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侨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建与华侨2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蔡景福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东南亚各国果食 华侨南渡 菲律宾华裔血统总统 地形丘陵贫瘠 吸引侨资 华侨助革命

    福建与广东籍华侨之所以在东南亚地区特别多,实因该地区有种种良好条件,为谋生、经营、发展最理想的国度,诸如:距离很近、气侯良好、雨量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泰国、缅甸与越南,河道纵横,平原广濶,为世界重要产米区,也是米输出国。马来西亚的树胶出产,雄据世界首位。菲律宾盛产椰与糖;椰的输出居世界第一位,糖的输出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有一亿四千万人口,粮食消费量虽很大,但依然有椰、糖可供输出。东南亚各地山区,到处林木茂盛。东南亚岛屿很多(印尼有一万三千多个,菲律宾

  • 文章掀天揭地的本州遷外子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罗芳伯 客家华侨 名贤传记 建功立业

    陆、罗芳伯——本篇完全采用丘尙尧先生所作刊登于梅县同鄕会会刊第二期者,罗芳伯虽然只是华侨,但在外地发展也可视同迁外子弟,故将其列入本栏——百战据山河,揭地掀天,想见当年气概;三章遵约法,经文纬武,犹存故国冠仪。上联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婆罗洲西海岸)坤甸市一座纪念开辟坤甸的「大唐客长」罗芳伯的庙宇中众多楹联之一,所谓「大唐客长」,实即海外王之意,因为「兰芳大总制」是共和体制,也可说是「大总统」。他虽在海外建立新国,但仍不忘故国,认为新国是唐山的一部分新领土

  • 文章茶陽人物軼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奇峯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茶阳名人 趣闻轶事 华侨先贤

    一、徐統雄的「無問題」三河徐統雄先生,壯年經商英屬吉隆坡,時中山先生在南洋倡導革命,徐氏加入同盟會,對革命工作,出力不少。民國後,曾任汕頭韓江治河處長,及南京行政院僑務委員等職。徐氏常常與人談及他的革命故事。他說當年在南洋,時到孫總理寓所聚會,亞科頭的小屁股,慣常給我輕拍,科頭則呼我爲統叔云。由於總理被稱爲國父,於是大家也戲稱統伯爲「國叔」,不久,「國叔」徽號乃不脛而走矣。徐公與人談話,口頭禪是「這個無問題」,「那個無問題」,有人戲作打油詩一首相贈:「統...

  • 文章巴肥餐(Buffet)——肥胖之源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曾玉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中国菜 中国华侨 美国社会 巴肥餐 自助餐

    要吃谢师宴,军人打了胜仗,民众要杀牛宰羊犒赏三军。被逼上梁山的英雄豪杰,照样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富有富吃,一饭千金;穷有穷吃,小葱拌豆腐,一样吃得不亦乐乎。吃是天下人类的通好,吃下的过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统统变成肥肉,附着在身体上,带着肥肉走世路。说到吃,中国菜世界有名,中国华侨当年海外打天下,凭著三把刀——剃刀、剪刀及菜刀,如今只有菜刀独秀。就有一位香港侨生,在美东某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硕士,曾在餐馆打工,耳闻目染,白案红案带炒锅,偷学得一招半式,居然敢在

  • 文章則之詩選(近作四十八首)四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0期  作者:劉詠堯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今古风貌 辛亥首义 华侨 阿里山纪念园 正气歌朗诵

    隶淸军标营,暗中结合同志策反,以事机不密,为淸廷所发觉,不得不先期发动,竟不料以此而竟全功,此役孙黄二先生均未在场。大凡建立殊功,亦多出无名英烈之手,历史难为罄书。今逢七十二年双十国庆大典,余在总统府阅兵台上,见巍巍行列,昂昂虎士,伫看中兴有日,追抚前尘,益增感喟。孰是鸣枪第一人。武昌功竟未逾旬。从知侠义皆亡命。不计身家与所亲。乱冢万千无姓字。精诚双十有飞燐。雄风既往怀来日。喜看昂昂仗队新。刘咏尧 初稿 十月十日中华民国七十二年华侨节刘咏尧一佳节年年莅上宾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