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晋商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拜读晋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晋商 山西票号 晋商文化遗迹 宅第 绵山

    晋中市)的晋商文化中。二十多年前,张艺谋在乔家大院拍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到乔家大院一看,便为之震撼,相比先前在大江南北看到的这个庄那个园,仿佛都被这乔家的气势所压抑,显得柔雅弱小。这次再看到王家大院、常家大院,我便彻底为山西折服了。相比之下,乔家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山西的豪商巨贾,竟能富到如此程度,眞是匪夷所思。于是便到平遥,去追溯「日升昌」的足迹。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银行。世界上第一张支票即诞生于此,当年平遥的「日升昌」,就是今天华尔街的花旗、北京西

  • 文章清代西征與殺虎口的繁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王德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清代西征 杀虎口的繁荣 康熙 乾隆 晋商

    在杀虎口这样一个边关小鎭上,设立八大衙门,即户部抽分署衙门、中军都司衙门、协鎭衙门、驿传道衙门、巡检衙门、副将衙门、守备衙门、千总署衙门。这些衙门的官吏,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朝廷命官。在这里经商的人也都戴上了红顶帽。杀虎口商人秦钺,早先也是康熙西征时的一个杂役,后来成为大盛魁的经理,捐上了四品顶戴,乾隆皇帝还专门为其颁发可在蒙古任何地方经商的「龙票」,这就是皇帝的特许通商证。晋商就是抓住清军西征这个契机,以杀虎口为跳板,跟随西征大军走向大漠,走出关门,走向辉煌

  • 文章晋商成功之道(十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馬偉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晋商成功之道 耕读商结合 顺应时势

    第七章 妙计奇谋称雄商界数百年的晋商,积淀深厚的经营文化,也留下了无数令人叫绝的妙计奇谋。在市场竞争中,他们或深谋,敢赢得最大利益;或远虑,去夺取最后胜利;或制造假象,不战而屈人之兵;或瞒天过海,挽狂澜于既倒;或凭三寸之舌,立不朽之奇功;或靠老于世故,延殷实之家业。耕读商结合的家庭机制明清时期,曾出现过不少耕读商三位一体的大家庭。这种情况类似当今社会政商机制家庭,即一个家庭中,夫妻或从政或经商,实现互补。明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年),任陕西按察司副使的薛纶

  • 文章吃「醋」的由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王真一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醋”文化 历史考证 晋商传播 酿醋过程 民间故事

    即硏发出以「薰蒸法」酿制琥珀色香醇的醋。从此改善了寡淡的白醋。山西人善于经商,明清两代晋商独领风骚,及至民国二十年以前,晋商在全国各大都市几乎都设有字号,为因应晋商对醋的喜爱和需要,遂在各地设厂酿醋,于是醋的酿制工艺传至各地,也将晋人喜爱食醋的习性和食醋有益健康的讯息传至各地。笔者曾应邀参观太原销路颇广「老陈醋集团」酿制醋的过程,所使用的原料是米、高梁、豌豆、麸皮及苯甲酸等,须经蒸、酵、薰、淋、晒五大步骤,且不加任何化学物料,冀能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不致被

  • 文章晋商成功之道(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馬偉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晋商成功之道 人才战略 慧眼识才 民间传说

    第七章 人才战略晋商数百年不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江山代有人才出」。李宏龄说:「得人者昌,商界何独不然,可谓一语中的。他们视人才使用为立基创业的根本,实施人才强号战略。李财东跪求雷履泰、八乘大轿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展示了晋商为商号大计留住人才、吸收人才、用好人才的胸襟和气魄。谚语「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反映了他们重视人才培养的卓识和远见。「远则易欺,远使以观其忠;近则易狎,近使以观其敬;烦则难理,烦使以观其能;卒则难办,卒使以观其智;急则易

  • 文章晋商文化博物馆(渠家大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田樹茂/董振歐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晋商文化博物馆 渠家大院 长裕川茶庄 战争故事

    重点保护文物,一九九三年辟为“晋商文化博物馆”。占地五三一七平方米,建筑面积三二七一平方米,东西轴线和南北轴线,共分一九个小院,一八七间房屋。其五进式穿堂院和戏台院被日军拆毁,已重建,在民宅中很罕见。渠家大院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外观为城堡式墙高十余米,高大的拱式大门洞,上有玲珑精致的眺阁。院内建筑布局合理,主侧院主次分明,院落青石奠基,水磨青砖砌墙。院与院间隔有牌楼过厅、明楼、统楼遥相呼应。石雕栏杆石雕门、工艺精湛、砖雕篆文砖雕景、高雅美观。该院堪称民宅建筑艺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