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医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医看蔬菜的疗效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鄒能生 出版时间:2010-02-27
    关键字: 中医 蔬菜的疗效 医疗保健

    肝炎、药物中毒。⒉防治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可降血压。⒊碱性食物:平常鱼、肉吃多者,可以改变酸性体质。芹菜:注意:避免单独喝芹菜汁,以免过度刺激肠胃。⒈降血压:行气活血,增加血管运动。⒉鎭静神经:香气舒解郁闷。⒊预防口腔发炎:丰富维他命A,保护黏膜。茼蒿:最佳药用蔬菜 注意:煮太久则无效。⒈贫血:丰富的维他命B2,铁质。⒉预防癌症:丰富的β胡萝卜素。⒊调整肠胃机能:独特香气振奋肠胃。⒋化痰:改善感冒后遗症的痰多现象(加陈皮)。红杏(苋)菜:注意:杏菜性偏寒,虚寒者少吃

  • 文章中医药治癌之商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4期  作者:劉希明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中医 治疗癌症 病例

    (作者为屛东中医师于本年参加第一次全国中医药学术大会入选之论文—编者注)

  • 文章針灸聖手鍾傑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4期  作者:李志堅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钟杰 名贤传记 中医发展

    耳濡目染,复师事孙培荣中医师,得其精髓,为孙医师之得意入室弟子,对于古典的针灸理论,深有认识。尤以针灸的基础理论及作用机转硏究更了如指掌。先生以其深厚之现代医学学识与经验基础,用以解释求证针灸之作用机转,发现与神经系统及内分泌、防疫系统等体液因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又从神经体液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国医学的经络学说,使中国医学理论进入现代医学的范畴,为西医开拓了一条硏究中国医学玄妙殿堂的康庄大道。先生不仅简化了中医理论,编著创新敎材敎育中外人士,目前其西医门生遍及

  • 文章偏方濟世良方數條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凌正名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中医古方 医疗保健 食疗

    憶童稚時常聞,鬼怕閻王,病怕偏方。因家藏古書甚多。四書五經醫卜星相等,雜書亦多,少年時時翻閱。就醫言看病理論,多由觀察人體各方面之虛實,以後下方藥治療,所謂望氣色,問飲食生活,聞氣味汗之排出,切脈辨是何處生病,如脾胃腎心肝肺等狀況,注重氣血盈虧,分門別類,不可執一為之,應全面瞭解後,以決定用藥,大體用汗吐瀉去其病源,以補托培元氣。其治療方法,千奇百怪,用藥有定性定量之分野,定性甚難,定量容易。所謂定性,分草本、木本、石藥之分,又生熟乾分別,草本為輕,木本...

  • 文章經絡學篇後餘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藍大田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经络学 中医发展 传统医学

    学。反观中国医学,承数千年来以感性实验医学余绪,故步自封,门派各别;于理论上各有见解,其主要原因,厥为缺乏一套完整如西方医学之制度,故未能与时代俱进,致被讥为毫无科学根据之医学,应受时代淘汰,殊堪浩叹!迨至六十年代,海内外中医界人士,莫不有感于斯,期待以国家之力,从事中国医学(以下简称中医)整理,去芜存箐,使之科学化而发扬光大。作者体质素来孱弱,及冠经营小工商业,壮年适遭时移势易,寄寓海外,由于生活环境剧变,乃致疾病丛生,时感头晕脑胀、失眠、心悸、精神萎顿(严重

  • 文章中医古传方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4期  作者:凌演徵  出版时间:2000-02-12
    关键字: 哮喘食疗偏方 摄护腺癌 中医古方

    有多种,而人的体质有别,能治好甲的,未必可以治好乙。我跟一位老中医谈过此方,他说古方中有田鸡尿可治哮喘,但这则神奇的农村秘方却未听见过。转载自一九九九年三月廿八日美国世界日报家园版笔者按:本偏方曾予患气喘之两外孙服用,自后数日,以迄入冬转寒,而最易发作之时,未再发此病,复予患过敏性气管炎之孙女服用,服用一次,病情亦告减轻,另介绍一患气喘老妇服用,据谓前此易患感冒,服后数月,迄未再患,从而气喘亦未再发生,患此病者确实值得一试,至笔者所患轻微气喘,系每晚饮一小杯约

  • 文章「經絡學」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藍萼洲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经络学 中医治疗 序文

    所谓固本培元,所谓滋补健体等等,即可为此中机理之说明。是故我国中医方剂及针灸之治病,乃以标本兼治,顾全整体为要旨为特色,疗此伤彼,为中医之所不为也。宗叔奋鸣蓝大田医师,素苦羸病,三十余年前避秦到港,以生活环境剧变,沾染严重之神经衰弱,以经络仪自行理疗,悉告痊愈,且背弓腰弯之态,亦见挺拔,乃抱人疾己疾之怀,具济世传薪之愿,从而深入钻研,二十余年来博览羣籍,尤重人体之经络研究,一面义务临床,奔走台港两地,为亲友治愈疑难疾病者,指不胜屈。本人于十二年前患皮肤敏感症

  • 文章神奇苦丁茶製成天鳳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兆坤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苦丁茶 天凤丸 廖瑞昌 培育工作 中医

    到底是什么灵药,特取得部份资料乐于介绍。现代医学证明,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每年,全世界有130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其中高血脂是一种常见原因。「天凤降脂胶囊」(Tian Feng Capsule For lowering Blood Fat)是中兴公司科技人员在茶叶物学专家、郭氏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郭芝欣先生带领下,用了长达五年时间开发出来纯天然植物降脂新药。该产品经北京医科大学保健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天

  • 文章大埔张 慰中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溫雲光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张慰 人物事略 中医 血液病

    血症克星播福音,悬壶济世暖人心。华佗再世德高尙,救死扶伤奉献眞。」这是人们歌颂广东大埔县商业局退休侨属民间医师张慰,利用业余时间及退休后,苦心孤诣,专心致志,硏究祖传治疗血症病的配药,结合新医疗法,为血液病患者排优解难的一首诗。张慰,男,一九三三年生,大埔大东鎭人,厦门大学毕业,为人热情诚恳,勤奋执著,勇于硏究,乐于奉献。他从十五岁开始跟其叔父学医,钻硏中医,后拜闽龙海县名医刘兆让院长为师硏岐黄之术,特别是对血症病,因患者造血功能下降,血液中的白血球

  • 文章珍愛稻米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8期  作者:白木(桂林)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稻米 膳食构成 营养价值 中医方剂 稻米功效

    煮热性热,多吃发温热、动痰水,故热病者及小儿有病者不宜食。另外,在中医方剂中,常用「谷芽」(发芽的稻谷)。谷芽甘平无毒,有健脾、开胃、下气、消食之功效,助消化而不伤胃气,且谷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一,故还可用于治疗脚气病。稻米很大一部分营养藏在米粒的胚芽和外膜里,所以精白米的营养不如糙米的好,如果经常以精白米为主食,便会引起维生素B一缺乏症——脚气病。此外,米糠还含大量的食用纤维,有助于促进排便,排除体内毒素,同时,还有降低胆固醇、减肥等诸多益处。淘洗稻米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