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沭阳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增潮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賴增潮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诗歌 沭阳新貌 人物寄语

    赞领头人务实倡廉政绩稠,沭阳巨变喜心头;市容整洁明如镜,路道宽平车似流。栽草种花风景好,浚河治水画船游;殚精竭虑良谋划,奔赴康庄万众讴。咏「靑少年广场」晨炼广场淸晨空气新,曙光初照古稀人;练拳耍剑强身骨,调卫养心益智神。跑步作操勤未间,骑车跳舞贵专恒;健康第一牢牢记,沭邑人文负盛名。

  • 文章童年憶往瑣事連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区域文化 沭阳风情

    高梁桿(家鄉稱秫稭)上藝術創作—高梁在家鄉灌雲叫「蘆秫」,從前品種未經改良,成長高度約三公尺上下,在含苞時農家兒童三五成群至秫田選擇較粗、直高梁,在距地五十公分以上位置,剝去兩節外皮,用牙齒在桿面上任意刻劃揮灑,並在右下方留署姓氏、年月,數周後上述牙痕隨著高梁成長而變成大紅色,抽象圖案渾然天成,立體鮮艷美極了,待收成時個別砍伐,加以修剪,互相把玩評比,留作紀念。惜當時沒有攝影設備留底存檔,來台後也想故技重施,重溫舊夢一番,但品種早經改良、植株又細又矮,無...

  • 文章夜捉螃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鮑宜龍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沭阳风貌 乡野趣闻 抓螃蟹

    这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那年我在县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工作。受领导委托,和邻组的小王两人到东海县安峰公社去调查一份资料,两人来到安峰公社办妥事情后已没有回程的车子,我俩就在鄕招待所住下。吃过晚饭,想出去转转,一问离安峰水库不远,我们对看门的老同志打声招呼就到水库边玩去了。安峰水库虽属东海县,但在我们沭阳也是有名气的,记得几年前我还随生产队人一齐到水库边的石料厂拉过石头。来到水库边,太阳已经快沾山了,那一抹夕阳在水中荡漾,一叶小舟在水中悠悠而行,眞

  • 文章沭阳四月十二会之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沭阳集会 区域历史 故乡风貌 社会问题

    沭阳四月十二会,为传统商业贸易会。因于农历四月十二日逢会之通称也。此会不知兴自何年,无文字记载,故无法稽考。笔者曾走访多位九十岁以上老人,皆曰:古已有之,莫其权舆也。根据现代历史学家吕振羽先生之《中国通史》蛛丝马迹文字中推求,清代乾隆朝堪称盛世,社会稳定,手工业、农业甚为发达,国民经济有所发展。清政府为巩固其封建王朝之统治,则顺应民情,提倡兴办贸易市场,进行物资交流、刺激和调动手工业者和农民之生产积极性。四月十二会,可能从乾隆年间兴起,迄今已有二百年之久

  • 文章打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诗歌 人物回忆 沭阳风貌

    會催眠的南風,催我昏睡於午後;引我出竅的離魂,飛向遙遠的家邦。離魂落在村旁路上,踟躕、徬徨、心慌,靜觀柳樹搖曳葉襬,舞出滿湖的浪漫月光。舟子載滿褪色的記憶,迴旋於拱橋兩旁,望月懸柳梢的時刻,聞不到情歌對唱。星與螢擠眉弄眼,一閃,一亮。星代我訴凋零誓言;螢引我去玩過地方,叮嚀時曾淚眼相望。蓊靑的牛山牧放,笛音是甜脆淸涼,如蜜滋潤在農民心上。熙熙攘攘的集市,瓜果飄香,全來自海沭灌贛四方,鄕音鼎沸的溫馨,驅散了分離後的哀傷。姍姍飄來的煙霧裡,忽現出熟識的笑容,...

  • 文章沭阳狂士仲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仲寅 沭阳狂士 出身生平 趣闻往事

    仲寅,乃沭阳狂士也。出生于淸代乾隆盛世。为人聪颖,思维敏捷,忆力超常,而且滑稽、诙谐、浪漫,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类似春秋时代淳于髠、汉代东方朔之流人物也,富有传奇色彩。其流传故事虽俚俗,但脍炙人口,娓娓动听,仅流传于人们之口头,而不见诸地方志。兹蒐集数则,以飨海峡两岸之读者,可博一粲。为老师打牛虻。仲寅在学校读书时,调皮捣蛋,既不尊师又不爱友。有一年暑天,耍弄同学。敎室后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棵小柳树。有一位同学,每天早晨手扶小柳树大便。仲寅知其活动规律

  • 文章沭城春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朱平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诗歌 沭阳风貌 人物抒怀

    喜到二環路上遊,精工技巧小橋頭,千株楊柳花千樹,明月高輝照彩樓。

  • 文章立夏嘗三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趙登亞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沭阳三鲜 区域民俗 科技发展 人物抒怀

    每年立夏,在江苏省沭阳县东小店鄕,总有尝三鲜的老习惯。所谓尝三鲜,可分为地上三鲜和树上三鲜。地上三鲜指的是苋菜、蚕豆与蒜苔;树上三鲜则指樱桃、梅子及香椿三者。据当地老者表示,尝三鲜历史久远,大约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年到了立夏这天,大家都会想到尝三鲜的季节到了,心里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迎接口福的喜悦。不过,从九〇年开始,大家对尝三鲜的期待和感受即与以往不同了,原因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在温室栽培的普及下,蒜苔、蚕豆、苋菜、香椿等农作物,已可在立夏前一两

  • 文章儒超詩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陳儒超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诗歌 历史变迁 人物抒怀 沭阳新貌

    怀文旧日怀文[1]忆昔旧城阛,兵燹洪灾地震穿;霸主豪绅居广厦,贫民百姓著单衫。紫阳[2]何予三春暖?沭水偏交五夜寒;寂寂长街空十里[3],难寻几户日三餐。[4]沭阳新貌蓝天碧水衬红花,绿草如茵景色佳;欧式[5]琼楼迎丽日,美型[6]翠苑绽奇葩。商城妞笑徕宾客,广场[7]泉喷映彩霞;最是繁忙河陆道,车来船往乐无涯。沭阳巨变改革于今二十年,城鄕巨变喜空前;西装革履家家有,美味佳肴色色全。瓦屋楼房已见惯,汽车摩托不新鲜;中华历史渊源久,哪代民生似这般。[1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