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回忆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夢亦難安話考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考试记忆 童年回忆 若佛

    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說:中國古代的考試,考秀才,舉人、進士等等,考取是奇蹟,落第則是常態,因為名額有限也。屢試不售作一輩子老童生的也是大有人在,沒啥稀奇,這些人有的認命,有的改行,有的寫文章罵人,有的不服氣就聚眾造反,鬧你個雞犬不寧,神鬼難安。像黃巢和洪秀全,就是典型的例子。回憶筆者啟蒙之初,讀三字經、百家姓,不管性善性不善,都不用面臨考試的威脅,只消每天上學能把昨天讀的那一段,會背即可。背不會呢?遇到先生高興,就提示一、兩句,幫你過關;要是不高興,拿起戒...

  • 文章關帝廟童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关帝庙 童年回忆 人生感怀

    我自小在關公故里—解州長大,從我家到關帝廟不過千米之遙。於是,關帝廟就成了我幼時的樂園。記得小時候,只要有一個小伙伴提議:「到大廟去!」大家無不拍手雀躍、蜂湧而往。大約當時人們還沒有想到去發古人的財,所以去關帝廟玩耍進出自由,不必爲買票發愁。關帝廟,雖以廟沿稱,其建制實爲帝宮。廟內樓閣巍巍,古柏森森,玩耍的去處極多,但我們去關帝廟必去午門。午門雕梁畫棟,方磚鋪地,寬敝豁亮,是我們玩「打猴」、「撇杏核」的好地方。鄕下孩子玩的花樣雖遠不如城裡的時髦,但大家卻...

  • 文章追忆我永远怀念的地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郭茂溪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武宁城 童年回忆 武宁小吃 武安寨 重返故乡

    古艾武寧城,是我永遠懷念的地方。我八歲以前多半是居住在此城中,八歲以後,便隨家遷寓南昌。依稀記得我開始唸書時,便是在鄉賢朱注江先生所辦之「求是小學」,校址設在「昌明社」後進,我家居住前進,年幼上學比較方便。不久,求是小學遷往西門,以太平行宮作校址,我雖然是小學二年級生,但一樣住宿校內就學,校中年歲較大,像李茂谷先生之子李文奎,黃由亭先生之妻盛啟棠、陳德茂布莊少東陳承漢等,和我年紀相差不遠,如陶浴德、張肇坤、張漢龍等同學;大約一年左右,我便離開武寧城,往南...

  • 文章從二幀發黃的照片想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廣陵客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发黄照片 童年回忆 沐阳儿童健康比赛 墟沟旅游

    在脑海里显现出来,以下就是笔者的童年回忆。一、民国二十四年沭阳儿童健康比赛记得二十四年四月四日儿童节那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虽然早晚还有一点「春寒」,可是温暖的太阳照在人们的身上,使人有一股暖气直透背胸之感。那天早晨,母亲将昌兄和我换上新买来的小水兵服,有披肩的短袖上衣、短裤、新袜子、新皮鞋,然后带着我们这一对宝贝双胞胎兄弟,乘坐了一辆黄包车,来到了「沭阳县民众敎育馆」参加全县儿童健康比赛。除了量身高和秤体重之外,还有简单的问话,包括姓名、年龄以及家庭状况

  • 文章我們是一家人:Sarumahenan ta!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孫大川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清明扫墓 故人往事 童年回忆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孫大川先生五月廿四日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一篇名為「我們是一家人」的大文,陳述與廣西人黃新年大哥交往經過,內容生動感人。「黃大哥」現已辭世二十餘年,但孫先生年年清明祭掃,仍不忘為黃大哥清理墳墓。對其生前與通家往還點滴,懷念不已,情真意摯。尤其能烘托族群關係如水乳交融,廣西鄉親生性淳樸,與人為善,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茲將全文刊載於後,以饗各方鄉親。編者·

  • 文章外婆家

    来源期刊:《浦東》 第23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外婆家 阿姨姐夫坟 思乡

    「外婆家,吃死不肯罷,只剩一個神主牌,還要拿囘去當樹柴。」前面一段話,是故鄕流行的俗語,意思是,外婆個個喜愛外孫,外婆家的一草一木,只要外孫喜歡,決不吝嗇!我的外婆,比別人家又有些不同,原因我母親是獨生女,我父親有兄弟二人,排行第二,外婆常說,我母親是被我祖父騙走的,當兩家攀親的時候,我祖父答應以我父親入贅,可是結了婚,我父親不肯,生米旣已煑成熟飯,反悔也沒有用,協調結果,我父親挑起兩家香火。就因爲這樣,我們和外婆家雖是兩個家,實際上,就是一家,相距六里...

  • 文章回憶童年遇邪魔紀要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唐景田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鬼魂之说 童年回忆 遭遇邪魔 民间艺文

    前言我國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他以講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敎化萬民爲其崇高宗旨。他非宗敎家,所以從來不言「怪力亂神」之事。竊以宇宙之大,萬物叢生,關于精靈鬼怪所以形成及出現事跡,古今書籍皆有紀載,我們不能因爲孔聖人不曾說過的事,就武斷沒有。筆者早年軍次上海,先後讀過兩冊有關靈魂學的雜誌,其以科學方法分析,這個大千世界中,確有鬼魂存在的事實。它說鬼魂是種透明晶體,摸之不著視而不見者;但在某種酸素聚集下才能現形的。現形時它很不好受,所以迅即要把酸素擺...

  • 文章童年憶往瑣事連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区域文化 沭阳风情

    高梁桿(家鄉稱秫稭)上藝術創作—高梁在家鄉灌雲叫「蘆秫」,從前品種未經改良,成長高度約三公尺上下,在含苞時農家兒童三五成群至秫田選擇較粗、直高梁,在距地五十公分以上位置,剝去兩節外皮,用牙齒在桿面上任意刻劃揮灑,並在右下方留署姓氏、年月,數周後上述牙痕隨著高梁成長而變成大紅色,抽象圖案渾然天成,立體鮮艷美極了,待收成時個別砍伐,加以修剪,互相把玩評比,留作紀念。惜當時沒有攝影設備留底存檔,來台後也想故技重施,重溫舊夢一番,但品種早經改良、植株又細又矮,無...

  • 文章打開童年觀景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劉嵩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偷地瓜 童年回忆 摄影经历 孩童照片

    「偸地瓜」在我們這一群孩子中是一件極爲英勇的事蹟。盛夏午後兩點的太陽該如何形容比較適合?有如媽媽的板子。這種天氣,有那家的小孩膽敢出門,搞不好吃一頓板子才怪。我到現在還分不清是盛夏的太陽傷人厲害,還是媽媽的板子傷人厲害。可是偸地瓜就需要這種天氣的配合,夏天農夫多在早上及黃昏活動,而聰明的地瓜賊則是在午後出動。光天化日下作案,你說偷地瓜算不算一種英勇的事蹟。今天我的搭檔是兩位同學,我們裝作像是到河邊玩水捉蝦的小孩。四顧無人,早在料想之中,但還是不能過分明目...

  • 文章家在虎臣河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虎臣河 童年回忆 河鱼种类 河水污染

    有時冰有幾寸厚,敲不動,船也走不動了。大人小孩都跑到冰上玩,因爲不是年年有,所以這感覺總是新鮮刺激的。河裡的魚不大,種類也不多,常見的是黑魚、䱗魚、鯰魚、鯽魚、痴虎,還有寫不出土名的,還有河蚌、甲魚、烏龜和草蝦等。最多的是鱖鰷,五六寸長,靑背白肚,在河灘頭淘米洗菜,總會引來一大群,快速地游動、跳躍,但不易捉到。魚是永遠捉不完的,船戶們常年在河中放釣鈎,捕捉鯽魚。偶而也有用拖網,網住各種的魚。小時候最愛看的是外地結隊而來的漁船,載着水老鴉㈣,每船總有十來隻...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