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轶事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載中的鍾姓祖先軼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鍾百春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中姓祖先 历史轶事 家谱

    近年來整理家譜,翻閱了不少典籍,偶而發現常人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確實是存在我們中國人的心坎中,當我們徘徊流連書店的書架下,許許多多有關命理風水的書籍,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仍然那樣暢銷,就是明證,平時無論結婚、搬家、買屋·大家都喜歡翻翻陰歷所載的良辰吉日作為選擇的標準,認為好風水好日子可以逢兇化吉,可以轉運的原因,因此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許多民間故事,絕大部份是和命運風水分不開的,這些傳說的故事,雖然是文人筆下的創作結晶,也有些是口述傳言,有些是荒誕無...

  • 文章大埔翰林何探源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李萬興 郭成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何探源 历史轶事 诗联文作 传说趣闻

    大埔縣何姓除了雙坑的何如璋(號子峨)點翰林外,恭州的何探源(號秋槎)也是一個翰林。清朝光緒年間,大埔恭州的何探源中翰林後,父母相繼去世,他在家守了五、六年孝,因家境貧困,為人又正直,不會巴結權貴,朝廷亦幾乎忘掉之這個人,所以遲遲沒有派出任職。後來,他的同科進士張之洞出任巡撫後,知道他還沒有任職,才奏准朝廷,朝廷不知他的能力如何,便隨便放他個七品芝麻官,派到四川閬中縣當個小小的縣令。舊時,四川的讀書做官的人不少,俏皮的人也多,當何探源到職後,沒有人瞧得起他...

  • 文章明代狀元林大欽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何堯載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林大钦 科举考试 历史轶事 诗作

    我國古代嶺南屬於蠻荒之地。東晉五胡亂華,中原士大夫階級開始南遷,由閩北入粵,爲我客家一族安居廣東的開始。唐朝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謫潮州爲刺史,從此嶺南文風漸盛。隋唐開始開科取士,宋明兩代粵人獲中科舉的人士漸多。至明代,潮州人林大欽獲中榜首狀元,確爲嶺南文化放出一道空前未有的異彩。林大欽祖籍是大埔縣大麻鎭林坑村,係宋理宗時代林評事公第十一世孫。他出生於潮州府潮安縣一個叫做「山樵」的小村落。他家住屋後面山頂有一座寶塔,俗稱「牛屎塔」。某一年,...

  • 文章清臺北知府大埔林達泉公事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林萬水 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林达泉 人物事略 台北知府 为官政绩 历史轶事

    林公達泉(家名世洪),字海岩(西元一八二九至一八七八年),廣東大埔三河松水澗(今大埔縣英雅鎭水口村松水澗)人。幼時聰穎過人、喜讀詩書,雖家境清貧,飯餐不繼,仍勤學不輟,吟誦琅然。爲人忠厚誠懇,喜以文會友,與三河壩文友饒雲驤相交甚密,相距三十里,常徒步往訪,談古論今,樂而忘返。咸豐十一年辛酉(西元一八六一年)科,參加鄉試,高中舉人(與清朝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同年中舉)。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海岩公爲丁公日昌幕友,期間廣交賢豪,學業益進,因精通古今輿圖武...

  • 文章粤海舊聞錄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1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3-11-12
    关键字: 李鸿章 万言书稿 国父全集 苏东坡 历史轶事

    國父見李鴻章之傳說國父曾上書李鴻章史實,無人置疑,惟曾否與李鴻章晤面談話,則有兩說:一謂其時李正負北洋重任,而中日因韓國問題緊張,必無暇接見此一素未謀面之靑年。一謂中日交戰前, 國父北上冒險求見李鴻章於私邸,陳說大計,勸李革命,李以年老辭。前說見「國父年譜」(黨史會)及各家近代史。後說吳稚暉編之「中山先生年系」「別傳」有之。又鄒海濱黨史稿所說,祇言上書李鴻章而未及晤見事。此一問題,史家各執一詞,而國父未嘗在以後演講著述中提及此事。近鍾貢勛學長在「國父全集...

  • 文章三河壩匯城「編修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飛虹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三河壩 “编修井” 侨胞兴建 历史古迹 历史轶事

    大埔縣三河匯流汀江、梅江、梅潭河而得名,地扼閩粵贛水陸交通要衝,形勝天然,明代在此設一驛站,取名「潮州三河驛」。此地古跡文物處處,頗具風采。三河鎭匯城村北門有一口井,命名爲「編修井」,它是近年來由旅外僑胞、台港澳同胞捐資興建的,上面有《華僑建井紀先賢》的來歷。明朝正德年間,三河壩還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有一位任國史編修的王思,字改齋,爲人性情剛毅,耿直敢言,目睹當時昏庸的正德皇帝不理政事,整天跟著一些太監、近臣飮酒作樂,射獵閑游,他每年新春正月,總要花白銀...

  • 文章清駐日本公使何如璋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何克強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中国近代外交史 何如璋 历史轶事 石牌坊 纪念建筑

    何如璋(一八三八—一八九一)是中國近代史上,頗為有名的大埔人。原由有二:他是中國第一代外交家,光緒三年(一八七七)首任中國駐日公使;一八八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爆發的中法馬江之戰,中方慘敗。何如璋(船政大臣)和張佩綸(會辦福建海疆大臣)獲罪,充軍張家口。對於何如璋的歷史功過,尤其是馬江之戰,史學界一直存在爭議。一、牛角掛書何如璋出生在大埔縣同仁社崧里(今湖寮鎮雙坑村)。小時候,家裏很窮,一個農家有八個男孩、一個女孩,家計之艱可以想見。於是唸了幾年私塾後,這個老...

  • 文章明狀元林太欽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林錦祥 林洪斌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林太钦 历史轶事 唯心主义 为官经历 家庭出身

    狀元林太欽祖先是大埔縣大麻鎭林坑村人,宋末林評事公第十一世孫他出生於潮州府潮安縣。明嘉靖十一年上京應試,皇帝欽點爲狀元。「三遊金街」「廣東免介糧」是他流傳於廣大群衆中的典故。林出身貧苦,自幼聰穎過人,受父母嚴格的教育,從小就有「榮宗耀祖」「出人頭地」的偉大抱負。明嘉靖十一年上京應試,按當時民俗、族規要求,上京考試前到大麻林坑祭祖,再上福建寧化林氏總祠拈拜。途經三河壩「晏公宮」,在晏公神前求筊,連求三個陰筊,他不會爲此動搖,而非常自信,認爲此次上京定能高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