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史直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咏梅 诗词感怀 寒梅

    史直遣作爱冰天雪地,到处荒凉;百花逃避,唯独芳。美化人间,冷艳寒香;花之圣者,国歌颂扬。天下为公,芬洁万邦;爱之国,国亦富强。美哉花,永生不忘。题雪里香,仙境人间忙。不孤空屋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找来又找去,却在我心中。两句大智若愚,古人云之;大勇是智;我今行之。忧当日靑年今白头,往事悠悠!西望长安,何时人间有自由。一生为人平不平,杜曲坡前。云起无端,谁来收泪解我忧。愁人到忙时愁自消,无奈愁时忙不了;明知发愁有何用,只好愁中涕泪交。属神此身

  • 文章奶奶庵话旧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劉益民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向水梅氏 区域文化 民间习俗 奶奶庵

    向水县黄圩乡古云梯关东五里处的双套村,原有一座宋代建造的古庵—奶奶庵。当年颇具规模,终年香火不断的古庵,虽然毁于抗日烽火,但这里的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时常提起。奶奶何许人也?这座庵堂为什么命名「奶奶庵」?说来话长。八十二岁的离休老人大爷,是氏族中的权威,他老人家讲述了奶奶庵的神秘故事:—奶奶是宋代人,祖籍涟水佃湖,姓薛,名,是薛门才女,取名「」字的原因有二:其一,她出生时院中花突然开放;其二,她少时发过誓,长大非姓的人不嫁。薛

  • 文章鄕賢文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8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刘豫波 槐树 槐轩 梅花

    知言乎!夫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天亦何心,因物以付。昔人云:林木似名节,亦视乎人之自修耳。犹可异者,淸宣统年间,邑绅某以当道属付,于草堂寺侧辟一游玩地,种槐二株,亦以轩名。旋因国变,榱崩栋折,树伐为薪,依然一片斜阳。野草荒田,事无其实,而袭其名,可乎!先王父之于槐轩也,著书立说,羽翼圣经,传之后世,犹想见槐阴之下,翘然而立焉。即谓先王父之精神,数百年后犹在可也。即谓老槐之枝叶,数百年后犹茂可也。因重其事而为之记。老记花厅外有一株,铁干霜皮,见者咸知为百年

  • 文章彭玉麟与花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彭玉麟 历史轶闻 花厅 咏梅诗 石钟山石刻

    湖口 袁作湖口石钟山上,有一栋巍峨雄伟的古建筑,位于山的最高处,名花厅。是彭玉麟建造的。厅门前圆柱上,有对联一副,文曰:「瘦影当窗得月;凉云满地竹笼烟。」为清同治间长江水师湖口鎭总兵官丁义方所撰。彭玉麟(一八一六—一八九〇年)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清代湘军将领。曾任水师提督,兵部尙书,善为诗作画,尤喜花。太平军失败,湘军占领石钟山后,他把石钟山作为行营,经常驻节,养疴于此。在花厅四周,植树六十株,命名为「六十本花寄舫」。对花情有独钟。自称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杨梅 思念故乡 家乡风物 诗词怀乡

    万载 王水宝明朝有位浙江籍人孙升,他在京城做官,常思家鄕杨,曾写有一诗:「旧里杨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只因名系金闺籍,每当尝时不在家」,以表达对故鄕的思念,台湾的赵澄沦先生,也由于常思家鄕杨,写过一首《忆杨》,诗曰:「榴花瓣瓣舞薰风,正是杨果艳红,我欲饱尝三百颗,故鄕路远梦难通。」这小小的杨,萦系著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鄕的缕缕深情啊!原籍赣中的台胞杨先生,最近从台湾回到家鄕探亲,特别怀念儿时喜爱的杨。他无限深情地吿诉笔者:儿时,每当杨

  • 文章想起寧波小時候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5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父亲 回忆 慈禧 朋友 董心齐 周厚齐

    了旧的记忆,如今欲打开心锁,重新检视那些褪色的如烟陈迹,去记述四十年前往事,自然难见全貌,且必多主观偏见,若有文字差错失礼之处,尙祈有关诸公,多多包涵詧谅。父亲名久勲,字斋,生于民国前二十二年。性忠厚好学。满淸末年,西风东渐,父亲以家道殷实,乃于早年负笈自甬赴杭州高等师范学堂修读外文系,擅长英文及法文,凡四年。每岁寒暑假期,常与陈布雷先生、兪飞鹏先生、周厚斋先生等共舟同车,往返于杭甬之间。父亲在家为长子,故早婚。先聚先母陈氏(宁波南门仓基陈家人),一年

  • 文章中秋節談家鄉月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中秋节 嫦娥奔月 月饼 蜜酥 赏月会 毛尖

    上眼也闭目强睡而已。少壮已过,老大逼人,已经觍颜为人师表了。眼巴巴望寒假来临,一肩行李,乘新开马路高低不平的老爷汽车,返鄕一拜高堂在望的慈亲,心中已十分安慰。我的慈母,到了晚上,除问寒嘘暖说个不停外,首先叫人把中秋节留藏的月饼,在鼻子上闻一闻即说道:还是很香呢!这是「蜜酥」,这是「干」。外面虽然有各形各色的月饼,恐怕还没有家鄕的好,可以倒一杯淸茶来尝尝!慈恩浩荡,虽然没有入口,已觉香味四溢,口液外流,此情此景,何可多得。上面所谓「蜜酥」和「干」的月饼

  • 文章虞逸夫詩詞選(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1期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虞逸夫 诗词选编 咏梅 历史咏叹

    金缕曲(和仲易韵兼怀贤禹二兄)百代犹朝暮叹无非几场春梦,几番秋雨。三国六朝云过也,不见曹瞒葬处。况铜雀,当时歌舞。为说花阴堪忘老,对华笺,把酒酬金缕。空念远,难飞翥。颓龄恨少神丹驻。愧灵均漂零一世,文章千古。自笑平生成底事。多少良辰辜负。长离别,关河梦度。头白家山应再到,挈壶觞,啸咏江南路。芳草岸共延伫。渔歌子我本东西南北人,履霜齧雪意常春。混万族,友群伦,是非得丧寄高旻。卜算子(和放翁咏)惯自立冰霜,独放无宾主。百卉经冬首尽低,珠蕊明寒雨。淑气得春光

  • 文章常州行——兼談毗陵學風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2期  作者:劉達人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天宁寺 红梅阁 近园 太平天国王府

    云霞」之赞。除了原有的五百罗汉栩栩如生外,又新加石雕五百罗汉,具有高级佛雕的艺术水准。这样大的规模,誉称为「东南第一丛林」,实可当之而无愧。中国历经几次战争大难,天宁寺竟能未动分毫,眞是得天之幸。红阁香雪海在园囿方面,虽不如苏州和无锡之多,但其中,常州市的红阁是红公园的中心。此阁原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A.D.),后遭兵火。元代元贞元年(1295A.D.)又行重建,改名为飞霞楼。至淸复其名为红阁。这所红阁,又在淸代改建,其高达

  • 文章桃花井与花湖——记岳阳两烈女——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馮靜仁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烈女 人物传记 桃花井 梅花湖

    中有湖一,广约百余亩,湖水淸澈可鉴,四周稻田万余亩,资以灌漑,环湖而居者百余家,皆余姓,故名百家湖,此湖又名南湖,盖湖之北十余里处为龙蟠山。湖位于其南,故以南湖名也。)余姓乃笔者母舅家,表兄立人娶陈女生为妻,嫂风姿绰约,尤能敦亲睦族,村人赞不绝口,民国二十七年秋九月,倭奴侵入吾县之新墙河,四出奸掳,铁骑所至,几无幸免,二十九年春,嫂采蔬于百家湖畔,突有倭奴数名逼前,知不得脱,乃跃入湖中自沈而死,村人慨然于其死事之惨,因易湖名为花湖,并植百余株于湖岸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