨 國父,致力革命,迄今已四十有五年,此四十餘年中,余除信仰本黨主義,擁護 國父,幷最高領袖外,從未兼跨其他任何派系,致成爲黨中一孤露無依之孽子,顧余殊不以此爲意。曾於民元二間,秉承 國父之授意,制定革命方略,確定黨國旗幟,起草五權憲法,堅持土地國有及耕者有其田之義,謂宜由國家發行債券,徵購非自耕土地,配租與自耕農,以期與本黨平均地權之初旨符合,幷與時代潮流不相違背,均曾蒙 國父嘉許採納,於以奠...

  • 文章書生報國羅克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盧偉林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罗克典 政治生涯 追思悼文 人物传记

    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羅克典先生,是一書生型的人物,沒有吸煙、嗜酒、賭博的習慣,對音樂、戲劇更是外行,但對經濟方面,尤其是國際貿易與農村經濟,以及對後世有特出影響的古代人物,他都費很大功夫去研究,且有頗具深度的心得。克典先生從政當過他家鄕豐順縣長,年靑時曾任小學敎師,後來又任敎中央政治學校,在台灣曾任台灣新生報社長,從事政府與台胞的溝通工作,又曾與僑領合資經營農場,前年不幸去世,至今瞬逾兩年,國大代表與他生前友好都對他深深懷念。學生時代嶄露頭角克典先生,廣東...

  • 文章十年敎育生活之囘顧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劉竹岩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刘竹岩 往事回忆 教育生涯

    一、序言——解甲歸田從事教育辛亥初冬,光復潮州任務結束後,二豎突襲,高熱不退,床第纒綿,幾喪殘生;差幸醫藥有靈,浹辰而愈,而昻藏壯志幸未因此稍受消磨。適廣東北伐軍前來粤東募集敢死隊員,參加北上討虜,遂與同有乘長風破萬里浪之志的何勉士劉次貞等同往登記。應試後幸獲錄取,遂偕赴羊城報到。編隊後隨卽奉令與獨立第一旅同袍,同歸入先遣部隊,鼓輪北上。抵南京稍事休息,於農曆十一月十九日橫渡長江,與江浙聯軍轉戰於皖中。當時士氣干雲,未兼旬卽克復固鎭宿州。追奔逐北,造成威...

  • 文章孫科與近代中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孙科 人物生平 政治生涯

    國父哲嗣孫科別號哲生先生,爲前國民政府副主席、立法院院長、行政院院長、及考試院院長、開國耆宿、服膺主義、學貫中西、於民國之建制、北伐、抗戰、剿共、復國諸役、無役不與、勳望崇隆、中外同欽、 國父與 蔣公,倚爲股肱,深爲嘉許,筆者自民國三十二年春任職立法院追隨左右,遷台後哲公任考試院院長,又蒙聘爲顧問,追隨哲公多年,知之較深,以先生治學與治事對近代中國有極大之影響,爰將先生生平治學治事之梗槪,略述一二,以爲邦人君子告。經世實學、植根深遠國父當年嘗以「養浩然氣...

  • 文章軍旅憶舊——怒潮第四隊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怒潮军政学校 军旅生涯 往事回忆 师长同学

    怒潮第四隊是「怒潮軍政學校學生第一大隊第四中隊」的簡稱,如果稍往前溯源,怒潮學校有一段頗不平凡的校史可供追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吾國之國共兩黨明爭暗鬥二十餘年,終因民國卅七年下半年遼西會戰、平津易幟,徐蚌決戰之共軍全面獲勝而成定局,聞鼙鼓而思良將,民卅八年初先總統蔣公中正於下野前,精選胡璉將軍為陸軍第二編練司令,面諭其「重整舊部(筆者按:即第十二兵團),以備續為國用」胡將軍臨危受命,殫精竭慮,於浙西衢州編練大軍,卓然有成。不久,奉命將新練...

  • 文章儒將慈威羅卓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何祖紹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名贤传记 军事生涯 往事回忆

    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將軍(右)在印度火車站迎接蔣委員長夫婦合照一、經文緯武:羅卓英將軍是一位文武兼資、抗日名將,不幸於民國五十年十一月六日;病逝台北,朝野悲悼。開弔之日,先總統蔣公親臨致祭;五院首長、三軍總司令,及人民團體,地方代表,前往弔唁。經國先生當時主持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亦曾往祭。靈堂內外掛滿了二百餘幅輓聯哀幛,追頌將軍之武功政績,而歎息星沉,未能目賭大陸河山之收復。其中以故監察院院長三原髯翁于右老所撰寫「將才北伐南征史,詩卷呼江吸海樓。」之輓...

共72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