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祖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皓月明两岸 血浓凝亲情 武汉台胞回台访亲祭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胡亦頻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武汉台胞 访亲 祭祖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二日,离中秋佳节不远的日子,武汉市台湾同胞赴台访亲祭祖团一行二十四人,跨越已不再遥远、不再隔离的台湾海峡,抵达台北,开始了为期八天的「访亲祭祖」的圆梦之旅。作为该团仅有的非台胞的二名从业人员之一的我,从乘上直航全面开通后的航机的那一刻起,便与这些访亲祭祖的台胞们心似在一起脉动,血似在一起畅流。临窗眺望,那无尽的蜿蜒起伏的山川河流,那翡翠般染著瑰丽色彩的金秋田园与我们渐行渐远了,而那隔断两岸同胞不能相认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海峡也越来越近

  • 文章情繫家園返鄉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返乡 祭祖 探亲 开会 访友

    畅谈乡情,快慰生平。二、悲喜交集是探亲此行最大愿望原是为祭祖探亲,但停留时间,比预定要短。原因是先二兄发英独子万葛侄失母丧妻,悲戚万分,我真不知如何安慰,自难多留。我们于廿日上午,先去祭拜仅有一碑之双亲墓碑处(双亲骨骸早被铲掉)。继去二嫂王有英(葛母),葛妻张光英之旧墓新冢处祭坟,面对凄情,不哭也难。倒是葛子世良稳健智慧,含悲工作,寓有才华。中午在吴店餐厅,招待未除五服的万萱、万葛,万霞三兄弟全家老少,并邀开东姑表弟一家老少餐叙,餐后合影。由于我在族中辈份

  • 文章本社刘发行人先云先生返鄕祭祖特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0期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刘先云 返乡祭祖 活动纪实

    (注:湖北省台辦陳主任春林在武漢市歡宴劉先雲先生)(注:大冶市長蕭家祥先生歡迎本社劉發行人先雲先生返鄉探親)

  • 文章舂鄉橋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泰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 祭祖寻根 枣阳

    返乡祭祖寻根李发强、陈玲美乡亲伉俪,应湖北省府之邀,落地接待,前往湖北随州,向炎帝神农诞辰致祭,极为庄严隆重,海内外华人、中共中央及地方领导,都有热烈参与,很是感人。会后又应省府招待,参访武当山。返程途经襄阳,李乡亲伉俪又专程访候胡主席久明、刘局长世秀伉俪、受到枣阳前市长、现任政协主席吴长华、政协李秘书长、作家孙东海、卫光立、环保会长运建立暨亲属等的热情接待。胡主席并陪同返枣、参观新建「刘秀祠」。又受到岳书记兴平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更蒙邱副市长光秀、台办罗主任

  • 文章愼终追远·不忘祖德——沔阳县旅台同鄕会中元祭祖纪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張瑞典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湖北沔阳 同乡会 中元祭祖纪要

    秋风送爽、时届中元,吾沔同鄕会,于中华民国八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假台北市长沙街一段二十号国军英雄馆二楼,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元祭祖大典。是日阳光普照、大地宜人,由各县市地区来台北参与祭典大会的鄕亲,扶老携幼,络绎不绝,进入典礼会场报到,最早到达会场的是板桥市郭修平鄕长、及新店市张守敬鄕长两人,并主动协助笔者布置会场整齐的座位,排列的有条不紊,长方形的供桌,上面放著鲜花、水菓、酒类及锡箔等祭品,以大红纸书写的旅台同鄕会各鄕亲姓氏的祖宗神位,因张贴醒目,特别显得

  • 文章滿載而歸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姜化一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故乡水土 碑林 清明祭祖

    功,神州无限伤心史,慷慨悲歌怒发冲。二、重唱高祖歌大风,豆糜麦饭群雄崇,犁庭扫穴圯新莽,青史丹书续汉宗。跃马卧龙愚贤异,吊民伐罪古今同,金瓯残破悲依旧,功罪千秋待史翁。今天,清明祭祖,更应远溯我们炎黄子孙的远祖。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华夏神州,都是炎黄二帝所开创。我们血同胤、书同文,应该亲蜜团结把固有的文化发扬光大,把华夏神州开发得更富饶绚丽。然而几十年来萁豆相煎兵连祸结,争城一战杀人盈城,争野一战杀人盈野,今天世界愈文明,人性愈野蛮,互屠的残酷景象

  • 文章二〇一二年暑假青年返鄉記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杜泰生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枣阳 武当山 祭祖探亲 台湾同胞

    99年返鄉後,顏班長一再表示他要「退休」,請我「接班」每年帶隊返鄉,我啥人都不認識,如何帶隊?當然不答應。101年他又要我帶隊,說今年他可以幫我,明年我正式接手,我依然不答應,但答應再回一趟棗陽。我之所以想再回去,看看爺爺的墓地是主因,因為99年跟岳弟回去,正逢天下大雨,墓地需要經過一片泥地,跟本無法行走,是故沒去祭拜,真可謂無功而返。四月中,我信箱接到一封由「擇之清蓮」寄的信,說是由大河灣搬出去的棗陽人,我很迷惑,不知是何人跟我連繫?信中說他爺爺叫杜見友,是...

  • 文章尋根情懷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顏嘉德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寻根热潮 枣阳 台湾同胞 寻根祭祖

    小时候读私垫,国语第四册第一课「春风」,内容是「春风轻轻吹,吹到草根里,草被春风吹醒了,草儿欣欣快长起。」说明「春风」和「根」的密切关系与重要性。现在正是春风轻拂,万物复苏、炎黄子孙以形式各异的行动,在大江南北,展开一股寻根热与祭祖潮,高兴得春风拂面,寻根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内地兴起。「根」的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本能,也是人类对生命的热爱。记得有一部电影,根据美国作家哈利小说「根」改编,在电影放映线上,经久不衰,使不知多少人感慨,赞叹与沉思

  • 文章憶相逢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詹華如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 湖北同乡会 李发强 枣阳 探亲祭祖

    二〇一一年五月下旬,台灣湖北同鄉會原會長李發強先生、新任常務理事陳玲美女士,應湖北省政府之邀赴陸尋根問祖旅遊觀光。他們略去一些行程,在原襄樊市政協主席胡久明先生的陪同下,回故鄉棗陽探親。我們相見甚歡,留下美好印象,茲賦詩一首,以作紀念。大陸觀光亦風光,卻偷時分回故鄉。因有王道一席話,才得盛筵餘味長。未能傾談成憾事,何時再睹雲霞裝。幸賴鴻雁飛日月,一藕絲連三心堂。二〇一一年七月十日

  • 文章掃墓與旅遊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王華甫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返乡祭祖 思乡 故乡风貌 京山县

    一、扫墓七十八年四月,我同内子第一次回鄕祭祖,经堂弟华山引我到墓地,出人意料,附近墓园全被铲平,变成耕地,独我先父三兄弟墓园,虽零乱荒芜,满生野藤杂树,不是堂弟指吿,也不能认出,我家被列为地主成份,先父是地方仕绅,我在政府机关工作,是被斗争对象,祖坟既不在山上,也是可耕之地,如今尙能存在,使后人回鄕有祭拜机会,实我先祖积得深厚之果,我为人子,对双亲生前未养,死后未葬,当时在坟前泣不成声,跪禀曰:儿子此次回鄕祭祖,因时间有限,不能雇工修理坟墓,决定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