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村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述家鄉的「搶親」風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2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9-10-15
    关键字: 抢亲 农村 风俗 王安石

    约在民国二十年前后,家乡的农村社会里,还流行着「抢亲」风俗。「抢」的对象包括已经「定亲」(订婚)多年的未婚妻和尙未生育的年轻寡妇。都是使用暴力的手段达成婚配的目的,就现在的法律观点来说,乃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在当时于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不失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权宜办法,为民间舆情所允许。现在先来说抢未婚妻,原来那时的家乡,有选择门当户对,意气相投的家庭作对象,给幼年的子女提早订婚的习惯。甚而至于有「指腹为婚」者。经过漫长的时间以后,男女双方的家境

  • 文章农村子弟助耕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农村子弟 农活 往事回忆 童趣 秋收

    最近接到几位同鄕来信,对于我在中原文献第十二卷第九期所写的「游戏玩乐忆儿时」一文,曾分别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感想。他们说,他们都是「终身历艰险」,「小儿成老翁」的人,离鄕背井,长年漂泊,很喜欢在茶余酒后,谈谈家鄕掌故,和儿时的快乐情景,藉以疏解一下鄕愁。他们还说,早年的农村子弟,不论贫富,在农忙时都得下田工作,平常洒扫应对进退,更是不可缺少的课业,不像现在孩子们四体不勤,五壳不分,不知稼穑之艰难。因之他们希望我把当年农村子弟帮助农事的甘苦情形,也来加以忆述

  • 文章奉化农村民间私塾素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奉化农村 民间私塾 中秋敬师

    我们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全党同志,辛亥武昌革命起义,一声怒吼,全国响应,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满淸专制政府,建立了民主自由的中华民国。当民国建立后初期,故鄕奉化农村民间没有设立学校,我们村子上的学龄儿童,都求学无门,要建立一所学校,是要很多钱的,于是地方上这些热心敎育的人士,就纷纷商议,筹设私塾,聘请塾师授课,让村子上这些学龄儿童入学读书。私塾的敎室不是特建的,是借用民宅的楼上,学生们上课时用的书桌也不是特制的,都是借用民间的高脚方桌或是长方型的桌子。坐的凳子

  • 文章歲朝清供新年談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張二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赌鸨 农村风气 赌博方式 1930年代的麻将

    的最末流,而一般人又认为赌鸨更是最末流垫底子的东西,那能値得形诸笔墨上这台盘?不过赌鸨虽是徭能迷人,但在广大农村里上自缙绅望族,下至走卒贩夫,很多欢喜这个调调蔚然成风。细想起来他固然是个坏东西,但确有高度坏的智慧、坏的技术,能使人入彀不认为是坏,进一步说:他坏也坏出名堂,不是「乱戳乱捣窝囊杂碎」的瞎坏!使得多数人认为并不太坏而具有好感的东西乐此不倦;因此我想将这坏事抖出来扬扬坏名献献丑和凑渎热閙,但是我对此道「隔门」,祇听说而没有身历的事,凭拾人牙慧的纸上作业

  • 文章故鄉生活的囘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王傳德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故乡景观 房屋构造 旱田耕种 农村集会 田产租典

    一、前言:我的童年,生长在农村裹。我的家,据说是在明朝年间,黄河改道若干年后,由山西洪同县老鸡窝,移民到了故鄕丰县现址。我们王姓宗族,都称之为王老庄。童年时,族中的老爷爷们,闲话桑蔴,谈起故鄕往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因此也想到。自抗战以后,至避秦来台,四十岁以内的鄕亲,籍贯上虽隶属江苏丰县。(身分证上也都如此记载。)但是我们的丰县在那里,故鄕在何处?鄕土情形如何,当然是懵懵懂懂,一无所悉了。人总要飮水思源,叶落归根的。对于鄕土观念浓厚的我,的确难以忘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